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我國九省市遇冬旱 山東河南局部達特旱等級
更新時間:2011-1-14 8:20:26    來源:浙江在線

全國氣象旱澇分布圖

  人民網1月13日電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北京連續3、4個月滴雨未現,冬小麥缺水嚴重,人畜飲水困難突出,在南方諸省遭遇多輪雨雪侵襲時,山東、河南、河北等9省市降水則持續偏少,旱情迅速發展,氣象專家表示,上述地區水汽條件不足是主因,預計未來十天,華北、黃淮地區仍無明顯降水過程,旱情將持續。

山東多地遭遇幹旱 地表龜裂小麥發黃

  旱情直擊:山東河南部分地區達特旱等級

  山東:全省大部旱情超50年一遇

  “從去年到現在,4個月沒有降一滴雨,水庫也見底了,現在想澆地連水都沒有。我活了70多歲,這樣的幹旱經曆過三次,但這次是最旱的。”山東曲阜白塔村村民劉興德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麵露愁雲,70多歲的老漢經曆過三次大旱,但這次最旱。每天去自己的麥地裏看一看已是必修課,麥苗一天天在枯萎,劉老漢隻能幹著急:“要是過年前,能下場雪,這些苗苗還有救,要是下不了雨,再沒水澆,可就難說了。”

  這樣的情形在齊魯大地隨處可見。據山東省水利廳介紹,目前除半島地區北部以外,全省大部旱情已超過50年一遇,先後有5973萬畝農田受旱,其中已澆灌3183萬畝,目前仍有2781萬畝冬小麥受旱,約占全省小麥播種麵積的51%,其中重旱373萬畝。臨沂、菏澤、棗莊、濟寧、濰坊已達嚴重幹旱等級。

  河南:受旱麵積1586萬畝

  從麥播以來,河南省全省就持續幹旱少雨,從去年11月份至今,全省各地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86%,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對於小麥產量占到全國四分之一的“中國糧倉”河南來說,這樣的形勢顯然不利。

  目前河南省全省受旱麵積1586萬畝,重旱為167萬畝。為確保糧食安全,河南省已累計投入抗旱資金2.1億元人民幣,出動勞動力33萬人,累計抗旱澆麥1725萬畝次。河南省還出台了首部有關抗旱的規範性法規,規定抗旱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製。

  河北:377萬人飲水困難

  目前河北全省受旱麵積已達1615萬畝,其中冬小麥受旱麵積為515萬畝。不僅作物缺水嚴重,人畜飲水困難也十分突出。據調查,全省目前有377萬人、12.95萬頭(隻)大牲畜因旱出現飲水困難。

  據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介紹,河北抗旱問題突出表現在,蓄水不足致使抗旱水資源緊張。全省大中型水庫蓄水分布很不均勻,僅僅集中在崗南、黃壁莊、西大洋等少數大型水庫,大部分灌區供水不足甚至無水可供。另外,省內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全省有近10萬眼機井出水不足或者抽不上水。為此,河北省水利廳結合冬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增加投入,加強應急水源工程建設。

  -專家釋疑:降水偏少緣於水汽條件不足

  據國家氣候中心1月12日監測,目前,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象幹旱,其中,山東、河南等省大部出現中到重旱,河南中部部分地區和山東局地達特旱等級。冬季抗旱形勢較為嚴峻。

  在南方連遭雨水侵襲之時,華北、黃淮等地為何卻持續幹旱少雨?這樣的天氣是否異常?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專家李小泉解釋說,南方近期降水較多緣於從孟加拉灣過來的西南暖濕氣流輸送了充沛的水汽,而北方兩塊相對多雨的區域東北和新疆的水汽來源分別為日本海和中亞地區。

  “華北平原、黃河中下遊和淮河流域,兩邊都挨不著。這些地區在冷空氣入侵時受到西北氣流控製,比較幹燥,水汽條件很差,而南方的西南暖濕氣流勢力還不足以深入到更北的區域。這樣的大氣環流形勢長期維持,導致華北、黃淮地區幹旱少雨。”李小泉分析說。

  專家表示,華北、黃淮地區是季風氣候區,冬季降水少,是正常的氣候現象,不過今年相比常年平均來說偏少較多,而且長時間沒有降水,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未來發展:華北黃淮等地仍無明顯降水

  中央氣象台預計,受冷空氣影響,未來十天,南方地區還將迎來兩次比較明顯的降水過程。

  然而,在北方由於缺乏暖濕氣流的配合,冷空氣給北方大部帶來的依舊是大風降溫天氣。預計未來十天,北方大部天氣幹冷,氣溫偏低,華北、黃淮氣象幹旱區仍無明顯降水過程,旱情將持續。

  農氣專家建議,氣象幹旱區要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冬麥區要及時查看墒情、苗情,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分類管理。對已澆越冬水的麥田,及時劃鋤鬆土,破除板結,以通氣保墒,提高地溫;有灌溉條件的地區應趁晴暖午後采取小水細灌或噴灌;沒有灌溉條件或天氣寒冷不適宜灌溉的地區,可采取鎮壓、施肥及覆蓋等措施進行保墒抗旱;對於底墒充足、生長正常或偏旺的麥田,要推遲澆水,適時進行中耕或鎮壓,抑製地上部分過快生長,確保冬小麥形成壯苗、安全越冬。

  與此同時,要做好蓄水防旱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華北、黃淮及江淮北部等地要采取保墒蓄墒措施,以防禦冬、春旱的發生。各地還要做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修複、完善、配套水利設施,以增強農業防災抗災能力。

