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聯合國不是日本挑戰國際秩序的舞台】
更新時間:2012-9-24 10:20:48    來源:新華網
 

  領土歸屬問題是戰後國際秩序的核心和基石。日本一麵公然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嚴重挑戰戰後國際秩序,一麵卻指望在聯合國講壇靠耍小聰明混淆視聽,隻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購島”鬧劇以來,日本不僅拒不認錯,而且幻想通過多邊外交場合為其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惡劣行徑開脫。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計劃在出席聯合國大會時就領土領海問題闡明日本立場,希望通過展示所謂“遵守國際法”的姿態向國際社會展示其“受害者”的形象。

  任何對聯合國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聯合國的成立及其相關原則的確定源自各國“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曆慘不堪言之戰禍”的意願,反映了人類社會對戰爭的反思,是二戰後國際秩序重建的基石。

  日本長期非法侵占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拒不承認釣魚島主權存在爭議,公然質疑《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國際法效力,牽強附會地將《舊金山和約》和美日“歸還衝繩協定”作為其擁有釣魚島主權的依據。日本一麵公然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嚴重挑戰戰後國際秩序,一麵卻指望在聯合國講壇靠耍小聰明混淆視聽,隻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1943年《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竊取於中國的領土”應歸還中國;1945年《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確認“《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因此,按照《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因係“日本竊取於中國的領土”,業已回歸中國。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接受日本投降的重要前提,也是同盟國人民付出重大犧牲換來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

  白紙黑字,難以否認。日本於是妄稱《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國單方麵宣布,缺乏國際法效力。但這不過是日方的詭辯。事實是:《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由美、中、英三國首腦達成;對結束對日戰爭以及戰後處理領土、戰爭賠償、財產等重大問題作出了原則性安排,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看,都具備國際條約的地位。需要強調的是,1945年8月10日日本乞降照會、8月14日日本天皇投降詔書及9月2日簽署的日本投降書均明確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使之成為同盟國與日本之間的協議,日本投降書還因此被收入《聯合國條約集》。可見,《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不僅構成同盟國與日本之間結束戰爭狀態、構建亞太戰後國際秩序的法律基礎,而且為戰後同盟國與日本簽訂一係列多邊及雙邊和約提供了正當性與合法性,其國際法效力不容置疑。

  日本謊稱依《舊金山和約》和“歸還衝繩協定”釣魚島屬於日本,是混淆視聽的又一招數,同樣站不住腳。中國作為戰勝國卻被排除在舊金山和會之外,《舊金山和約》對中國沒有拘束力,不能為中國創設任何權利和義務。在中國未參加的情況下,《舊金山和約》涉及中國領土的任何規定都是非法和無效的。《舊金山和約》規定的托管範圍根本不包括釣魚島。美國擅自將托管範圍擴大至釣魚島,後將該島“施政權”“歸還”日本,這種私相授受的行徑理所當然地遭到中國政府的堅決反對。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簽署“歸還衝繩協定”後聲明對釣魚島主權爭端采取中立立場,此後亦表示有關爭議應由中日雙方解決,這也證明無論是《舊金山和約》還是“歸還衝繩協定”均不構成釣魚島屬於日本的法律依據。

  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也不願提及中日之間的雙邊協議。由於《舊金山和約》對中、蘇等非締約國沒有拘束力,這些國家與日本之間處理結束戰爭狀態及戰後問題必須通過雙邊協議解決。日本繼與蘇聯、韓國等非締約國簽署相關雙邊法律文件後,又與中方先後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實現雙邊關係正常化。上述雙邊法律文件是《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框架下建立的亞太戰後國際秩序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日方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明確承諾“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規定”,《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也確認“聯合聲明所表明的各項原則應予嚴格遵守”。在此有必要提醒日本,《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適用於解決中日戰後安排的雙邊承諾,必須信守。

  領土歸屬問題是戰後國際秩序的核心和基石。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和精神,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歸屬中國,這是不爭的事實。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所作所為,不僅背棄了在《中日聯合聲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對中方的承諾,而且試圖從根本上推翻《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確立的戰後解決領土問題的基本原則,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公然挑戰戰後國際秩序,勢必引起亞太乃至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警惕。(鍾 聲)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聯合國不是日本挑戰國際秩序的舞台】
2012-9-24 10:20:48    來源:新華網
 

