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黨報連發四文聚焦收入差距 改革信號令人期待]
更新時間:2011-2-18 9:28: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18日電 (財經頻道 楊威)人民日報近期連續四次刊載評論文章,從各個層麵分析解讀中國的收入差距問題。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黨報此舉給人以收入分配議題或將邁出有力一步的信號,令人關注。

  “中國行業收入差距擴至15倍”報道引發熱議

  日前,一篇題為《中國行業收入差距擴至15倍 已躍居世界首位》的報道躍入各網站新聞排行,引發公眾關注。報道稱,行業間工資差距,歐洲國家最高是3倍,中國是15倍,居全球第一。

  不過,中新網財經頻道注意到,人社部專家隨即出麵澄清,表示由於比較口徑的不同,歐洲國家的3倍,是按大行業劃分來比的;中國的15倍,是按細分行業來比的。按大行業比,中國的行業工資落差為4.7倍。

  但是,雖然專家澄清了誇大的報道,但因為收入分配話題的高度敏感性,再度引發了關於收入差距與分配話題的新一輪熱議。

  黨報連續發文關注收入差距 直指分配不公

  2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努力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文章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不斷推進,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的同時,收入分配領域也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如勞動者收入增長較慢,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等,引起人們強烈關注。分配問題解決不好,會使發展動力衰減,影響經濟發展。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調整收入分配關係,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現在正當其時。

  這篇署名為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的文章,在分析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原因時認為,既有自然因素、曆史因素,又有市場因素、製度和政策因素。其中重要最重要的,要算從製度和政策來看,一些不完善的方麵和因素會引發或加劇收入分配問題,比如製度規則不完善、執行和監管不到位等都會影響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文章具體指出,在初次分配領域,如果改革和宏觀調控不到位,造成資源配置和要素價格形成機製不合理,就會影響正常的收入分配。如果沒有建立合理的工資決定機製和勞動報酬正常增長機製,就難以有效緩解收入差距擴大和分配不公問題。在再分配領域,如果稅收製度不健全、財政支出結構不合理、社會保障製度不完善,就會造成收入分配調節不力。在第三次分配領域,如果相關機製不完善、社會氛圍不濃厚,就會影響其發揮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2月15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表評論文章《收入鴻溝需正視》指出,雖然,近些年來低收入群體的錢袋子鼓了不少,但不可否認,行業間工資差距的確也不能算小,居民的收入差距還是比較大。貧富懸殊的例子,在生活中也不算罕見,老百姓對此也頗有意見。

  文章提出,一定要正視問題,切實研究如何填平鴻溝、減小落差。稅收、社會保障等再分配政策,都是調節收入差距的手段,在實踐中也行之有效;但完善分配製度,從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源頭上解決問題,則更加迫切。

  2月16日,人民日報第三次發表評論文章,直指當前社會公正問題。這篇題為《理性看待當前的社會公正問題》的文章指出,社會公正是社會成員對社會是否“合意”的一種價值評判,其實質是要求各種權利在社會成員之間合理分配,每個人都能得到其所應得的;各種義務由社會成員合理承擔,每個人都應承擔其所應承擔的。社會公正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正確理解社會公正,需要把握三個方麵:社會公正是曆史的、相對的、具體的。

  文章指出,解決當前的社會公正問題,需要突出三個重點:認識到位,將社會公正作為事關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問題;舉措得力,實現科學發展,不斷做大蛋糕,努力分好蛋糕;形成合力,政府承擔主要責任,社會發揮協同作用,個人培育公正之心。

  文章呼籲,當前社會上的許多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都不同程度地與社會公正問題聯係在一起。妥善解決社會公正問題,已成為我國在發展中不得不麵對的重大課題。妥善解決社會公正問題,首先需要理性看待社會公正問題。

  2月17日,人民日報第四次發文,指出行業收入存在差距正常,怕的是差距不合理、不公正。調節收入不是說把高收入降下來或者把低收入提上去就能讓人們滿意,更要關注製度的一致性和公平性

  這篇題為《行業收入不怕差距怕不公》的文章認為,存在差距正常,怕的是差距不合理、不公正。目前我國各行業間的收入差距,往往不單純是市場競爭形成的,很多是由於市場準入方麵的行政限製和行業壟斷帶來的。壟斷行業,無一例外收入較高。而職工平均工資低於全國職工平均工資的幾個行業:農林牧漁業、住宿餐飲業、建築業、水利環境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居民服務業,都是競爭性行業。

  文章指出,為什麼人們對某些收入差距心服口服,對某些卻難以容忍?這提醒相關政策製定者,收入分配改革不是說把高收入降下來或者把低收入提上去就能讓人們滿意,更要關注製度的一致性和公平性,消除差距中的不公正因素,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

  “十二五”收入分配改革料推進

  中共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規範分配秩序,加強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努力扭轉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完善公務員工資製度,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建議》強調,要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健全擴大就業增加勞動收入的發展環境和製度條件,促進機會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保障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

  此外,在一月份閉幕的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人保部部長尹蔚民明確表示,“十二五”期間已經到了工資收入分配改革“必須破題”的關鍵時期。他強調,要“深化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促進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資收入分配格局。”

  同時,自去年以來,全國30個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大部分省市上升幅度都達10%左右,有的甚至調高了25%,調整後的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為上海市112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為北京市11元;還有一些省市提出了“工資倍增計劃”,期待“十二五”期間達成“倍增”的目標。這些各地方政府的舉措,都可以視作全國“十二五”規劃的“先兆”,預料在“十二五”期間,國家的收入分配改革有望得以推進,國內收入差距的局麵或將得到改善。(中新網財經頻道)

