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平台
經常做飯的朋友們都知道,廚房裏不可缺少的食用油備受關注,尤其是大豆油,隻要是關於大豆或者大豆油的聳人聽聞的說法,都能獲得足夠的關注。比如有一篇《大豆油健康嗎?有什麼危害?》的文章,核心觀點是“越來越多的國外專家、機構發現,大豆油非常不健康,甚至比糖還可怕”。
事實真的如此嗎?一開始,文章截取了一篇英文文章的標題,指出“美國著名醫生:大豆油,最不健康的食品之一”,那篇公眾號文章的“重磅內容”,是一篇研究論文。這項研究設計了四組高脂肪鼠糧,去考察大豆油、果糖和椰子油對雄性小鼠肥胖和相關並發症的影響,作者的結論是:大豆油比椰子油和果糖更容易導致老鼠長胖和導致糖尿病作用,對肝髒也有更大的潛在影響。
很多媒體報道了這項“驚人的研究”,也都采用了研究者的結論。但是,這項研究從做出這樣的結論到推廣到人類飲食中,其實是相當草率的:首先,這隻是一項小鼠實驗,所設計的四種鼠糧跟老鼠的正常鼠糧差別非常大,給老鼠吃的是一種特意設計的“不健康鼠糧”;其次,雖然四種實驗鼠糧精心設計了各種營養成分含量,總熱量都是相同的,但在實驗過程中小鼠們吃多少主糧是隨意的,研究者隻是記錄下實際吃的量。
關於大豆油的“危害”,這篇網傳文章的作者還列出了幾個證明“大豆油有害”的觀點,下麵來分別解析。
網傳觀點1:“大豆油含有反式脂肪”
“大部分大豆油的加工過程,需要加熱,導致它含有反式脂肪,這是最不健康的脂肪,還有,大部分中國家庭的高溫炒炸烹飪方式,會增加反式脂肪的滋生。”
事實:在植物油(不僅僅是大豆油)精煉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反式脂肪,但含量不高。
在正常的食用量下(每天攝入烹飪用油25到30克),其中的反式脂肪遠遠低於WHO推薦的控製攝入量2克/天。在日常烹飪的加熱中,可能產生的反式脂肪幾乎為零,完全不用糾結。
網傳觀點2:“大豆油中omega-6太多,是非常不健康的”
omega-6具有促炎作用,而炎症是很多慢性疾病的主要誘因……
事實:營養學上主要關注omega-6和omega-3這兩類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這跟“omega-6有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常見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中,亞麻酸(ALA)、魚油(DHA和EPA)是omega-3,亞油酸(LA)和二十碳四烯酸(AA)是omega-6。二者都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許多科學證據顯示,二者的代謝會互相影響,所以應該攝入合理的比例。調查統計發現,目前多數人的狀況是omega-6較多,omega-3較少,從而使得omega-6/omega-3偏大。所以比較理想的狀況,是適當增加omega-3的量,控製omega-6的量,使omega-6/omega-3在10以下,甚至更低,比如有的推薦最好到4。
因此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需要的是控製omega-6/omega-3的比例適當,大豆油中的omega-6/omega-3大約為7.5,偏高,但還沒有到不能接受的地步。即便是備受推崇的橄欖油和山茶油,omega-6/omega-3也比大豆油要高。而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米糠油等,都要高得多。
所以,從控製omega-6/omega-3比例的角度來說,大豆油甚至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當然,雙低菜籽油在這方麵要更為優越,而亞麻油則是以omega-3為主。所以,如果是在飲食中搭配大豆油和雙低菜籽油(或者適量亞麻油),就能讓omega-6/omega-3降到更好的比例。
網傳觀點3:“大豆油是用粗劣的化學溶劑生產的”
事實:現代工業中,植物油的提取有壓榨和溶劑浸出兩大類工藝。浸出法是采用食品級的正己烷等有機溶劑,把油從大豆等油料種子中萃取出來。自媒體文章所說的“用粗劣的化學溶劑生產”,是一種低級的“醜化”與“汙蔑”。
萃取之後得到的“毛油”是油、有機溶劑和其他雜質的混合物。有機溶劑的沸點低,很容易揮發去除,使得殘留量遠遠到不了危害健康的地步。再經過精煉,就得到了純淨的食用油。
