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次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極地之光 屹立蒼穹
更新時間:2023-12-16 10:11:08    來源:長江雲新聞

“總書記的回信,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會帶著這份最振奮人心的囑托,不怕吃苦、迎難而上,圓滿完成這次科考任務。”北京時間12月15日,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褚馨德,在前往格羅夫山地區開展無人機航測與隕石分布航空調查前的頭一天告訴記者。

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武漢大學參加中國南北極科學考察隊師生代表回信。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出:“希望學校廣大師生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接續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勇攀科學高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催生出的思想共鳴,在極寒之地激蕩出振奮人心的溫暖力量。

近40年來,武漢大學師生堅持參加南北極科學考察,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完成了一係列科學考察任務,傳播了和平利用極地的中國主張,為我國極地科學考察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接續奮鬥中追尋極地之光

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耿通:我們將秉承老一輩武漢大學極地人的科學精神,接續砥礪奮鬥


(▲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儀式現場)

今年10月20日,李雪平、張保軍、耿通、褚馨德4名武大師生在中國第40次南極科考隊出征儀式現場莊重宣誓。他們分批次一路向南,隨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一起,執行南極海平麵變化監測、南極全球導航衛星係統跟蹤站建設、冰川變化監測等考察任務。

4名武大人按照統一安排分批次一路向南。北京時間2023年11月8日上午9時左右,“雪龍”號極地科考船拉響汽笛,抵達赤道,開啟了南半球的行程。北京時間11月24日晚,執行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和“天惠”輪離開錨地,啟程穿越“咆哮”西風帶。

12月12日以來,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們還在緊張有序地開展雪龍號破冰船的卸貨任務。本次卸貨是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重要環節,是考察隊此行首次大規模作業。

卸貨物資包括業務科考物資、後勤保障物資、建設物資等,都將由KA32直升機吊運至內陸出發基地,在物資集結完成之後,昆侖站、格羅夫山等內陸考察隊員們將駕駛雪地車隊繼續向南進發。

(▲在中山站附近的內陸出發基地,中國第40次南極科考隊員們正在準備雪橇)

“總書記的回信關懷備至,語重心長,催人奮進。作為一名從事國際法研究的學者,我在學科融合的研究實踐中逐步走進了極地法治領域。我將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培育法治人才、開展課題研究、提供政策谘詢、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等,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堅持不懈傳播中國主張。”李雪平表示。

“我將用知識和汗水澆灌青春的夢想,用國家的大事業磨礪科考的真本領,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拚搏,取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為我國的極地事業添磚加瓦。”褚馨德將回信讀了一遍又一遍。

“我和同在中山站的隊友們驚喜萬分,備受鼓舞!”得知習近平總書記給武漢大學參加中國南北極科學考察隊師生代表回信,耿通十分開心,“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不折不扣地完成考察任務!也秉承老一輩武漢大學極地人的科學精神,接續砥礪奮鬥,更好地發揮測繪遙感地理信息在極地研究中的作用。”

在實幹篤行中練就過硬本領

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麻源源:533天,我的三年博士生涯一半在南極

(▲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麻源源正在進行冰麵打孔,測量冰厚度)

2020年11月10日,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2019級博士生麻源源隨隊啟程,前往中山站執行越冬任務,開展中高層大氣激光雷達、GPS跟蹤站的儀器運行和維護工作。這是他第一次去南極,足足待了533天,曆經兩個夏天,穿越一個冬天,感受了極晝和極夜……

麻源源常駐南極中山站,這裏安裝著極地中心激光雷達和武漢大學衛星跟蹤設備,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維護和運行這些設備。而極地的天氣變化不定,時常會遇到暴風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巡視是在2021年的5月,在極夜的情況下,遭遇了非常極端的暴風雪天氣。通常我們的巡視是有固定路線的,但是那天的風雪把路線都掩蓋了,不僅找不到路,人都陷進了雪地裏,幸好同事把我拉上來了。”

惡劣的氣候條件並不能成為追求科學路上的阻礙,博士三年,一年半在南極,駐守在中山站的麻源源說,站裏的科研設備齊全、完備,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隨時聯係國內的導師,及時溝通。正是這樣的環境,鍛造了他不畏懼自然條件的堅韌品格,一心專注於極地科研事業。“南極生活圈非常簡單,沒有其他事情幹擾,給了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專注科研,這是一段很珍貴的經曆。”

