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平台
原標題:“阿膠=水煮驢皮”?
全國衛生12320一條微博引發熱議,前日道歉了
春節期間,國家衛計委下屬的公益熱線官微全國衛生12320發布了一條微博稱“阿膠就是水煮驢皮,過年不值得買”,引起熱議。2月26日晚,全國衛生12320官方微博發布致歉申明,對“阿膠就是水煮驢皮”的觀點,引導廣大網友產生誤解表示道歉。
然而一則道歉聲明並未完全打消網友們的疑慮,對於“阿膠是否真的有效”,“阿膠到底值不值得買”的討論仍未停止。麵對“阿膠就是水煮驢皮沒有用”的質疑,甚至有些聲音借此上升到“黑阿膠就是黑中醫”高度展開論戰。
然而,喧囂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阿膠,是真如“水煮驢皮”,還是“滋補神藥”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阿膠≠水煮驢皮,其效用古今皆有佐證
要探究阿膠是否有用,我們需先了解什麼是阿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阿膠,為馬科動物驢的幹燥皮或鮮皮經蒸煮濃縮而成的固體膠塊。至今已具有2000多年的製備曆史。其中含有18種氨基酸,20種微量元素,小分子量膠原蛋白水解物。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劉佳博士介紹,阿膠是大多數人都不陌生的進補佳品,阿膠的營養價值高,補血養血是其最主要的功效,服食阿膠能夠提高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的含量。
對於阿膠的功效,古今皆有記載加以佐證。
阿膠首載於中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在《傷寒論》中出現4次,入方3次,在《金貴要略》中出現9次,入方8次。在中醫藥學專家選取的650部代表性的中醫典籍中,有303部均有阿膠的應用記載,醫方達3200餘方次。
阿膠自1963年開始收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至今各版藥典均收錄,且不斷完善提高質控標準。同時,研製成功許多含有阿膠的經方、驗方,目前已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1~20冊)的含阿膠(包括其他膠類)的藥品有181種,占國家藥品標準中中成藥方的4.0%,其中以阿膠命名的中成藥占0.51%,含有阿膠的中成藥占2.67%。
據中國知網的檢索數據顯示,阿膠學術論文累計已有5707篇,其中國外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涵蓋阿膠臨床藥效、作用機理、曆史記載等諸多方麵,特別在阿膠補血止血和增強免疫力等方麵呈明顯逐年遞增趨勢。其中2015年至今,發表研究學術論文共923篇,阿膠藥效及相關研究熱度在逐年攀升、深度在逐步深入。
除傳統中醫理論支持外,近年來大量的藥理及臨床應用研究也證明阿膠在補血止血、治療婦科、呼吸科疾病、腫瘤輔助治療、提高免疫力等方麵具有確切的療效,相關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也在進一步深入推進開展。
所以,將阿膠與水煮驢皮混為一談實則不可取,單從主要成分蛋白質分析以偏概全,以已有的知識去度量未知,忽略炮製過程中性味功效的改變是對阿膠真實效用的巨大誤解。
過度營銷不可盲信,阿膠服用需遵醫囑
阿膠的價格由於原料短缺等原因近年來持續走高,商家的營銷加上消費者的熱捧,將阿膠推上“滋補神藥”的高台。殊不知,阿膠實則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並非人人都適合吃。
從中醫角度來說,“對症下藥”是治療的關鍵原則,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醫科邱超平醫生看來,“阿膠是一味好藥不假,但是並非神乎其神,在臨床應用中也很少單用一味阿膠補血,阿膠雖然補益,但是本身滋膩難以消化,通常都要搭配一些健脾補胃的藥材。對於脾胃不足的患者阿膠反倒不是好東西,因為難以消化吸收,反而會加重濕氣,所以消費者在服用時一定要遵照醫囑。”
近年來,中醫養生越來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中醫藥,這一傳承千年的民族瑰寶。而對於中醫藥發展來說這卻是一把雙刃劍,隨之而來的過度商業炒作,質疑抹黑,時不時動搖著群眾們的對於中醫藥的信心。
今日被質疑的是阿膠,明日被質疑的就可能是其他中藥。站在熱度和利益的風口,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普通民眾對於中醫藥的科學理性認知,不利於中醫藥的健康發展。
回歸到追求患者健康的初衷,邱醫生表示,“不可脫離中醫去割裂得評價單一的中藥價值,誠然中藥是中醫診療的重要部分,但唯有通過醫生臨床診療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發揮好中藥對人體的功用,這是醫生的價值,是對中藥的尊重,也是對患者的責任。”
所以,阿膠既不等同於毫無用處的水煮驢皮,也不是商業包裝下的“養生神藥”,我們需要從理性客觀的角度去認識阿膠,不偏聽偏信,不走極端。資源隻有在真正需要它的人身上才能夠發揮價值,阿膠也隻有在醫生指導下運用於真正需要它的人身上才會發揮出真正的效用。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原標題:“阿膠=水煮驢皮”?