文章編輯:石芳玲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黨報連發四文聚焦收入差距 改革信號令人期待]
2011-2-18 9:28: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18日電 (財經頻道 楊威)人民日報近期連續四次刊載評論文章,從各個層麵分析解讀中國的收入差距問題。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黨報此舉給人以收入分配議題或將邁出有力一步的信號,令人關注。

  “中國行業收入差距擴至15倍”報道引發熱議

  日前,一篇題為《中國行業收入差距擴至15倍 已躍居世界首位》的報道躍入各網站新聞排行,引發公眾關注。報道稱,行業間工資差距,歐洲國家最高是3倍,中國是15倍,居全球第一。

  不過,中新網財經頻道注意到,人社部專家隨即出麵澄清,表示由於比較口徑的不同,歐洲國家的3倍,是按大行業劃分來比的;中國的15倍,是按細分行業來比的。按大行業比,中國的行業工資落差為4.7倍。

  但是,雖然專家澄清了誇大的報道,但因為收入分配話題的高度敏感性,再度引發了關於收入差距與分配話題的新一輪熱議。

  黨報連續發文關注收入差距 直指分配不公

  2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努力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文章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不斷推進,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的同時,收入分配領域也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如勞動者收入增長較慢,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等,引起人們強烈關注。分配問題解決不好,會使發展動力衰減,影響經濟發展。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調整收入分配關係,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現在正當其時。

  這篇署名為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的文章,在分析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原因時認為,既有自然因素、曆史因素,又有市場因素、製度和政策因素。其中重要最重要的,要算從製度和政策來看,一些不完善的方麵和因素會引發或加劇收入分配問題,比如製度規則不完善、執行和監管不到位等都會影響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文章具體指出,在初次分配領域,如果改革和宏觀調控不到位,造成資源配置和要素價格形成機製不合理,就會影響正常的收入分配。如果沒有建立合理的工資決定機製和勞動報酬正常增長機製,就難以有效緩解收入差距擴大和分配不公問題。在再分配領域,如果稅收製度不健全、財政支出結構不合理、社會保障製度不完善,就會造成收入分配調節不力。在第三次分配領域,如果相關機製不完善、社會氛圍不濃厚,就會影響其發揮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2月15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表評論文章《收入鴻溝需正視》指出,雖然,近些年來低收入群體的錢袋子鼓了不少,但不可否認,行業間工資差距的確也不能算小,居民的收入差距還是比較大。貧富懸殊的例子,在生活中也不算罕見,老百姓對此也頗有意見。

  文章提出,一定要正視問題,切實研究如何填平鴻溝、減小落差。稅收、社會保障等再分配政策,都是調節收入差距的手段,在實踐中也行之有效;但完善分配製度,從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源頭上解決問題,則更加迫切。

  2月16日,人民日報第三次發表評論文章,直指當前社會公正問題。這篇題為《理性看待當前的社會公正問題》的文章指出,社會公正是社會成員對社會是否“合意”的一種價值評判,其實質是要求各種權利在社會成員之間合理分配,每個人都能得到其所應得的;各種義務由社會成員合理承擔,每個人都應承擔其所應承擔的。社會公正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正確理解社會公正,需要把握三個方麵:社會公正是曆史的、相對的、具體的。

  文章指出,解決當前的社會公正問題,需要突出三個重點:認識到位,將社會公正作為事關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問題;舉措得力,實現科學發展,不斷做大蛋糕,努力分好蛋糕;形成合力,政府承擔主要責任,社會發揮協同作用,個人培育公正之心。

  文章呼籲,當前社會上的許多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都不同程度地與社會公正問題聯係在一起。妥善解決社會公正問題,已成為我國在發展中不得不麵對的重大課題。妥善解決社會公正問題,首先需要理性看待社會公正問題。

  2月17日,人民日報第四次發文,指出行業收入存在差距正常,怕的是差距不合理、不公正。調節收入不是說把高收入降下來或者把低收入提上去就能讓人們滿意,更要關注製度的一致性和公平性

  這篇題為《行業收入不怕差距怕不公》的文章認為,存在差距正常,怕的是差距不合理、不公正。目前我國各行業間的收入差距,往往不單純是市場競爭形成的,很多是由於市場準入方麵的行政限製和行業壟斷帶來的。壟斷行業,無一例外收入較高。而職工平均工資低於全國職工平均工資的幾個行業:農林牧漁業、住宿餐飲業、建築業、水利環境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居民服務業,都是競爭性行業。

  文章指出,為什麼人們對某些收入差距心服口服,對某些卻難以容忍?這提醒相關政策製定者,收入分配改革不是說把高收入降下來或者把低收入提上去就能讓人們滿意,更要關注製度的一致性和公平性,消除差距中的不公正因素,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

  “十二五”收入分配改革料推進

  中共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規範分配秩序,加強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努力扭轉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完善公務員工資製度,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建議》強調,要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健全擴大就業增加勞動收入的發展環境和製度條件,促進機會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保障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

  此外,在一月份閉幕的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人保部部長尹蔚民明確表示,“十二五”期間已經到了工資收入分配改革“必須破題”的關鍵時期。他強調,要“深化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促進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資收入分配格局。”

  同時,自去年以來,全國30個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大部分省市上升幅度都達10%左右,有的甚至調高了25%,調整後的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為上海市112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為北京市11元;還有一些省市提出了“工資倍增計劃”,期待“十二五”期間達成“倍增”的目標。這些各地方政府的舉措,都可以視作全國“十二五”規劃的“先兆”,預料在“十二五”期間,國家的收入分配改革有望得以推進,國內收入差距的局麵或將得到改善。(中新網財經頻道)

文章編輯:石芳玲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