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洋奶粉問題頻現 國產奶粉能否重獲信心?
更新時間:2012-10-23 9:45: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期有關洋奶粉不斷漲價、質量存在問題的消息頻頻曝出,引發網民極大關注。洋奶粉一再漲價,質量又屢出問題,為什麼中國消費者還趨之若鶩?網民一針見血:國產奶粉質量問題頻現,行業標準低,在一次又一次沉重打擊消費者信心的同時,也一點一點地將國內市場話語權讓渡給洋奶粉。很多網民希望,國內乳業應切實提升產品質量,重獲消費者信心。

    洋奶粉價格一漲再漲

    有網民說,短短幾年間,洋奶粉均價已經從200元邁上了300元大關,經過2011年底調價後,一些奶粉甚至開始“奔四”“奔五”,關稅下調、原材料成本下降,都沒有阻擋洋奶粉的“漲價路”。而其經常宣稱的“成本上升“配方升級“關稅調整”“包裝更換”等理由往往站不住腳。

    新華網署名“葉祝頤”的文章分析了洋奶粉頻頻漲價的原因:近幾年,國內洋奶粉的價格一漲再漲,甚至無視相關部門的約談“頂風漲價”。應該說,原奶收購價、食糖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運輸成本上升,奶粉產品更新換代,配方改變,整個食品行業漲價,都是洋奶粉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但是,毋庸諱言,三聚氰胺風波以後,國產奶粉麵臨信任危機,消費者對國產奶粉恨鐵不成鋼,洋奶粉逐漸掌握了國內中高端奶粉市場的定價權。

    即使洋奶粉質量問題頻出,但網民表示在選擇時還是會偏向洋奶粉:洋奶粉對質量把關非常嚴,對出口國和進口國的全程跟蹤使奶粉問題很難蒙混過關。對質量的嚴格把關,就是對消費者健康的全心嗬護。當然,我會盡量不選擇出過質量問題的洋奶粉。

    國內乳製品企業該反省

    署名“不執著”的博主說,一個奇怪的景象是:一邊是洋奶粉的瘋狂漲價,另一邊是我國消費者對洋奶粉越漲越要買的熱烈追捧。洋奶粉就是看中了國內消費者奉行奶粉越貴品質越有保障的理念。此外,國內乳製品企業應該反省,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國產牛奶行業就顯得越來越不爭氣。洋奶粉集體漲價的背後,實際上顯示了洋奶粉市場存在著近似“集體壟斷”和他們越來越強的定價權。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那麼在國內洋奶粉將徹底壟斷中國奶粉市場。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沒信心,對國產嬰幼兒奶粉望而卻步。由此,更多國內消費者的眼光轉向洋奶粉。其實這是一種雙輸的結局。一方麵中國乳業信用瀕臨崩潰,市場份額繼續萎縮;另一方麵消費者為此付出高昂代價,而洋奶粉卻可以有恃無恐地漫天漲價。最後,乳業協會的低標準讓人失望。不僅如此,質量監管對於曝光的國內奶企懲罰不足。問題奶粉的出現,還是違法成本過低,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怎能對國產奶粉安心使用?

    網民“向下看”說,洋奶粉為何“想漲就漲”?“底氣”何在?我認為,洋奶粉憑借其質量優勢和品牌效應,通過侵蝕當地品牌的市場份額逐漸掌握銷售市場的話語權,而不斷提升的話語權正是洋奶粉頻頻漲價及不斷曝出質量問題的根源。

    重拾消費者信心有多難

    鑒於洋奶粉價格不斷高漲,以及多次發生質量問題,網民希望國產乳業能以此為契機努力提高質量水平,重拾消費者信心。鳳凰網署名“侯金亮”的博客就說,重振民族乳業品牌,必須加強監管,讓消費者重拾對國產奶粉的信心。

    署名“不執著”的博主說,作為國產乳品企業,首先要努力提高奶粉質量,讓民眾吃上高端的放心國產奶粉,不要再出質量問題的負麵消息。再者,乳業協會應該更高標準要求下屬企業,如果把乳業新國標定到歐盟、美國的標準,並督促下屬乳品企業遵照執行,這樣才能逐步挽回國內消費者的信心。最後,監管部門也應該加大問題乳品的處罰力度,並不是查出問題後,予以曝光了事,而應該開出最嚴厲的罰單,並督促問題乳品企業整改。隻有國產奶粉重拾國民信心,洋奶粉就不會如此漫天漲價了。 (記者 於璐 整理)

