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民生三問:“自製呼吸機”暴露醫保漏洞?
更新時間:2013-1-31 9:36:34    來源:新華網
 

兒子重傷臥床七年 年邁父母自製“呼吸機”續命

  【新聞背景】

  2006年,浙江台州農民付學朋遭遇車禍,全身癱瘓。

  高昂的治療費用,使原本殷實的家庭陷入困境。

  為了維係兒子的生命,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付敏足夫婦自製了一台“呼吸機”。

  “自製呼吸機為兒救命”引發社會關注。有人提出疑問:這樣的悲劇,是否表明醫保政策存在漏洞?

  【民生答案】

  車禍發生時,付學朋沒有參加醫保。次年,他參加了新農合。

  2008年,當地有關部門幫他繳納了參保費用。按照醫保政策,自購呼吸機等醫療器械,不予報銷。

  目前,新農合大病保障一共有20個病種,付學朋的全身癱瘓不在其列。

  車禍後,當地政府、社會各界都向付學朋一家伸出了援手。

  一 問 為什麼自製呼吸機

  兒子車禍致癱 全家陷入困境

  浙江台州,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妻,為省錢救子自製“呼吸機”,令人唏噓。如今,這一家子的命運怎樣了?

  1月30日,癱瘓的付學朋已被接到台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他用上了醫院的呼吸機,正在接受檢查。按照政策,此次治療,75%的花費將由新農合報銷,醫院也將剩下25%的費用全部減免。

  28日傍晚,北京一醫療機構聯係的上海胸外科專家專程趕到山村,查看付學朋身體狀況。黃岩區衛生局領導表示,他們將定期組織專家組檢查,再配合社區衛生服務站,免除老付一家後顧之憂。

  鏡頭搖回此前。

  付敏足、王蘭芹夫婦的家,坐落在大山深處、蜿蜒山路盡頭的上鄭鄉幹坑村8號,是村裏最貧窮和破敗的人家。一台小電機“哐啷”作響,兒子付學朋癱臥在病榻上寸步未移已5年多。

  2006年,付學朋遭遇車禍,導致重傷。夫妻倆輾轉台州、上海求醫。在重症監護室治療了近兩年後,付學朋的命雖然保住了,但他脖子以下的肢體完全沒有知覺,失去了自主呼吸的本能。

  按照法院判決,車禍雙方均擔過錯責任,對方共賠償付學朋各項費用48萬多元。而此時,付敏足一家已經花掉整整110萬元的醫療費。無奈中,全家回到家徒四壁的老宅。

  按照別人的指點,夫妻倆用人工按壓急救蘇醒球幫助兒子呼吸。每分鍾18下。這不僅要控製好節奏,還需分秒不停。有時深夜他們太困了,雙手不自覺地慢了下來,兒子便憋得嘴唇烏青,發出“嘚嘚”的聲音。

  2009年,做模具的女婿受到電視節目啟發,用一個木製模具架、一台小電機、一個呼吸球,再加一根小皮帶,成本幾百元錢自製了一套“山寨呼吸機”。

  因舍不得每月200多元的電費,大部分時候,夫妻倆還是會關了電機用手捏。

  長時間的機械重複,令王蘭芹的大拇指已經不能打彎,雙手常常疼痛;而付敏足的手更是變形得讓人目不忍視,長滿老繭,粗糙龜裂,尤其是虎口,已經無法閉合。

  二 問 新農合是否失靈了

  治療費用太高 醫保不能全包

  曾經,這是一個殷實的家庭。父母身強體健,在附近村裏打零工,付學朋跟著師傅學木工,一個月收入五六千元。

  而近些年來,貧困成為付敏足夫婦難邁的一道坎。“經常1萬元放進去,兩三天就沒了。”付敏足說,現在家裏仍欠著親友六七十萬元。

  基本醫保、大病醫保、民政救助、社會慈善——從理論上,這四重防線可以基本確保一位得大病的患者及其家庭不會陷入絕境。

  但付學朋的情況有點特殊。

  發生車禍時,也就是2006年,付學朋並沒有參加醫保(新農合)。110萬元醫療費用,基本都花在剛剛出事之後的治療過程中。除了獲賠的48萬多元,其餘都是親戚朋友借的。據台州市黃岩區衛生局局長曹利軍介紹,2010年以前,因為交通事故住院治療,自付部分新農合不能報銷。

  2007年,付學朋參加新農合。2008年,當地有關部門按政策,幫他繳納了參保費用。之後他因為肺部感染住院治療,治療費用7.58萬元,新農合報銷了2.5萬元。

  有了醫保,為何付學朋還得在家養病,他的父母甚至還得“自製呼吸機”呢?

