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國際輿論高度評價胡錦濤重要講話
認為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努力和成就值得讚賞
更新時間:2012-3-28 9:17: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首爾核安全峰會27日在韓國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並發表題為《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的重要講話,稱中國將一如既往推動全麵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致力於國際核不擴散努力,支持各國和平利用核能權利。國際輿論高度評價胡錦濤主席重要講話,積極肯定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重要作用。

  首爾核安全峰會組委會發言人韓忠熙27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胡錦濤主席先後親自出席華盛頓和首爾核安全峰會,說明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核安全領域的合作,並在該領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胡錦濤主席講話中提出的建議具有很強的建設性,對構建核安全領域的合作體係具有積極意義。  

  俄羅斯核安全領域專家、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研究員索特尼科夫向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是第一個正式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有核國家,中國過去兩年在維護核安全領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中國領導人在峰會上所提的建議主張,表明中國對自身在維護全球核安全方麵所發揮作用的認識,也表明中國在維護核安全方麵的行為是負責任的。他說,核安全沒有國界,國際社會應以集體方式追求核安全,“我們同處於一艘船上。”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葉夫謝耶夫認為,中國在保障全球核安全方麵做出了許多具體貢獻。中國國家領導人在核安全峰會上的講話,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國在維護全球核安全方麵的負責任立場。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胡錦濤主席的講話中可以看到,中國已經全方位進行核安全建設,重視保障措施,提高核安全教育水平,從國內發展到國際合作,展示了中國在核安全方麵的大國形象。

  黃靖對胡錦濤主席的四點主張進行了解讀。第一,中國繼續堅持發展核能,這與日本出現核事故以及德國受國內壓力放棄核電站相比,是非常突出的一點,同時表示要增強核能的安全。第二,中國要積極參與到建設和規範國際核安全規則方麵,發展自身的同時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凸顯中國核安全方麵大國的作用。第三,中國要在核安全方麵進行交流。第四,中國要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表現出中國認識到消除核擴散及核恐怖主義的根源和關鍵是和平而非霸道的方式,是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

  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政治係副教授、研究國際安全與核軍控的湯姆·索亞評價胡錦濤主席的發言說,在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當中,中國是個好榜樣。在全球五大有核國家中,中國長期以來保持“最小核威懾能力”。中國政府在發展核能過程中,也在努力減少核能安全風險及其他方麵的負麵效應。

  湯姆·索亞認為,通過參加核安全峰會,中國能夠與國際社會一道改善核材料和核設施安全狀況,共同打擊核恐怖主義,解決人類共同麵臨的問題。

  “阿拉伯新聞網”27日發表評論認為,胡錦濤主席的講話深刻全麵,是對中國在核領域政策的集中宣示。其中,他強調“中國嚴格履行核安全國際義務”、“中國積極對外提供核安全及核能安全援助”等,都讓人看到一個在國際舞台和重大國際事務中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總部設在阿聯酋迪拜的阿拉伯電視台、卡塔爾半島電視台以及埃及尼羅河電視新聞頻道等,也都及時報道了胡錦濤主席的講話,並對講話做出積極評價,普遍認為中國的核政策令人放心,中國在核領域的成就和在維護核安全等方麵所做的努力值得讚賞。

  韓國媒體普遍重點報道了胡錦濤主席的重要講話。韓國國際廣播電台27日報道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當天在首爾核安全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麵闡述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政策主張、所作努力和重要舉措。 

  美聯社27日發自首爾的消息稱,韓國、美國和中國的領導人在第二屆核安全峰會上對核恐怖主義威脅發出嚴肅警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議上呼籲各國通力合作,標本兼顧、綜合治理,消除核擴散及核恐怖主義根源。

  (記者莽九晨、馬菲、陳誌新、王慧、孫天仁、黃培昭、王恬)

 

文章編輯:wxj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國際輿論高度評價胡錦濤重要講話
認為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努力和成就值得讚賞
2012-3-28 9:17: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首爾核安全峰會27日在韓國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並發表題為《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的重要講話,稱中國將一如既往推動全麵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致力於國際核不擴散努力,支持各國和平利用核能權利。國際輿論高度評價胡錦濤主席重要講話,積極肯定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重要作用。

  首爾核安全峰會組委會發言人韓忠熙27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胡錦濤主席先後親自出席華盛頓和首爾核安全峰會,說明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核安全領域的合作,並在該領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胡錦濤主席講話中提出的建議具有很強的建設性,對構建核安全領域的合作體係具有積極意義。  

  俄羅斯核安全領域專家、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研究員索特尼科夫向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是第一個正式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有核國家,中國過去兩年在維護核安全領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中國領導人在峰會上所提的建議主張,表明中國對自身在維護全球核安全方麵所發揮作用的認識,也表明中國在維護核安全方麵的行為是負責任的。他說,核安全沒有國界,國際社會應以集體方式追求核安全,“我們同處於一艘船上。”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葉夫謝耶夫認為,中國在保障全球核安全方麵做出了許多具體貢獻。中國國家領導人在核安全峰會上的講話,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國在維護全球核安全方麵的負責任立場。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胡錦濤主席的講話中可以看到,中國已經全方位進行核安全建設,重視保障措施,提高核安全教育水平,從國內發展到國際合作,展示了中國在核安全方麵的大國形象。

  黃靖對胡錦濤主席的四點主張進行了解讀。第一,中國繼續堅持發展核能,這與日本出現核事故以及德國受國內壓力放棄核電站相比,是非常突出的一點,同時表示要增強核能的安全。第二,中國要積極參與到建設和規範國際核安全規則方麵,發展自身的同時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凸顯中國核安全方麵大國的作用。第三,中國要在核安全方麵進行交流。第四,中國要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表現出中國認識到消除核擴散及核恐怖主義的根源和關鍵是和平而非霸道的方式,是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

  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政治係副教授、研究國際安全與核軍控的湯姆·索亞評價胡錦濤主席的發言說,在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當中,中國是個好榜樣。在全球五大有核國家中,中國長期以來保持“最小核威懾能力”。中國政府在發展核能過程中,也在努力減少核能安全風險及其他方麵的負麵效應。

  湯姆·索亞認為,通過參加核安全峰會,中國能夠與國際社會一道改善核材料和核設施安全狀況,共同打擊核恐怖主義,解決人類共同麵臨的問題。

  “阿拉伯新聞網”27日發表評論認為,胡錦濤主席的講話深刻全麵,是對中國在核領域政策的集中宣示。其中,他強調“中國嚴格履行核安全國際義務”、“中國積極對外提供核安全及核能安全援助”等,都讓人看到一個在國際舞台和重大國際事務中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總部設在阿聯酋迪拜的阿拉伯電視台、卡塔爾半島電視台以及埃及尼羅河電視新聞頻道等,也都及時報道了胡錦濤主席的講話,並對講話做出積極評價,普遍認為中國的核政策令人放心,中國在核領域的成就和在維護核安全等方麵所做的努力值得讚賞。

  韓國媒體普遍重點報道了胡錦濤主席的重要講話。韓國國際廣播電台27日報道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當天在首爾核安全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麵闡述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政策主張、所作努力和重要舉措。 

  美聯社27日發自首爾的消息稱,韓國、美國和中國的領導人在第二屆核安全峰會上對核恐怖主義威脅發出嚴肅警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議上呼籲各國通力合作,標本兼顧、綜合治理,消除核擴散及核恐怖主義根源。

  (記者莽九晨、馬菲、陳誌新、王慧、孫天仁、黃培昭、王恬)

 

文章編輯:wxj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