不管是壓榨法還是浸出法,隻要是操作規範,都能得到安全的潔淨的食用油。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經常做飯的朋友們都知道,廚房裏不可缺少的食用油備受關注,尤其是大豆油,隻要是關於大豆或者大豆油的聳人聽聞的說法,都能獲得足夠的關注。比如有一篇《大豆油健康嗎?有什麼危害?》的文章,核心觀點是“越來越多的國外專家、機構發現,大豆油非常不健康,甚至比糖還可怕”。
事實真的如此嗎?一開始,文章截取了一篇英文文章的標題,指出“美國著名醫生:大豆油,最不健康的食品之一”,那篇公眾號文章的“重磅內容”,是一篇研究論文。這項研究設計了四組高脂肪鼠糧,去考察大豆油、果糖和椰子油對雄性小鼠肥胖和相關並發症的影響,作者的結論是:大豆油比椰子油和果糖更容易導致老鼠長胖和導致糖尿病作用,對肝髒也有更大的潛在影響。
很多媒體報道了這項“驚人的研究”,也都采用了研究者的結論。但是,這項研究從做出這樣的結論到推廣到人類飲食中,其實是相當草率的:首先,這隻是一項小鼠實驗,所設計的四種鼠糧跟老鼠的正常鼠糧差別非常大,給老鼠吃的是一種特意設計的“不健康鼠糧”;其次,雖然四種實驗鼠糧精心設計了各種營養成分含量,總熱量都是相同的,但在實驗過程中小鼠們吃多少主糧是隨意的,研究者隻是記錄下實際吃的量。
關於大豆油的“危害”,這篇網傳文章的作者還列出了幾個證明“大豆油有害”的觀點,下麵來分別解析。
網傳觀點1:“大豆油含有反式脂肪”
“大部分大豆油的加工過程,需要加熱,導致它含有反式脂肪,這是最不健康的脂肪,還有,大部分中國家庭的高溫炒炸烹飪方式,會增加反式脂肪的滋生。”
事實:在植物油(不僅僅是大豆油)精煉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反式脂肪,但含量不高。
在正常的食用量下(每天攝入烹飪用油25到30克),其中的反式脂肪遠遠低於WHO推薦的控製攝入量2克/天。在日常烹飪的加熱中,可能產生的反式脂肪幾乎為零,完全不用糾結。
網傳觀點2:“大豆油中omega-6太多,是非常不健康的”
omega-6具有促炎作用,而炎症是很多慢性疾病的主要誘因……
事實:營養學上主要關注omega-6和omega-3這兩類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這跟“omega-6有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常見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中,亞麻酸(ALA)、魚油(DHA和EPA)是omega-3,亞油酸(LA)和二十碳四烯酸(AA)是omega-6。二者都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許多科學證據顯示,二者的代謝會互相影響,所以應該攝入合理的比例。調查統計發現,目前多數人的狀況是omega-6較多,omega-3較少,從而使得omega-6/omega-3偏大。所以比較理想的狀況,是適當增加omega-3的量,控製omega-6的量,使omega-6/omega-3在10以下,甚至更低,比如有的推薦最好到4。
因此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需要的是控製omega-6/omega-3的比例適當,大豆油中的omega-6/omega-3大約為7.5,偏高,但還沒有到不能接受的地步。即便是備受推崇的橄欖油和山茶油,omega-6/omega-3也比大豆油要高。而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米糠油等,都要高得多。
所以,從控製omega-6/omega-3比例的角度來說,大豆油甚至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當然,雙低菜籽油在這方麵要更為優越,而亞麻油則是以omega-3為主。所以,如果是在飲食中搭配大豆油和雙低菜籽油(或者適量亞麻油),就能讓omega-6/omega-3降到更好的比例。
網傳觀點3:“大豆油是用粗劣的化學溶劑生產的”
事實:現代工業中,植物油的提取有壓榨和溶劑浸出兩大類工藝。浸出法是采用食品級的正己烷等有機溶劑,把油從大豆等油料種子中萃取出來。自媒體文章所說的“用粗劣的化學溶劑生產”,是一種低級的“醜化”與“汙蔑”。
萃取之後得到的“毛油”是油、有機溶劑和其他雜質的混合物。有機溶劑的沸點低,很容易揮發去除,使得殘留量遠遠到不了危害健康的地步。再經過精煉,就得到了純淨的食用油。
不管是壓榨法還是浸出法,隻要是操作規範,都能得到安全的潔淨的食用油。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