  2008年之後,付學朋一直在家休養。每年藥費1000多元,按照當地門診藥費30%的報銷比例,每年可以給他報銷300元左右。藥費並非大頭。

  付學朋急需的是呼吸機。

  在醫院使用呼吸機,需要長期住院。即便有醫保報銷,自付部分付學朋一家也難以負擔。而購買一台呼吸機,付家同樣沒有這樣的財力,醫保政策也不允許報銷自購呼吸機這樣的醫療器械。

  為了省錢,老付夫婦不得不自製“呼吸機”。夫妻兩人輪流手捏呼吸球,一捏就是5年。

  醫保能不能保大病?

  2012年8月,全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開始推行。居民的每年治療費用一旦超過當地平均收入水平,大病保險將給予補償給付。

  目前,新農合大病保障一共有20個病種,付學朋的全身癱瘓不在其列。

  三 問 政府和社會沒管嗎

  政府及時救助 社會伸出援手

  盡管醫保解決不了付家的全部難題,但當地政府、社會各界並未袖手旁觀。

  2007年(付學朋遭遇車禍的次年),付家被列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戶。5年來,老付一家接受了當地政府醫療救助17057元、低保金38052元、托安養補助15300元、慈善救助5000元以及每年的各類慰問金6000元。

  去年,當地啟動“美麗鄉村”建設,上鄭鄉政府為老付夫婦安排了村裏保潔員的工作。鄉裏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機關幹部購來棉被、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送到老付家裏。

  幹部們還帶著老付到銀行,協助他辦理了一個銀行賬戶,方便好心人將捐款彙入這個賬號內,同時向全鄉發出救助倡議書。

  當地供電部門也在去年給付家專門安裝了單相峰穀電表,從而節省了近一半電費。

  供電局黨委書記蔡光波帶來了供電局黨員、團員捐獻的4078.65元,並表示,他們家今後的自付電費全部由供電局黨員、團員捐資承擔。

  社會各界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黃岩區慈善總會送來了5000元慰問金。當地鮑某等5位好心人專程趕到付家,捐助了5000元。黃岩區慈善總會義工分會誌願者相約前來看望付敏足夫婦。網友“秋緒”遞上誌願者們的5000元慰問金。黃岩區東城街道山亭社區主任李銀花帶來了幾位居民捐贈的5500元……

  截至28日下午4點,付家已實際收到各方愛心捐助款74100元。

  台州醫院、台州市立醫院、台州第一人民醫院也紛紛組織醫療小分隊,為付學朋進行各項檢查,叮囑注意事項。台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療小分隊還送來了多功能病床以及護理用品,並與他們長期結對。(綜合記者蔣雲龍及新華社電)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民生三問:“自製呼吸機”暴露醫保漏洞?
2013-1-31 9:36:34    來源:新華網
 

兒子重傷臥床七年 年邁父母自製“呼吸機”續命

  【新聞背景】

  2006年,浙江台州農民付學朋遭遇車禍,全身癱瘓。

  高昂的治療費用,使原本殷實的家庭陷入困境。

  為了維係兒子的生命,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付敏足夫婦自製了一台“呼吸機”。

  “自製呼吸機為兒救命”引發社會關注。有人提出疑問:這樣的悲劇,是否表明醫保政策存在漏洞?

  【民生答案】

  車禍發生時,付學朋沒有參加醫保。次年,他參加了新農合。

  2008年,當地有關部門幫他繳納了參保費用。按照醫保政策,自購呼吸機等醫療器械,不予報銷。

  目前,新農合大病保障一共有20個病種,付學朋的全身癱瘓不在其列。

  車禍後,當地政府、社會各界都向付學朋一家伸出了援手。

  一 問 為什麼自製呼吸機

  兒子車禍致癱 全家陷入困境

  浙江台州,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妻,為省錢救子自製“呼吸機”,令人唏噓。如今,這一家子的命運怎樣了?

  1月30日,癱瘓的付學朋已被接到台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他用上了醫院的呼吸機,正在接受檢查。按照政策,此次治療,75%的花費將由新農合報銷,醫院也將剩下25%的費用全部減免。

  28日傍晚,北京一醫療機構聯係的上海胸外科專家專程趕到山村,查看付學朋身體狀況。黃岩區衛生局領導表示,他們將定期組織專家組檢查,再配合社區衛生服務站,免除老付一家後顧之憂。

  鏡頭搖回此前。

  付敏足、王蘭芹夫婦的家,坐落在大山深處、蜿蜒山路盡頭的上鄭鄉幹坑村8號,是村裏最貧窮和破敗的人家。一台小電機“哐啷”作響,兒子付學朋癱臥在病榻上寸步未移已5年多。

  2006年,付學朋遭遇車禍,導致重傷。夫妻倆輾轉台州、上海求醫。在重症監護室治療了近兩年後,付學朋的命雖然保住了,但他脖子以下的肢體完全沒有知覺,失去了自主呼吸的本能。

