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辟謠平台 > 媒體求證 > 正文

辟謠平台

這些反複出現的“謠言病毒”你信過嗎?
更新時間:2020-4-26 10:03:39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

 原標題:sk5、bp5、ctc5……這些反複出現的“謠言病毒”你信過嗎?

  近日,一條“13人感染sk5病毒死亡”的傳言又在網絡中流傳。12月17日,湖北宜昌警方對此辟謠,並將相關造謠人員李某蘋抓獲歸案。實際上,醫學界根本就不存在這種“sk5病毒”,更沒有這種多人感染“sk5病毒”死亡的病例。近年來,諸如sk5、bp5、ctc5等虛構的謠言病毒一直在社交媒體上反複出現,並不斷變換地名及病毒載體,進行新一輪的傳播。上海辟謠平台將對近年來的這些“病毒體”謠言進行一一梳理。

  來看看這些年反複出現的“病毒體謠言”

  【類型一】 H7N9病毒謠言:編造虛假病例

謠言截圖

  2007年初,“43歲患者吃大盤雞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消息網上流傳,並逐漸演變為山東德州、江西瑞昌、河北張家口、廣東深圳等多個地方版本,其中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參與的醫生被隔離”“5570頭家禽已感染”等細節均一模一樣。事實上,雖然的確有“H7N9禽流感病毒”,但它主要是通過人與患禽流感的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密切接觸實現傳染,食用燒熟煮透的禽肉、禽蛋都不會讓人感染禽流感。網傳的“吃大盤雞感染H7N9”的病例為虛構,已被各地警方辟謠。此外,隨著謠言的擴散,網上還傳出吃泡椒鳳爪、櫻桃等感染H7N9病毒的版本,更加不可信。

  【類型二】: SB250病毒謠言:惡搞式傳播

謠言截圖

  2016年開始,網上出現“上海68名男女感染SB250死亡”的謠言,隨後傳到全國多地。各地的疾控中心都已對此辟謠:根本就不存在所謂“SB250”這種病毒,當地醫院也未收治過感染“SB250”病毒的患者,更無類似死亡病例,這一病毒名稱應為網友惡搞產生。2016年3月,福建龍岩市公安局將散布“SB250病毒”謠言女子抓獲歸案,並依法予以治安拘留。2016年10月,海南省文昌市的邢某某也因散布此謠言被行政拘留10日並處罰款人民幣500元。

  【類型三】:ctc5、bp5病毒謠言:變體式傳播

謠言截圖

  2017年5月,網上又出現了“多地醫院有68名男女生感染ctc5病毒死亡”的謠言。與此前流傳的“SB250病毒”極其相似,這些謠言都以“XX省XX市醫院”作為開頭,死者死亡時間都是“昨天淩晨二點二十一分”,而且都有“中央電視新聞已播出”等細節,幾乎換湯不換藥,隻是將地名和病毒的名稱進行了簡單的替換。

  到了2018年1月,“ctc5病毒”又進化成了“bp5病毒”,“北京順義3名男女吃柚子感染bp5病毒死亡”的消息一度網上瘋傳。事實上,這一“bp5病毒”同樣也是虛構出的病毒名稱,北京市順義區政府和順義區衛計委官方微博都已對此作出澄清和辟謠。

  【 類型四】:豬病毒謠言:蹭熱點傳播

謠言截圖

  今年下半年,一條“十三名男女感染豬病毒死亡,河北1台電視新聞已播出,暫時別吃豬肉……”的傳言在網絡熱傳。它同樣是“SB250病毒謠言”的衍生版本,但因近期的“非洲豬瘟疫情”的熱點,這一謠言又在朋友圈中被大麵積傳播,讓不少網友被騙。目前,“@石家莊網警巡查執法”“@河北網警巡查執法”等官方微博都已對此辟謠,河北正定縣的李某因在微信群中散布此謠言,被當地警方抓獲並處以行政拘留10日處罰。

  如何鑒別“病毒體”謠言

  從上述謠言的傳播過程來看,這些“病毒體”謠言都有共同的特點。首先是地域貼近性。每一條病毒謠言傳到一個地方之後,就被冠上當地的地名和醫院名稱,指向性和代入感極強,也很容易在當地網友的朋友圈中大規模流傳。如“sk5”“sb250”等,每一個謠言都有二三十個省市的版本。其次是細節詳實。比如假借權威媒體“中央一套”“中央二套”的名義,並列舉一些詳細的數字,來加強謠言的迷惑性。第三是覆蓋麵廣,涉及到的食物從水產、肉類到水果,覆蓋了生活中的多種食物,讓人防不勝防。

  正是因為此類病毒體謠言切中“食品安全”“人身健康”等網民的關注點,造謠的對象、傳播的地域覆蓋麵甚廣,才能不斷循環往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沉渣泛起,不斷欺騙網友。上海辟謠平台提醒,對於這種病毒類的傳言,網友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核實作出判斷。比如遇到上文中提到的謠言模板,大致情節一樣,隻有地名或數字進行了替換,就可以基本判斷其為謠言。此外,還可以針對傳言中的病毒名稱、數字進行搜索,一般情況下,隻要有警方或媒體對此進行過辟謠,網友們都能獲得準確的結果。如果遇到無法準確判斷的“病毒謠言”,也歡迎關注“上海辟謠平台”公眾號,通過後台留言提供線索。

文章編輯:楊銘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這些反複出現的“謠言病毒”你信過嗎?
2020-4-26 10:03:39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

 原標題:sk5、bp5、ctc5……這些反複出現的“謠言病毒”你信過嗎?