全國衛生12320一條微博引發熱議,前日道歉了
春節期間,國家衛計委下屬的公益熱線官微全國衛生12320發布了一條微博稱“阿膠就是水煮驢皮,過年不值得買”,引起熱議。2月26日晚,全國衛生12320官方微博發布致歉申明,對“阿膠就是水煮驢皮”的觀點,引導廣大網友產生誤解表示道歉。
然而一則道歉聲明並未完全打消網友們的疑慮,對於“阿膠是否真的有效”,“阿膠到底值不值得買”的討論仍未停止。麵對“阿膠就是水煮驢皮沒有用”的質疑,甚至有些聲音借此上升到“黑阿膠就是黑中醫”高度展開論戰。
然而,喧囂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阿膠,是真如“水煮驢皮”,還是“滋補神藥”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阿膠≠水煮驢皮,其效用古今皆有佐證
要探究阿膠是否有用,我們需先了解什麼是阿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阿膠,為馬科動物驢的幹燥皮或鮮皮經蒸煮濃縮而成的固體膠塊。至今已具有2000多年的製備曆史。其中含有18種氨基酸,20種微量元素,小分子量膠原蛋白水解物。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劉佳博士介紹,阿膠是大多數人都不陌生的進補佳品,阿膠的營養價值高,補血養血是其最主要的功效,服食阿膠能夠提高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的含量。
對於阿膠的功效,古今皆有記載加以佐證。
阿膠首載於中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在《傷寒論》中出現4次,入方3次,在《金貴要略》中出現9次,入方8次。在中醫藥學專家選取的650部代表性的中醫典籍中,有303部均有阿膠的應用記載,醫方達3200餘方次。
阿膠自1963年開始收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至今各版藥典均收錄,且不斷完善提高質控標準。同時,研製成功許多含有阿膠的經方、驗方,目前已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1~20冊)的含阿膠(包括其他膠類)的藥品有181種,占國家藥品標準中中成藥方的4.0%,其中以阿膠命名的中成藥占0.51%,含有阿膠的中成藥占2.67%。
據中國知網的檢索數據顯示,阿膠學術論文累計已有5707篇,其中國外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涵蓋阿膠臨床藥效、作用機理、曆史記載等諸多方麵,特別在阿膠補血止血和增強免疫力等方麵呈明顯逐年遞增趨勢。其中2015年至今,發表研究學術論文共923篇,阿膠藥效及相關研究熱度在逐年攀升、深度在逐步深入。
除傳統中醫理論支持外,近年來大量的藥理及臨床應用研究也證明阿膠在補血止血、治療婦科、呼吸科疾病、腫瘤輔助治療、提高免疫力等方麵具有確切的療效,相關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也在進一步深入推進開展。
所以,將阿膠與水煮驢皮混為一談實則不可取,單從主要成分蛋白質分析以偏概全,以已有的知識去度量未知,忽略炮製過程中性味功效的改變是對阿膠真實效用的巨大誤解。
過度營銷不可盲信,阿膠服用需遵醫囑
阿膠的價格由於原料短缺等原因近年來持續走高,商家的營銷加上消費者的熱捧,將阿膠推上“滋補神藥”的高台。殊不知,阿膠實則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並非人人都適合吃。
從中醫角度來說,“對症下藥”是治療的關鍵原則,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醫科邱超平醫生看來,“阿膠是一味好藥不假,但是並非神乎其神,在臨床應用中也很少單用一味阿膠補血,阿膠雖然補益,但是本身滋膩難以消化,通常都要搭配一些健脾補胃的藥材。對於脾胃不足的患者阿膠反倒不是好東西,因為難以消化吸收,反而會加重濕氣,所以消費者在服用時一定要遵照醫囑。”
近年來,中醫養生越來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中醫藥,這一傳承千年的民族瑰寶。而對於中醫藥發展來說這卻是一把雙刃劍,隨之而來的過度商業炒作,質疑抹黑,時不時動搖著群眾們的對於中醫藥的信心。
今日被質疑的是阿膠,明日被質疑的就可能是其他中藥。站在熱度和利益的風口,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普通民眾對於中醫藥的科學理性認知,不利於中醫藥的健康發展。
回歸到追求患者健康的初衷,邱醫生表示,“不可脫離中醫去割裂得評價單一的中藥價值,誠然中藥是中醫診療的重要部分,但唯有通過醫生臨床診療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發揮好中藥對人體的功用,這是醫生的價值,是對中藥的尊重,也是對患者的責任。”
所以,阿膠既不等同於毫無用處的水煮驢皮,也不是商業包裝下的“養生神藥”,我們需要從理性客觀的角度去認識阿膠,不偏聽偏信,不走極端。資源隻有在真正需要它的人身上才能夠發揮價值,阿膠也隻有在醫生指導下運用於真正需要它的人身上才會發揮出真正的效用。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