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經驗之資本運作篇
核心提示
改革開放以來,紹興市較早地推動當地企業上市融資並進行現代資本運作,上市公司數量眾多、上市區域範圍廣泛,形成了令人矚目的“紹興板塊”。近年來,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與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需要,紹興市逐步推動上市公司從“量”的擴張轉換為“質”的提升,積極引導上市公司開展並購重組活動。截至目前,紹興市共有上市企業65家。同時,紹興市還強化企業融資保障,規範發展融資性擔保公司,用足用好中小企業信用貸款,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台功能,啟動運營“小微企業轉貸平台”。目前,紹興市已有32家銀行進駐上線,全年新增放貸企業4331家,累計發放貸款616.8億元。
今年新春伊始,紹興企業紮堆上市,迎來資本市場開門紅。2月7日,位於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煙氣治理龍頭企業——德創環保在上交所上市;2月9日,位於新昌縣的高端彈簧企業——美力科技完成收購,即將在創業板上市。截至目前,紹興市上市企業達65家,在浙江省乃至全國地級市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政府搭台,舞動資本杠杆,為企業融資、上市,解決資金“瓶頸”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使各類企業充滿了旺盛生命力,從而推動經濟快馬加鞭飛躍發展,讓紹興這座千年古城洋溢著春天的生機,曆久不衰。
聚焦資本市場,搶占融資高地
推進企業掛牌上市,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是增強區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早在改革開放初期,紹興市就瞄準融資高地,較早地推動當地企業上市融資並進行現代資本運作。由於入手早、快、準,通過精心運作,上市公司數量眾多、上市區域範圍廣泛,形成了令人矚目的“紹興板塊”。從1994年第一家公司上市,截至2014年,僅僅20年就有上市企業52家,累計募集資金近500億元,數量和籌資額均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近年來,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與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需要,紹興市逐步推動上市公司從“量”的擴張轉變為“質”的提升,積極引導上市公司開展並購重組活動。從2004年第一家上市公司實施並購以來,到2014年10年間,就有35家上市公司開展了129次並購,交易金額達198億元,其中跨境並購20次,交易金額達41億元,並購重組工作在浙江省領先,並作為先進經驗推廣。
無論經濟形勢如何變幻莫測,紹興市創新投融資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們清楚,資本市場是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也是一條捷徑。尤其在當前紹興“平穩運行、壓力猶存”的經濟運行態勢下,間接融資比重持續下降、直接融資大幅上升是必然趨勢。
如今,在紹興市,資本市場使實體經濟與資本經營相結合,為企業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利用資本市場,開展收購兼並,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做大做強,可以幫助企業快速轉型。浙江龍盛、浙江臥龍、三花股份、萬豐奧威等企業都是這一模式的受益者。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紹興企業開始借助資本市場平台實施資本經營。
“今後,紹興市將圍繞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挖掘一批龍頭骨幹企業和成長型企業,加以重點培育和扶持,為資本市場輸送更多更優質的企業資源。同時,加強與全國新三板、浙江股交中心這兩個市場的對接,大力推動企業實施並購重組,著力發展私募股權融資市場,積極優化社會融資結構,讓更多紹興企業早日插上資本市場的‘翅膀’,進而發展壯大。”紹興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對此胸有成竹。
釋放資本活力, 共享PPP盛宴
“充分發揮我市民間資本充裕優勢,統一市場準入,創新投資運營機製,優化政府投資使用方向和方式,創新融資方式,完善價格機製,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投資基礎設施、能源、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壁壘,促進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是2016年8月紹興市出台的《關於創新投融資機製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重點領域的實施意見》中的總體目標。
2015年7月,紹興就出台了《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實施意見》,指出為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深入推進紹興市投融資體製和財稅體製改革創新,進一步激活和釋放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拓寬融資渠道,決定推廣運用PPP模式。
所謂PPP,是指政府和社會資本為建設基礎設施及提供公共服務而建立的長期合作關係和製度安排。簡單地說,就是政府和社會資本一起出錢,來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的建設。