在堅守初心中勇攀科學高峰

中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楊元德:我曾五赴南極,看到國家極地科考能力正在飛速進步

(▲楊元德正在執行斷麵GNSS觀測作業)

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教授楊元德一共經曆了五次南極科考行動,2022年10月26日,作為中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他乘坐“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這是他第五次出征南極,參與在中山站周邊的測繪、航空攝影測量等工作。“我們取得的數據主要用來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南極冰川、海冰的影響,還要和曆史數據進行對比研究。”

自25歲第一次踏上南極大陸以來,每一次的科考經曆中,楊元德和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積累了寶貴的極地經驗。“南極時常天氣惡劣,有時風雪特別大,能見度很低,需等天氣好的時候再出門。在陸地上工作,還要特別注意腳下,以免掉入冰蓋的裂隙中。”

去年11月,楊元德以第一作者完成論文《東南極冰蓋PANDA斷麵絕對重力測量》,發表於國內頂尖期刊《中國科學:地球科學》,論文的數據來自2019年他隨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出征時,在南極內陸冰蓋測得的全球首份長距離高精度絕對重力值。論文中寫道:“此次重力測量是國際上首次深入到南極內陸開展的冰麵重力測量,並且獲得了1240km測線上的14個絕對重力和重力梯度以及冰麵高程數據。”

對這位五赴南極的80後教授來說, 南極科考之旅已然成為他日常科研的一部分,“看到自己在冰川雪原測量的數據,真正運用到科研成果中,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回望數次極地科考經曆,令楊元德感觸最深的,還是科考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漸完善,以及科研能力的日漸提升。“從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到羅斯海新站,由中國建立起來的南極科考站越來越多,分布得越來越廣。以前執行科考任務時,打電話、上網都很難。如今,通訊變得越來越便捷,用於科考的船、飛機、基地等物質保障一應俱全,我們國家極地科考能力正在飛速進步。”


一紙書信,勝過千言萬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既是對武漢大學以往極地研究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國極地科技創新事業的展望。中國正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極地考察強國之列。


一批又一批考察隊員遠赴險地、奮戰冰雪南極,書寫了我國極地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曆程。他們將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接續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勇攀科學高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極地之光 屹立蒼穹
2023-12-16 10:11:08    來源:長江雲新聞

“總書記的回信,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會帶著這份最振奮人心的囑托,不怕吃苦、迎難而上,圓滿完成這次科考任務。”北京時間12月15日,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褚馨德,在前往格羅夫山地區開展無人機航測與隕石分布航空調查前的頭一天告訴記者。

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武漢大學參加中國南北極科學考察隊師生代表回信。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出:“希望學校廣大師生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接續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勇攀科學高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催生出的思想共鳴,在極寒之地激蕩出振奮人心的溫暖力量。

近40年來,武漢大學師生堅持參加南北極科學考察,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完成了一係列科學考察任務,傳播了和平利用極地的中國主張,為我國極地科學考察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接續奮鬥中追尋極地之光

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耿通:我們將秉承老一輩武漢大學極地人的科學精神,接續砥礪奮鬥


(▲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儀式現場)

今年10月20日,李雪平、張保軍、耿通、褚馨德4名武大師生在中國第40次南極科考隊出征儀式現場莊重宣誓。他們分批次一路向南,隨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一起,執行南極海平麵變化監測、南極全球導航衛星係統跟蹤站建設、冰川變化監測等考察任務。

4名武大人按照統一安排分批次一路向南。北京時間2023年11月8日上午9時左右,“雪龍”號極地科考船拉響汽笛,抵達赤道,開啟了南半球的行程。北京時間11月24日晚,執行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和“天惠”輪離開錨地,啟程穿越“咆哮”西風帶。

12月12日以來,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們還在緊張有序地開展雪龍號破冰船的卸貨任務。本次卸貨是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重要環節,是考察隊此行首次大規模作業。

卸貨物資包括業務科考物資、後勤保障物資、建設物資等,都將由KA32直升機吊運至內陸出發基地,在物資集結完成之後,昆侖站、格羅夫山等內陸考察隊員們將駕駛雪地車隊繼續向南進發。

(▲在中山站附近的內陸出發基地,中國第40次南極科考隊員們正在準備雪橇)

