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辟謠平台 > 權威發布 > 正文

辟謠平台

中國人吃魚靠自己養!
更新時間:2022-10-18 9:38:49    來源:農民日報

 近日,被中國粉絲稱為“小李子”的美國好萊塢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在推特發文,稱中國耗盡了本國沿海的漁業資源,遠洋漁船還航行到世界其他海域繼續深海捕撈,認為這種做法對當地經濟以及海洋物種的可持續性影響敲響了警鍾。其推文的內容,引用了美國《紐約時報》的兩篇相關文章《中國如何瞄準全球魚類供應》和《中國對魚的巨大胃口》。

  中國人吃魚靠什麼?中國漁民到底在海裏捕了多少魚?到底誰在破壞海洋生態,是中國人捕撈還是發達國家消費?中國對世界水產品供應鏈和海洋生態起壞作用還是好作用?這些都需要好好辨一辨。先來看中國人吃魚靠什麼?我國水產品年消費量約6800萬噸,2021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約6690萬噸,海水和淡水養殖量約5400萬噸,養殖量占消費量和總產量的八成。也就是說,中國人吃魚主要是靠自己養。中國是世界上主要漁業國家中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養殖水產品產量占世界水產品養殖總產量的60%左右。

  然後看中國漁民到底在海裏捕了多少魚?隨著我國海水養殖產量逐年增加,海洋捕撈量呈下降趨勢,海鮮65%都是靠養殖。2021年,我國海水養殖產品2211.14萬噸,海洋捕撈951.46萬噸,遠洋漁業產量僅為224.65萬噸。

  再來看到底誰在破壞海洋生態,是中國人捕撈還是發達國家消費?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22年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報告顯示,大多數國家的人均水產食品消費量在1961年至2019年期間都有所上升,其中,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年增長率最高。從金額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國,歐盟則是最大的單一進口市場,最大的水產品進口國是美國。公開數據顯示,歐盟2019年捕撈產量482萬噸,養殖產量137萬噸,進口水產品達615萬噸;美國2019年捕撈產量480多萬噸,養殖49萬噸,進口336萬噸。

  誰消費誰負責。歐美等發達國家自養水產品產量很低,主要靠海洋捕撈和進口。既然如此,就需要為海洋漁業資源的消耗負主要責任。

  最後來看中國對世界水產品供應鏈和海洋生態環境是起壞作用還是好作用?中國人吃魚,不是靠捕撈向大自然無限製地索取,而是靠自力更生大搞養殖業,本身就是在保護海洋;同時,中國不僅解決了14億人自己的吃魚問題,還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大量優質水產品,連續多年成為對世界出口水產品最多的國家之一,2020年出口達492萬噸;不僅把自己家門口的海域養護好,還在公海自主休漁做表率,號召各國一起把公海資源養護好。

  先看家門口的海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相繼在東海、黃海、渤海、南海海域實施伏季休漁,休漁時間從最初的兩個月延長到三個半月直至四個半月。此外,還采取了沿海省份增殖放流、減少漁船數量、控製漁船功率、限額捕撈、建立海洋生態紅線製度等措施加強海洋生態養護。

  再看遠洋漁業,中國更是展現著大國責任和擔當,推動“海洋命運共同體”建設。嚴格要求遠洋漁船依據有關區域漁業組織管理措施在相關公海區域捕撈生產,實行高於國際通行標準的漁船船位監測,並積極會同國際社會共同打擊非法捕魚行為。2020年以來,連續三年在大西洋、太平洋公海部分區域實行公海自主休漁措施,2022年更是將休漁區域擴展至印度洋北部公海,實現了尚無區域漁業組織管理的公海區域全覆蓋。此外,我國建立遠洋漁業國際履約隊伍,全麵實行遠洋漁業企業履約評估;首次派遣專業資源調查船開展國際漁業資源調查評估,推動開展西南大西洋公海魷魚資源聯合調查;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COP15”大會、世界貿易組織漁業補貼談判和中國加入的8個區域漁業組織談判磋商。

  由此,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中國漁民並沒有在海洋大肆捕撈,而是合規、有節地開展正常的漁業作業,中國漁業並沒有影響當地經濟和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而是措施有力、勇做表率、合作養護。

  作為全球知名的公眾人物,“小李子”關注環保事業值得認可。但是,這必須建立在科學嚴謹的調查基礎上,需要以客觀詳實的數據為支撐,而不是僅僅依賴自己的影響力張口一說,更不應該摻雜其他因素和目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存與發展將愈發依賴海洋。世界海洋生態需要每個國家共同養護,隻有善意的協商合作、共同行動才能讓海洋生態減緩惡化、海洋資源逐步恢複。對中國正常的漁業行為進行“汙名化”,不隻會對中國漁業經濟健康發展帶來影響,更是對全球海洋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事業的傷害。

  未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國必將擔負起更多更大的全球海洋治理責任,但不該背的鍋我們絕對不背。也期望,通過這次“誤解”,能讓更多人了解海洋漁業保護的意義,激發全球攜手合作、共同護衛海洋生態的責任與擔當。(崔麗)