“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PPP模式意義重大,其事關國家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與政府職能轉變、體製機製創新密切相關。”紹興市財政局外債金融處相關負責人表示,PPP模式不僅服務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有效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不斷滿足社會公眾的有效需求,還有利於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合作共贏,拓寬市場主體的發展空間,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來自紹興市財政局的信息顯示,目前紹興市級PPP儲備項目庫已經形成,其以6+X的方式進行評審,即由財政、發改、環保、國土、審計、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6部門連同項目實施單位共同參與,產生PPP備選項目。項目庫包括紹興軌道交通1、2號線,杭紹台高速公路紹興段在內的一批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達746.72億元。
在去年8月紹興市出台的《關於創新投融資機製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重點領域的實施意見》中,還明確了PPP項目趨向的領域,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基礎設施、能源設施、生態環保、社會事業、農(林)業和水利工程、信息基礎設施等被列為7大重點領域。
作為全國探索PPP模式較早的城市,紹興逐漸走出了一條將充裕的社會資本“活水”引入交通、醫療、教育以及環境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新路徑。目前,多個PPP項目已經正式落地,包括紹興市循環生態產業園區垃圾焚燒項目、諸暨市浣東再生水廠、嵊新汙水處理廠、新昌垃圾填埋及汙水處理項目、新昌鼓山公園項目等,投資總金額近30億元,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百日整治”, 重塑投融資環境
眾多上市企業、多形式融資渠道,如果監管不力,就會“絮花紛飛亂迷眼”,為此,紹興市高度重視投融資環境的監管,去年3月份開始,紹興市為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在全市範圍內對投融資谘詢類公司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切實服務中心大局、維護社會穩定、重塑信用環境。
據了解,近兩年以來,紹興市各類投融資谘詢類公司一下子大量冒出來,不少打著各種旗號、玩弄噱頭向廣大市民兜售、推銷理財產品和投資計劃,其中不乏無證經營、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違規違法行為,嚴重擾亂了紹興地區的金融秩序,使人民群眾利益受到損害,有的甚至血本無歸。去年3月1日至6月10日,紹興市金融辦聯手公安、市場監管、國稅、銀監等部門,成立專項行動辦公室,市縣聯動,在全市範圍開展一場針對投融資谘詢類公司的“百日整治”專項行動。
經調查,紹興市共有投融資谘詢類公司3033家,經綜合評估經營現狀、業務模式、股東背景等,其中的1652家被確定為重點摸排企業。相關各部門逐家上門走訪核查登記,摸清主體資格、經營情況、從業人員情況、風險狀況等,逐一梳理公司風險等級,列出一般關注、高危管控、依法打擊的公司名單。
隨後,“百日整治”專項行動辦公室采取多種方式、分類施策,對投融資類公司進行了清退。專項行動期間,共立案偵查投融資谘詢類公司涉嫌犯罪案件47起,破案41起,采取強製措施153人,涉案金額34.96億餘元。截至去年6月10日,已挽回損失10.41億元。在集中攻堅階段,各級行動辦共約談投融資谘詢類公司38家,清退出紹興市場12家,通過約談,已經退還客戶資金6630萬元;市場監管局對涉嫌無照經營的24家企業采取了行政措施。
“盡管專項行動暫時告一段落,但整治工作並沒有結束。”紹興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根據全國統一部署,組織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進一步落實屬地政府管控非法金融活動的責任。
記者手記
資金難是許多企業發展的“瓶頸”,資金鏈斷裂,整個企業將受到致命打擊。因此,各地都在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解決融資、投資問題,創造條件鼓勵支持企業上市。
紹興市通過精心運作,上市公司數量眾多、上市區域範圍廣泛,形成了令人矚目的“紹興板塊”,因而也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紅利”。在紹興市采訪,每當提起上市企業,紹興市發改委、金融辦等單位負責人都是一臉自豪,這不僅因為紹興市各種類型的企業多、發展勢頭好,而且上市企業達65家,甚至有的企業開始實現了海外並購。這些成績不得不歸功於紹興市的戰略眼光、重視支持和體製創新。其中,有許多融投資體製還在創新之中,如位於紹興市的中國民生銀行主導的新水源汙水處理服務收費收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近日在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係統成功發行,成為該市首單落地的PPP項目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創新融資方式,為社會資本方投資PPP項目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同時可以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對於盤活PPP項目存量資產、推動PPP項目具有重要意義。
融資方式很多,關鍵在創新,創新需要多學習、多思考、多探索,真正把企業的困難放在心上。我市要多研究市場,不斷創新改革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象紹興市那樣,鼓勵資本運作,特別是出台政策,吸引社會資本進入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基礎設施等領域,把PPP模式靈活運用起來,彌補我市融資方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