  領土歸屬問題是戰後國際秩序的核心和基石。日本一麵公然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嚴重挑戰戰後國際秩序,一麵卻指望在聯合國講壇靠耍小聰明混淆視聽,隻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購島”鬧劇以來,日本不僅拒不認錯,而且幻想通過多邊外交場合為其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惡劣行徑開脫。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計劃在出席聯合國大會時就領土領海問題闡明日本立場,希望通過展示所謂“遵守國際法”的姿態向國際社會展示其“受害者”的形象。

  任何對聯合國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聯合國的成立及其相關原則的確定源自各國“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曆慘不堪言之戰禍”的意願,反映了人類社會對戰爭的反思,是二戰後國際秩序重建的基石。

  日本長期非法侵占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拒不承認釣魚島主權存在爭議,公然質疑《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國際法效力,牽強附會地將《舊金山和約》和美日“歸還衝繩協定”作為其擁有釣魚島主權的依據。日本一麵公然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嚴重挑戰戰後國際秩序,一麵卻指望在聯合國講壇靠耍小聰明混淆視聽,隻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1943年《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竊取於中國的領土”應歸還中國;1945年《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確認“《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因此,按照《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因係“日本竊取於中國的領土”,業已回歸中國。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接受日本投降的重要前提,也是同盟國人民付出重大犧牲換來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

  白紙黑字,難以否認。日本於是妄稱《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國單方麵宣布,缺乏國際法效力。但這不過是日方的詭辯。事實是:《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由美、中、英三國首腦達成;對結束對日戰爭以及戰後處理領土、戰爭賠償、財產等重大問題作出了原則性安排,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看,都具備國際條約的地位。需要強調的是,1945年8月10日日本乞降照會、8月14日日本天皇投降詔書及9月2日簽署的日本投降書均明確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使之成為同盟國與日本之間的協議,日本投降書還因此被收入《聯合國條約集》。可見,《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不僅構成同盟國與日本之間結束戰爭狀態、構建亞太戰後國際秩序的法律基礎,而且為戰後同盟國與日本簽訂一係列多邊及雙邊和約提供了正當性與合法性,其國際法效力不容置疑。

  日本謊稱依《舊金山和約》和“歸還衝繩協定”釣魚島屬於日本,是混淆視聽的又一招數,同樣站不住腳。中國作為戰勝國卻被排除在舊金山和會之外,《舊金山和約》對中國沒有拘束力,不能為中國創設任何權利和義務。在中國未參加的情況下,《舊金山和約》涉及中國領土的任何規定都是非法和無效的。《舊金山和約》規定的托管範圍根本不包括釣魚島。美國擅自將托管範圍擴大至釣魚島,後將該島“施政權”“歸還”日本,這種私相授受的行徑理所當然地遭到中國政府的堅決反對。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簽署“歸還衝繩協定”後聲明對釣魚島主權爭端采取中立立場,此後亦表示有關爭議應由中日雙方解決,這也證明無論是《舊金山和約》還是“歸還衝繩協定”均不構成釣魚島屬於日本的法律依據。

  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也不願提及中日之間的雙邊協議。由於《舊金山和約》對中、蘇等非締約國沒有拘束力,這些國家與日本之間處理結束戰爭狀態及戰後問題必須通過雙邊協議解決。日本繼與蘇聯、韓國等非締約國簽署相關雙邊法律文件後,又與中方先後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實現雙邊關係正常化。上述雙邊法律文件是《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框架下建立的亞太戰後國際秩序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日方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明確承諾“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規定”,《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也確認“聯合聲明所表明的各項原則應予嚴格遵守”。在此有必要提醒日本,《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適用於解決中日戰後安排的雙邊承諾,必須信守。

  領土歸屬問題是戰後國際秩序的核心和基石。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和精神,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歸屬中國,這是不爭的事實。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所作所為,不僅背棄了在《中日聯合聲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對中方的承諾,而且試圖從根本上推翻《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確立的戰後解決領土問題的基本原則,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公然挑戰戰後國際秩序,勢必引起亞太乃至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警惕。(鍾 聲)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