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網傳無線路由器附近植物不發芽不實 輻射可忽略
更新時間:2013-5-24 9:02: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無線路由器附近的植物不發芽!”這條信息近日在以微博為首的網絡平台流傳甚廣,不少網民轉發稱“被路由器害死了還不知道”。中國青年報記者對此進行求證,發現這個結論屬於假新聞。

      這條被大量轉發的微博寫道:“丹麥5名學生的輻射實驗引發廣泛關注:他們將12盆水芹分兩組放在兩個房間,溫度水量相同,不同的是其中一個房間有兩個路由器,實驗持續12天。結果,在路由器房間的水芹幾乎不發芽,而另一組則能正常發芽。不用路由器的時候看來還是關了比較好。”微博所配的照片是,一盆綠油油的植物和一盆完全未發芽的種子。

      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不可忽略,但是否真這麼聳人聽聞?

      中國青年報記者找到了這條新聞的來源。丹麥媒體5月17日報道了這5名中學生實驗受科學界關注的新聞。學生的論文原文標題是《手機輻射對水芹的影響》。

      記者搜尋到了丹麥學生實驗論文的原始網頁,發現微博照片不符合實際報告中的任何一張照片。與聳人聽聞的微博不同的是,在實驗中,有微波輻射房間的水芹是發芽的。

      這5名學生從2013年2月13日~24日做了12天實驗證明,有微波輻射房間的水芹發芽數量是無輻射房間的三分之二,生長高度是四分之一。

      同時,民間科普組織“科學鬆鼠會”也進行了辟謠,告訴人們不需恐慌。

      植物學博士史軍引用已發表論文解釋,電磁輻射確實會影響種子的萌發。“但別緊張,別忘了光也是一種電磁輻射。”

      另一位科學鬆鼠會成員“冷月如霜”也證實,她所在的植物細胞學實驗室,種植物的超淨台、讓植物發芽的培養房都有無線網覆蓋。最近的實驗台離無線路由器隻有3~5米的距離。“目前為止,我遇到過不能發芽的種子情況隻包括:被蟲子咬食、由於環境潮濕種子提前失去活性、或者存放5年以上自然死亡。其餘情況,哪怕是在有無線路由器的房間裏放了1年以上,都能夠正常發芽。”這位植物細胞生物學博士生說。(記者 莊慶鴻)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網傳無線路由器附近植物不發芽不實 輻射可忽略
2013-5-24 9:02: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無線路由器附近的植物不發芽!”這條信息近日在以微博為首的網絡平台流傳甚廣,不少網民轉發稱“被路由器害死了還不知道”。中國青年報記者對此進行求證,發現這個結論屬於假新聞。

      這條被大量轉發的微博寫道:“丹麥5名學生的輻射實驗引發廣泛關注:他們將12盆水芹分兩組放在兩個房間,溫度水量相同,不同的是其中一個房間有兩個路由器,實驗持續12天。結果,在路由器房間的水芹幾乎不發芽,而另一組則能正常發芽。不用路由器的時候看來還是關了比較好。”微博所配的照片是,一盆綠油油的植物和一盆完全未發芽的種子。

      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不可忽略,但是否真這麼聳人聽聞?

      中國青年報記者找到了這條新聞的來源。丹麥媒體5月17日報道了這5名中學生實驗受科學界關注的新聞。學生的論文原文標題是《手機輻射對水芹的影響》。

      記者搜尋到了丹麥學生實驗論文的原始網頁,發現微博照片不符合實際報告中的任何一張照片。與聳人聽聞的微博不同的是,在實驗中,有微波輻射房間的水芹是發芽的。

      這5名學生從2013年2月13日~24日做了12天實驗證明,有微波輻射房間的水芹發芽數量是無輻射房間的三分之二,生長高度是四分之一。

      同時,民間科普組織“科學鬆鼠會”也進行了辟謠,告訴人們不需恐慌。

      植物學博士史軍引用已發表論文解釋,電磁輻射確實會影響種子的萌發。“但別緊張,別忘了光也是一種電磁輻射。”

      另一位科學鬆鼠會成員“冷月如霜”也證實,她所在的植物細胞學實驗室,種植物的超淨台、讓植物發芽的培養房都有無線網覆蓋。最近的實驗台離無線路由器隻有3~5米的距離。“目前為止,我遇到過不能發芽的種子情況隻包括:被蟲子咬食、由於環境潮濕種子提前失去活性、或者存放5年以上自然死亡。其餘情況,哪怕是在有無線路由器的房間裏放了1年以上,都能夠正常發芽。”這位植物細胞生物學博士生說。(記者 莊慶鴻)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