“總書記的回信關懷備至,語重心長,催人奮進。作為一名從事國際法研究的學者,我在學科融合的研究實踐中逐步走進了極地法治領域。我將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培育法治人才、開展課題研究、提供政策谘詢、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等,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堅持不懈傳播中國主張。”李雪平表示。

“我將用知識和汗水澆灌青春的夢想,用國家的大事業磨礪科考的真本領,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拚搏,取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為我國的極地事業添磚加瓦。”褚馨德將回信讀了一遍又一遍。

“我和同在中山站的隊友們驚喜萬分,備受鼓舞!”得知習近平總書記給武漢大學參加中國南北極科學考察隊師生代表回信,耿通十分開心,“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不折不扣地完成考察任務!也秉承老一輩武漢大學極地人的科學精神,接續砥礪奮鬥,更好地發揮測繪遙感地理信息在極地研究中的作用。”

在實幹篤行中練就過硬本領

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麻源源:533天,我的三年博士生涯一半在南極

(▲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麻源源正在進行冰麵打孔,測量冰厚度)

2020年11月10日,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2019級博士生麻源源隨隊啟程,前往中山站執行越冬任務,開展中高層大氣激光雷達、GPS跟蹤站的儀器運行和維護工作。這是他第一次去南極,足足待了533天,曆經兩個夏天,穿越一個冬天,感受了極晝和極夜……

麻源源常駐南極中山站,這裏安裝著極地中心激光雷達和武漢大學衛星跟蹤設備,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維護和運行這些設備。而極地的天氣變化不定,時常會遇到暴風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巡視是在2021年的5月,在極夜的情況下,遭遇了非常極端的暴風雪天氣。通常我們的巡視是有固定路線的,但是那天的風雪把路線都掩蓋了,不僅找不到路,人都陷進了雪地裏,幸好同事把我拉上來了。”

惡劣的氣候條件並不能成為追求科學路上的阻礙,博士三年,一年半在南極,駐守在中山站的麻源源說,站裏的科研設備齊全、完備,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隨時聯係國內的導師,及時溝通。正是這樣的環境,鍛造了他不畏懼自然條件的堅韌品格,一心專注於極地科研事業。“南極生活圈非常簡單,沒有其他事情幹擾,給了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專注科研,這是一段很珍貴的經曆。”

在堅守初心中勇攀科學高峰

中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楊元德:我曾五赴南極,看到國家極地科考能力正在飛速進步

(▲楊元德正在執行斷麵GNSS觀測作業)

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教授楊元德一共經曆了五次南極科考行動,2022年10月26日,作為中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他乘坐“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這是他第五次出征南極,參與在中山站周邊的測繪、航空攝影測量等工作。“我們取得的數據主要用來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南極冰川、海冰的影響,還要和曆史數據進行對比研究。”

自25歲第一次踏上南極大陸以來,每一次的科考經曆中,楊元德和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積累了寶貴的極地經驗。“南極時常天氣惡劣,有時風雪特別大,能見度很低,需等天氣好的時候再出門。在陸地上工作,還要特別注意腳下,以免掉入冰蓋的裂隙中。”

去年11月,楊元德以第一作者完成論文《東南極冰蓋PANDA斷麵絕對重力測量》,發表於國內頂尖期刊《中國科學:地球科學》,論文的數據來自2019年他隨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出征時,在南極內陸冰蓋測得的全球首份長距離高精度絕對重力值。論文中寫道:“此次重力測量是國際上首次深入到南極內陸開展的冰麵重力測量,並且獲得了1240km測線上的14個絕對重力和重力梯度以及冰麵高程數據。”

對這位五赴南極的80後教授來說, 南極科考之旅已然成為他日常科研的一部分,“看到自己在冰川雪原測量的數據,真正運用到科研成果中,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回望數次極地科考經曆,令楊元德感觸最深的,還是科考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漸完善,以及科研能力的日漸提升。“從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到羅斯海新站,由中國建立起來的南極科考站越來越多,分布得越來越廣。以前執行科考任務時,打電話、上網都很難。如今,通訊變得越來越便捷,用於科考的船、飛機、基地等物質保障一應俱全,我們國家極地科考能力正在飛速進步。”


一紙書信,勝過千言萬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既是對武漢大學以往極地研究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國極地科技創新事業的展望。中國正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極地考察強國之列。


一批又一批考察隊員遠赴險地、奮戰冰雪南極,書寫了我國極地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曆程。他們將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接續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勇攀科學高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