文章編輯:張菊嬌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我國九省市遇冬旱 山東河南局部達特旱等級
2011-1-14 8:20:26    來源:浙江在線

全國氣象旱澇分布圖

  人民網1月13日電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北京連續3、4個月滴雨未現,冬小麥缺水嚴重,人畜飲水困難突出,在南方諸省遭遇多輪雨雪侵襲時,山東、河南、河北等9省市降水則持續偏少,旱情迅速發展,氣象專家表示,上述地區水汽條件不足是主因,預計未來十天,華北、黃淮地區仍無明顯降水過程,旱情將持續。

山東多地遭遇幹旱 地表龜裂小麥發黃

  旱情直擊:山東河南部分地區達特旱等級

  山東:全省大部旱情超50年一遇

  “從去年到現在,4個月沒有降一滴雨,水庫也見底了,現在想澆地連水都沒有。我活了70多歲,這樣的幹旱經曆過三次,但這次是最旱的。”山東曲阜白塔村村民劉興德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麵露愁雲,70多歲的老漢經曆過三次大旱,但這次最旱。每天去自己的麥地裏看一看已是必修課,麥苗一天天在枯萎,劉老漢隻能幹著急:“要是過年前,能下場雪,這些苗苗還有救,要是下不了雨,再沒水澆,可就難說了。”

  這樣的情形在齊魯大地隨處可見。據山東省水利廳介紹,目前除半島地區北部以外,全省大部旱情已超過50年一遇,先後有5973萬畝農田受旱,其中已澆灌3183萬畝,目前仍有2781萬畝冬小麥受旱,約占全省小麥播種麵積的51%,其中重旱373萬畝。臨沂、菏澤、棗莊、濟寧、濰坊已達嚴重幹旱等級。

  河南:受旱麵積1586萬畝

  從麥播以來,河南省全省就持續幹旱少雨,從去年11月份至今,全省各地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86%,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對於小麥產量占到全國四分之一的“中國糧倉”河南來說,這樣的形勢顯然不利。

  目前河南省全省受旱麵積1586萬畝,重旱為167萬畝。為確保糧食安全,河南省已累計投入抗旱資金2.1億元人民幣,出動勞動力33萬人,累計抗旱澆麥1725萬畝次。河南省還出台了首部有關抗旱的規範性法規,規定抗旱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製。

  河北:377萬人飲水困難

  目前河北全省受旱麵積已達1615萬畝,其中冬小麥受旱麵積為515萬畝。不僅作物缺水嚴重,人畜飲水困難也十分突出。據調查,全省目前有377萬人、12.95萬頭(隻)大牲畜因旱出現飲水困難。

  據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介紹,河北抗旱問題突出表現在,蓄水不足致使抗旱水資源緊張。全省大中型水庫蓄水分布很不均勻,僅僅集中在崗南、黃壁莊、西大洋等少數大型水庫,大部分灌區供水不足甚至無水可供。另外,省內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全省有近10萬眼機井出水不足或者抽不上水。為此,河北省水利廳結合冬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增加投入,加強應急水源工程建設。

  -專家釋疑:降水偏少緣於水汽條件不足

  據國家氣候中心1月12日監測,目前,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象幹旱,其中,山東、河南等省大部出現中到重旱,河南中部部分地區和山東局地達特旱等級。冬季抗旱形勢較為嚴峻。

  在南方連遭雨水侵襲之時,華北、黃淮等地為何卻持續幹旱少雨?這樣的天氣是否異常?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專家李小泉解釋說,南方近期降水較多緣於從孟加拉灣過來的西南暖濕氣流輸送了充沛的水汽,而北方兩塊相對多雨的區域東北和新疆的水汽來源分別為日本海和中亞地區。

  “華北平原、黃河中下遊和淮河流域,兩邊都挨不著。這些地區在冷空氣入侵時受到西北氣流控製,比較幹燥,水汽條件很差,而南方的西南暖濕氣流勢力還不足以深入到更北的區域。這樣的大氣環流形勢長期維持,導致華北、黃淮地區幹旱少雨。”李小泉分析說。

  專家表示,華北、黃淮地區是季風氣候區,冬季降水少,是正常的氣候現象,不過今年相比常年平均來說偏少較多,而且長時間沒有降水,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未來發展:華北黃淮等地仍無明顯降水

  中央氣象台預計,受冷空氣影響,未來十天,南方地區還將迎來兩次比較明顯的降水過程。

  然而,在北方由於缺乏暖濕氣流的配合,冷空氣給北方大部帶來的依舊是大風降溫天氣。預計未來十天,北方大部天氣幹冷,氣溫偏低,華北、黃淮氣象幹旱區仍無明顯降水過程,旱情將持續。

  農氣專家建議,氣象幹旱區要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冬麥區要及時查看墒情、苗情,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分類管理。對已澆越冬水的麥田,及時劃鋤鬆土,破除板結,以通氣保墒,提高地溫;有灌溉條件的地區應趁晴暖午後采取小水細灌或噴灌;沒有灌溉條件或天氣寒冷不適宜灌溉的地區,可采取鎮壓、施肥及覆蓋等措施進行保墒抗旱;對於底墒充足、生長正常或偏旺的麥田,要推遲澆水,適時進行中耕或鎮壓,抑製地上部分過快生長,確保冬小麥形成壯苗、安全越冬。

  與此同時,要做好蓄水防旱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華北、黃淮及江淮北部等地要采取保墒蓄墒措施,以防禦冬、春旱的發生。各地還要做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修複、完善、配套水利設施,以增強農業防災抗災能力。

文章編輯:張菊嬌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