  近日,一條“13人感染sk5病毒死亡”的傳言又在網絡中流傳。12月17日,湖北宜昌警方對此辟謠,並將相關造謠人員李某蘋抓獲歸案。實際上,醫學界根本就不存在這種“sk5病毒”,更沒有這種多人感染“sk5病毒”死亡的病例。近年來,諸如sk5、bp5、ctc5等虛構的謠言病毒一直在社交媒體上反複出現,並不斷變換地名及病毒載體,進行新一輪的傳播。上海辟謠平台將對近年來的這些“病毒體”謠言進行一一梳理。

  來看看這些年反複出現的“病毒體謠言”

  【類型一】 H7N9病毒謠言:編造虛假病例

謠言截圖

  2007年初,“43歲患者吃大盤雞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消息網上流傳,並逐漸演變為山東德州、江西瑞昌、河北張家口、廣東深圳等多個地方版本,其中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參與的醫生被隔離”“5570頭家禽已感染”等細節均一模一樣。事實上,雖然的確有“H7N9禽流感病毒”,但它主要是通過人與患禽流感的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密切接觸實現傳染,食用燒熟煮透的禽肉、禽蛋都不會讓人感染禽流感。網傳的“吃大盤雞感染H7N9”的病例為虛構,已被各地警方辟謠。此外,隨著謠言的擴散,網上還傳出吃泡椒鳳爪、櫻桃等感染H7N9病毒的版本,更加不可信。

  【類型二】: SB250病毒謠言:惡搞式傳播

謠言截圖

  2016年開始,網上出現“上海68名男女感染SB250死亡”的謠言,隨後傳到全國多地。各地的疾控中心都已對此辟謠:根本就不存在所謂“SB250”這種病毒,當地醫院也未收治過感染“SB250”病毒的患者,更無類似死亡病例,這一病毒名稱應為網友惡搞產生。2016年3月,福建龍岩市公安局將散布“SB250病毒”謠言女子抓獲歸案,並依法予以治安拘留。2016年10月,海南省文昌市的邢某某也因散布此謠言被行政拘留10日並處罰款人民幣500元。

  【類型三】:ctc5、bp5病毒謠言:變體式傳播

謠言截圖

  2017年5月,網上又出現了“多地醫院有68名男女生感染ctc5病毒死亡”的謠言。與此前流傳的“SB250病毒”極其相似,這些謠言都以“XX省XX市醫院”作為開頭,死者死亡時間都是“昨天淩晨二點二十一分”,而且都有“中央電視新聞已播出”等細節,幾乎換湯不換藥,隻是將地名和病毒的名稱進行了簡單的替換。

  到了2018年1月,“ctc5病毒”又進化成了“bp5病毒”,“北京順義3名男女吃柚子感染bp5病毒死亡”的消息一度網上瘋傳。事實上,這一“bp5病毒”同樣也是虛構出的病毒名稱,北京市順義區政府和順義區衛計委官方微博都已對此作出澄清和辟謠。

  【 類型四】:豬病毒謠言:蹭熱點傳播

謠言截圖

  今年下半年,一條“十三名男女感染豬病毒死亡,河北1台電視新聞已播出,暫時別吃豬肉……”的傳言在網絡熱傳。它同樣是“SB250病毒謠言”的衍生版本,但因近期的“非洲豬瘟疫情”的熱點,這一謠言又在朋友圈中被大麵積傳播,讓不少網友被騙。目前,“@石家莊網警巡查執法”“@河北網警巡查執法”等官方微博都已對此辟謠,河北正定縣的李某因在微信群中散布此謠言,被當地警方抓獲並處以行政拘留10日處罰。

  如何鑒別“病毒體”謠言

  從上述謠言的傳播過程來看,這些“病毒體”謠言都有共同的特點。首先是地域貼近性。每一條病毒謠言傳到一個地方之後,就被冠上當地的地名和醫院名稱,指向性和代入感極強,也很容易在當地網友的朋友圈中大規模流傳。如“sk5”“sb250”等,每一個謠言都有二三十個省市的版本。其次是細節詳實。比如假借權威媒體“中央一套”“中央二套”的名義,並列舉一些詳細的數字,來加強謠言的迷惑性。第三是覆蓋麵廣,涉及到的食物從水產、肉類到水果,覆蓋了生活中的多種食物,讓人防不勝防。

  正是因為此類病毒體謠言切中“食品安全”“人身健康”等網民的關注點,造謠的對象、傳播的地域覆蓋麵甚廣,才能不斷循環往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沉渣泛起,不斷欺騙網友。上海辟謠平台提醒,對於這種病毒類的傳言,網友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核實作出判斷。比如遇到上文中提到的謠言模板,大致情節一樣,隻有地名或數字進行了替換,就可以基本判斷其為謠言。此外,還可以針對傳言中的病毒名稱、數字進行搜索,一般情況下,隻要有警方或媒體對此進行過辟謠,網友們都能獲得準確的結果。如果遇到無法準確判斷的“病毒謠言”,也歡迎關注“上海辟謠平台”公眾號,通過後台留言提供線索。

文章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