文章編輯:殷愛萍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洋奶粉問題頻現 國產奶粉能否重獲信心?
2012-10-23 9:45: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期有關洋奶粉不斷漲價、質量存在問題的消息頻頻曝出,引發網民極大關注。洋奶粉一再漲價,質量又屢出問題,為什麼中國消費者還趨之若鶩?網民一針見血:國產奶粉質量問題頻現,行業標準低,在一次又一次沉重打擊消費者信心的同時,也一點一點地將國內市場話語權讓渡給洋奶粉。很多網民希望,國內乳業應切實提升產品質量,重獲消費者信心。

    洋奶粉價格一漲再漲

    有網民說,短短幾年間,洋奶粉均價已經從200元邁上了300元大關,經過2011年底調價後,一些奶粉甚至開始“奔四”“奔五”,關稅下調、原材料成本下降,都沒有阻擋洋奶粉的“漲價路”。而其經常宣稱的“成本上升“配方升級“關稅調整”“包裝更換”等理由往往站不住腳。

    新華網署名“葉祝頤”的文章分析了洋奶粉頻頻漲價的原因:近幾年,國內洋奶粉的價格一漲再漲,甚至無視相關部門的約談“頂風漲價”。應該說,原奶收購價、食糖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運輸成本上升,奶粉產品更新換代,配方改變,整個食品行業漲價,都是洋奶粉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但是,毋庸諱言,三聚氰胺風波以後,國產奶粉麵臨信任危機,消費者對國產奶粉恨鐵不成鋼,洋奶粉逐漸掌握了國內中高端奶粉市場的定價權。

    即使洋奶粉質量問題頻出,但網民表示在選擇時還是會偏向洋奶粉:洋奶粉對質量把關非常嚴,對出口國和進口國的全程跟蹤使奶粉問題很難蒙混過關。對質量的嚴格把關,就是對消費者健康的全心嗬護。當然,我會盡量不選擇出過質量問題的洋奶粉。

    國內乳製品企業該反省

    署名“不執著”的博主說,一個奇怪的景象是:一邊是洋奶粉的瘋狂漲價,另一邊是我國消費者對洋奶粉越漲越要買的熱烈追捧。洋奶粉就是看中了國內消費者奉行奶粉越貴品質越有保障的理念。此外,國內乳製品企業應該反省,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國產牛奶行業就顯得越來越不爭氣。洋奶粉集體漲價的背後,實際上顯示了洋奶粉市場存在著近似“集體壟斷”和他們越來越強的定價權。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那麼在國內洋奶粉將徹底壟斷中國奶粉市場。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沒信心,對國產嬰幼兒奶粉望而卻步。由此,更多國內消費者的眼光轉向洋奶粉。其實這是一種雙輸的結局。一方麵中國乳業信用瀕臨崩潰,市場份額繼續萎縮;另一方麵消費者為此付出高昂代價,而洋奶粉卻可以有恃無恐地漫天漲價。最後,乳業協會的低標準讓人失望。不僅如此,質量監管對於曝光的國內奶企懲罰不足。問題奶粉的出現,還是違法成本過低,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怎能對國產奶粉安心使用?

    網民“向下看”說,洋奶粉為何“想漲就漲”?“底氣”何在?我認為,洋奶粉憑借其質量優勢和品牌效應,通過侵蝕當地品牌的市場份額逐漸掌握銷售市場的話語權,而不斷提升的話語權正是洋奶粉頻頻漲價及不斷曝出質量問題的根源。

    重拾消費者信心有多難

    鑒於洋奶粉價格不斷高漲,以及多次發生質量問題,網民希望國產乳業能以此為契機努力提高質量水平,重拾消費者信心。鳳凰網署名“侯金亮”的博客就說,重振民族乳業品牌,必須加強監管,讓消費者重拾對國產奶粉的信心。

    署名“不執著”的博主說,作為國產乳品企業,首先要努力提高奶粉質量,讓民眾吃上高端的放心國產奶粉,不要再出質量問題的負麵消息。再者,乳業協會應該更高標準要求下屬企業,如果把乳業新國標定到歐盟、美國的標準,並督促下屬乳品企業遵照執行,這樣才能逐步挽回國內消費者的信心。最後,監管部門也應該加大問題乳品的處罰力度,並不是查出問題後,予以曝光了事,而應該開出最嚴厲的罰單,並督促問題乳品企業整改。隻有國產奶粉重拾國民信心,洋奶粉就不會如此漫天漲價了。 (記者 於璐 整理)

文章編輯:殷愛萍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