  按照法院判決,車禍雙方均擔過錯責任,對方共賠償付學朋各項費用48萬多元。而此時,付敏足一家已經花掉整整110萬元的醫療費。無奈中,全家回到家徒四壁的老宅。

  按照別人的指點,夫妻倆用人工按壓急救蘇醒球幫助兒子呼吸。每分鍾18下。這不僅要控製好節奏,還需分秒不停。有時深夜他們太困了,雙手不自覺地慢了下來,兒子便憋得嘴唇烏青,發出“嘚嘚”的聲音。

  2009年,做模具的女婿受到電視節目啟發,用一個木製模具架、一台小電機、一個呼吸球,再加一根小皮帶,成本幾百元錢自製了一套“山寨呼吸機”。

  因舍不得每月200多元的電費,大部分時候,夫妻倆還是會關了電機用手捏。

  長時間的機械重複,令王蘭芹的大拇指已經不能打彎,雙手常常疼痛;而付敏足的手更是變形得讓人目不忍視,長滿老繭,粗糙龜裂,尤其是虎口,已經無法閉合。

  二 問 新農合是否失靈了

  治療費用太高 醫保不能全包

  曾經,這是一個殷實的家庭。父母身強體健,在附近村裏打零工,付學朋跟著師傅學木工,一個月收入五六千元。

  而近些年來,貧困成為付敏足夫婦難邁的一道坎。“經常1萬元放進去,兩三天就沒了。”付敏足說,現在家裏仍欠著親友六七十萬元。

  基本醫保、大病醫保、民政救助、社會慈善——從理論上,這四重防線可以基本確保一位得大病的患者及其家庭不會陷入絕境。

  但付學朋的情況有點特殊。

  發生車禍時,也就是2006年,付學朋並沒有參加醫保(新農合)。110萬元醫療費用,基本都花在剛剛出事之後的治療過程中。除了獲賠的48萬多元,其餘都是親戚朋友借的。據台州市黃岩區衛生局局長曹利軍介紹,2010年以前,因為交通事故住院治療,自付部分新農合不能報銷。

  2007年,付學朋參加新農合。2008年,當地有關部門按政策,幫他繳納了參保費用。之後他因為肺部感染住院治療,治療費用7.58萬元,新農合報銷了2.5萬元。

  有了醫保,為何付學朋還得在家養病,他的父母甚至還得“自製呼吸機”呢?

  2008年之後,付學朋一直在家休養。每年藥費1000多元,按照當地門診藥費30%的報銷比例,每年可以給他報銷300元左右。藥費並非大頭。

  付學朋急需的是呼吸機。

  在醫院使用呼吸機,需要長期住院。即便有醫保報銷,自付部分付學朋一家也難以負擔。而購買一台呼吸機,付家同樣沒有這樣的財力,醫保政策也不允許報銷自購呼吸機這樣的醫療器械。

  為了省錢,老付夫婦不得不自製“呼吸機”。夫妻兩人輪流手捏呼吸球,一捏就是5年。

  醫保能不能保大病?

  2012年8月,全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開始推行。居民的每年治療費用一旦超過當地平均收入水平,大病保險將給予補償給付。

  目前,新農合大病保障一共有20個病種,付學朋的全身癱瘓不在其列。

  三 問 政府和社會沒管嗎

  政府及時救助 社會伸出援手

  盡管醫保解決不了付家的全部難題,但當地政府、社會各界並未袖手旁觀。

  2007年(付學朋遭遇車禍的次年),付家被列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戶。5年來,老付一家接受了當地政府醫療救助17057元、低保金38052元、托安養補助15300元、慈善救助5000元以及每年的各類慰問金6000元。

  去年,當地啟動“美麗鄉村”建設,上鄭鄉政府為老付夫婦安排了村裏保潔員的工作。鄉裏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機關幹部購來棉被、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送到老付家裏。

  幹部們還帶著老付到銀行,協助他辦理了一個銀行賬戶,方便好心人將捐款彙入這個賬號內,同時向全鄉發出救助倡議書。

  當地供電部門也在去年給付家專門安裝了單相峰穀電表,從而節省了近一半電費。

  供電局黨委書記蔡光波帶來了供電局黨員、團員捐獻的4078.65元,並表示,他們家今後的自付電費全部由供電局黨員、團員捐資承擔。

  社會各界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黃岩區慈善總會送來了5000元慰問金。當地鮑某等5位好心人專程趕到付家,捐助了5000元。黃岩區慈善總會義工分會誌願者相約前來看望付敏足夫婦。網友“秋緒”遞上誌願者們的5000元慰問金。黃岩區東城街道山亭社區主任李銀花帶來了幾位居民捐贈的5500元……

  截至28日下午4點,付家已實際收到各方愛心捐助款74100元。

  台州醫院、台州市立醫院、台州第一人民醫院也紛紛組織醫療小分隊,為付學朋進行各項檢查,叮囑注意事項。台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療小分隊還送來了多功能病床以及護理用品,並與他們長期結對。(綜合記者蔣雲龍及新華社電)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