文章編輯:楊銘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國人吃魚靠自己養!
2022-10-18 9:38:49    來源:農民日報

 近日,被中國粉絲稱為“小李子”的美國好萊塢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在推特發文,稱中國耗盡了本國沿海的漁業資源,遠洋漁船還航行到世界其他海域繼續深海捕撈,認為這種做法對當地經濟以及海洋物種的可持續性影響敲響了警鍾。其推文的內容,引用了美國《紐約時報》的兩篇相關文章《中國如何瞄準全球魚類供應》和《中國對魚的巨大胃口》。

  中國人吃魚靠什麼?中國漁民到底在海裏捕了多少魚?到底誰在破壞海洋生態,是中國人捕撈還是發達國家消費?中國對世界水產品供應鏈和海洋生態起壞作用還是好作用?這些都需要好好辨一辨。先來看中國人吃魚靠什麼?我國水產品年消費量約6800萬噸,2021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約6690萬噸,海水和淡水養殖量約5400萬噸,養殖量占消費量和總產量的八成。也就是說,中國人吃魚主要是靠自己養。中國是世界上主要漁業國家中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養殖水產品產量占世界水產品養殖總產量的60%左右。

  然後看中國漁民到底在海裏捕了多少魚?隨著我國海水養殖產量逐年增加,海洋捕撈量呈下降趨勢,海鮮65%都是靠養殖。2021年,我國海水養殖產品2211.14萬噸,海洋捕撈951.46萬噸,遠洋漁業產量僅為224.65萬噸。

  再來看到底誰在破壞海洋生態,是中國人捕撈還是發達國家消費?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22年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報告顯示,大多數國家的人均水產食品消費量在1961年至2019年期間都有所上升,其中,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年增長率最高。從金額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國,歐盟則是最大的單一進口市場,最大的水產品進口國是美國。公開數據顯示,歐盟2019年捕撈產量482萬噸,養殖產量137萬噸,進口水產品達615萬噸;美國2019年捕撈產量480多萬噸,養殖49萬噸,進口336萬噸。

  誰消費誰負責。歐美等發達國家自養水產品產量很低,主要靠海洋捕撈和進口。既然如此,就需要為海洋漁業資源的消耗負主要責任。

  最後來看中國對世界水產品供應鏈和海洋生態環境是起壞作用還是好作用?中國人吃魚,不是靠捕撈向大自然無限製地索取,而是靠自力更生大搞養殖業,本身就是在保護海洋;同時,中國不僅解決了14億人自己的吃魚問題,還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大量優質水產品,連續多年成為對世界出口水產品最多的國家之一,2020年出口達492萬噸;不僅把自己家門口的海域養護好,還在公海自主休漁做表率,號召各國一起把公海資源養護好。

  先看家門口的海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相繼在東海、黃海、渤海、南海海域實施伏季休漁,休漁時間從最初的兩個月延長到三個半月直至四個半月。此外,還采取了沿海省份增殖放流、減少漁船數量、控製漁船功率、限額捕撈、建立海洋生態紅線製度等措施加強海洋生態養護。

  再看遠洋漁業,中國更是展現著大國責任和擔當,推動“海洋命運共同體”建設。嚴格要求遠洋漁船依據有關區域漁業組織管理措施在相關公海區域捕撈生產,實行高於國際通行標準的漁船船位監測,並積極會同國際社會共同打擊非法捕魚行為。2020年以來,連續三年在大西洋、太平洋公海部分區域實行公海自主休漁措施,2022年更是將休漁區域擴展至印度洋北部公海,實現了尚無區域漁業組織管理的公海區域全覆蓋。此外,我國建立遠洋漁業國際履約隊伍,全麵實行遠洋漁業企業履約評估;首次派遣專業資源調查船開展國際漁業資源調查評估,推動開展西南大西洋公海魷魚資源聯合調查;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COP15”大會、世界貿易組織漁業補貼談判和中國加入的8個區域漁業組織談判磋商。

  由此,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中國漁民並沒有在海洋大肆捕撈,而是合規、有節地開展正常的漁業作業,中國漁業並沒有影響當地經濟和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而是措施有力、勇做表率、合作養護。

  作為全球知名的公眾人物,“小李子”關注環保事業值得認可。但是,這必須建立在科學嚴謹的調查基礎上,需要以客觀詳實的數據為支撐,而不是僅僅依賴自己的影響力張口一說,更不應該摻雜其他因素和目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存與發展將愈發依賴海洋。世界海洋生態需要每個國家共同養護,隻有善意的協商合作、共同行動才能讓海洋生態減緩惡化、海洋資源逐步恢複。對中國正常的漁業行為進行“汙名化”,不隻會對中國漁業經濟健康發展帶來影響,更是對全球海洋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事業的傷害。

  未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國必將擔負起更多更大的全球海洋治理責任,但不該背的鍋我們絕對不背。也期望,通過這次“誤解”,能讓更多人了解海洋漁業保護的意義,激發全球攜手合作、共同護衛海洋生態的責任與擔當。(崔麗)

文章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