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網友呼籲將"二月二"立為農民節
更新時間:2013-3-13 10:03:09    來源:楚天金報
 

  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民間在這一天有剃頭、祈雨、吃黃豆等習俗。昨日,青年作家張一一撰文呼籲將這一天設為“農民節”,他認為,我國已有了護士節、教師節、記者節等多個職業性節日,而農民卻沒有屬於自己的節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將這一天立為“農民節”正合適。這番言論也引來外界熱議。

  民俗專家李惠芳:節令多與農事相關

  對於張一一的呼籲,武漢大學民俗專家李惠芳教授則表示:“沒必要。”李惠芳教授說:“二月二固然是來自農耕社會的文化習俗,但也隻是多個農業生產的標誌性日子中的一個,作為‘農民節’還不足以成立,因為中國傳統習俗之中,與農事相關的節令非常之多,如果這麼算,那農民節可多了。”李教授認為,要傳承傳統文化,有幾個節日倒是中國人一定應該有所了解的,像清明、端午、七夕,尤其是冬至,俗話說“冬至大過年”。

  “武漢通”劉謙定:武漢人早就沒過了

  多年來致力於武漢地方文化研究的“武漢通”劉謙定則認為,以他自小在武漢生長多年的觀察,武漢早已在解放後就逐漸丟失了“為這一天操辦”的習俗,“現在武漢人根本沒這講究了”。劉謙定認為造成這種丟失的原因有兩個,“一來武漢是個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地方,而二月二主要是農耕社會產生的習俗;二來武漢是一座移民很多的城市,雖然這個說法漢民族地區都有,但離開自己原籍的人們會逐漸放棄以往在農村的生活方式。”據劉謙定回憶,在幾十年前,老人們還會在這一天前往漢口龍王廟求雨、進貢、祈求一年風調雨順,而如今這種景象早已不再。

  鏈接

  相傳“龍抬頭”源於華夏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氏時期。龍在古代民間思維裏被視為水的“管理者”,驚蟄以後,春耕時節,蟄伏一冬的龍便抬頭飛天,開始推雲布雨執行“水務”職能,這便是“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曆。

文章編輯:殷愛萍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網友呼籲將"二月二"立為農民節
2013-3-13 10:03:09    來源:楚天金報
 

  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民間在這一天有剃頭、祈雨、吃黃豆等習俗。昨日,青年作家張一一撰文呼籲將這一天設為“農民節”,他認為,我國已有了護士節、教師節、記者節等多個職業性節日,而農民卻沒有屬於自己的節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將這一天立為“農民節”正合適。這番言論也引來外界熱議。

  民俗專家李惠芳:節令多與農事相關

  對於張一一的呼籲,武漢大學民俗專家李惠芳教授則表示:“沒必要。”李惠芳教授說:“二月二固然是來自農耕社會的文化習俗,但也隻是多個農業生產的標誌性日子中的一個,作為‘農民節’還不足以成立,因為中國傳統習俗之中,與農事相關的節令非常之多,如果這麼算,那農民節可多了。”李教授認為,要傳承傳統文化,有幾個節日倒是中國人一定應該有所了解的,像清明、端午、七夕,尤其是冬至,俗話說“冬至大過年”。

  “武漢通”劉謙定:武漢人早就沒過了

  多年來致力於武漢地方文化研究的“武漢通”劉謙定則認為,以他自小在武漢生長多年的觀察,武漢早已在解放後就逐漸丟失了“為這一天操辦”的習俗,“現在武漢人根本沒這講究了”。劉謙定認為造成這種丟失的原因有兩個,“一來武漢是個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地方,而二月二主要是農耕社會產生的習俗;二來武漢是一座移民很多的城市,雖然這個說法漢民族地區都有,但離開自己原籍的人們會逐漸放棄以往在農村的生活方式。”據劉謙定回憶,在幾十年前,老人們還會在這一天前往漢口龍王廟求雨、進貢、祈求一年風調雨順,而如今這種景象早已不再。

  鏈接

  相傳“龍抬頭”源於華夏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氏時期。龍在古代民間思維裏被視為水的“管理者”,驚蟄以後,春耕時節,蟄伏一冬的龍便抬頭飛天,開始推雲布雨執行“水務”職能,這便是“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曆。

文章編輯:殷愛萍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