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辟謠平台 > 媒體求證 > 正文

辟謠平台

從枇杷膏到星巴克:用上“進口原料”的謠言
更新時間:2020-4-20 15:49:32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

相信近來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標題為《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我們喝進嘴裏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或其他類似標題的文章刷屏,文中說美國權威媒體《華爾街日報》報道了洛杉磯一家法院3月29日作出的裁決,要求星巴克必須要為售賣的咖啡貼上致癌警告標簽,因為烘焙咖啡被發現含有丙烯酰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

  如今上述已經被證實是一則謠言,咖啡和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丙烯酰胺,但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的行為,即使以最保守的方式來估算,體重55公斤的咖啡族每天必須喝幾百杯黑咖啡才會攝入致癌的丙烯酰胺劑量,且丙烯酰胺能致什麼癌目前學界尚無共識。另外加州法院的裁決針對的是整個咖啡行業,目前全美咖啡行業協會已就該裁決發布公告,堅稱咖啡是安全飲品,法院裁決誤導公眾。

  使用“進口原料”炮製的謠言

  網上分析丙烯酰胺的文章已經很多,我們就不必贅言。筆者注意到的是這則謠言的背後,還有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東西——境外消息被故意曲解。

  文中一開始就先擺出《華爾街日報》的名號,畢竟國內很多人即使沒看過《華爾街日報》,也基本會聽說過這家媒體。

  然而這篇謠言的炮製者不會告訴你,華爾街日報其實隻是發了一篇簡短的快訊,原文大標題是《California Judge Rules Coffee Must Carry Cancer Warning(加州法院規定咖啡必須標注癌症警示)》,副標題是《Under state’s Proposition 65,cancer warnings appear on wide range of places and products(在65號州規下,大量產品和店鋪會出現癌症警示)》。怎麼沒見到星巴克呢?

  謠言的炮製者可謂夠費心力了,又是“引用”權威外媒又是“普及”化學詞彙,但是擔心大家還是不上當,於是決定再唬一下人,讓維基百科“上場”:

  《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我們喝進嘴裏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 》文中截圖

  這篇謠言的炮製者也不會告訴你,其實他說到的這個維基百科,特點是自由內容、自由編輯,怎麼“一錘定音”?而且即便丙烯酰胺致癌是事實,也不能拋開劑量說事,謠言的炮製者硬是通過這種手段故意強化“丙烯酰胺致癌——星巴克咖啡有丙烯酰胺——星巴克咖啡致癌”的邏輯關係。

  有人故意將境外消息加以曲解,以“進口原料”炮製謠言吸流量,其實並不是第一次。

  就在今年2月下旬,在社交媒體上關於“中國的川貝枇杷膏在紐約爆紅,售價被炒到70美元”的消息引發眾多網友關注。然而,這和星巴克“致癌”屬於同一類謠言。

  “川貝枇杷膏在紐約爆紅”的消息起於《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你沒看錯,又是《華爾街日報》。看來那些使用“進口原料”炮製謠言的人都特別熱衷《華爾街日報》。

  其實《華爾街日報》的原文大概意思是,一名紐約的建築師患有重感冒,服用了他女朋友介紹的川貝枇杷膏後很快見效,這名建築師表示事後“至少向五個人推薦了這款藥”。但這隻是一個很正常的向親友推薦東西的行為,卻被不少公眾號改寫成了“被這個神奇功效震驚後,他開始向身邊的親朋好友推薦這個神藥,一傳十十傳百,很快紐約、加州這些感冒重症區就傳遍了,枇杷膏就此被推上熱門話題”。

  《華爾街日報》中還提到的一位美劇演員,文中他所表達的意思是“擔心川貝枇杷膏的藥品來源”,因為“中美對藥品質量標準的設定不同”。然而到了各種造謠者那裏,這條信息就變成了“他在試用後停不下來,立馬成了枇杷膏的忠實粉絲”。

  另外,所謂在美國川貝枇杷膏要賣到70美元,其實是亞馬遜網站上麵3瓶一起售賣的價格,平均下來20多美元一瓶。這個價格相較於普通的枇杷膏貴是因為第三方供應商的在香港。而亞馬遜推薦的一瓶一模一樣的枇杷膏隻需要12.99美元,隻因銷售商是Hillmart,位置在美國。

  《華爾街日報》原文中提醒讀者注意枇杷膏這一類未經FDA批準的中草藥所存在的風險,但經過國內造謠者們的“加工”,這一段並不為讀者所知。

  任何造謠行為都不能姑息

  造謠者熱衷將一些境外消息“改裝”成謠言,其實是有原因的。過去我們見識過很多網絡謠言,而當時那些網絡謠言主要是針對國內事件的。後來隨著辟謠機製的確立,國內謠言相對容易被破解,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嚴厲的追究懲處讓很多造謠者們在編造謠言前都得掂量一下“造謠成本”。這也是為什麼造謠者們開始將目光放在“進口原料”——境外消息。

  麵對由境外消息“改造”成的謠言,受眾中很少人會願意主動求證,有的人即使想求證可能還得麵臨著外文方麵的門檻。另一方麵這類謠言目前基本上多是生活類題材,不會影響國內社會穩定,也就不會被有關部門嚴厲懲處,造謠者們認為這是屬於相對比較“安全”的騙流量手段。

  筆者認為任何造謠行為都不能姑息,因為當造謠者們發現某個很便於編造謠言的方法時,數量疊加,量變會引起質變,隻怕未來這些用“進口材料”編造的謠言就不再限於生活類題材那麼“簡單”了。最後,如果我們所接收到的境外消息都是失真的,那我們和生活在“楚門的世界”之中有什麼區別?

文章編輯:楊銘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從枇杷膏到星巴克:用上“進口原料”的謠言
2020-4-20 15:49:32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

相信近來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標題為《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我們喝進嘴裏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或其他類似標題的文章刷屏,文中說美國權威媒體《華爾街日報》報道了洛杉磯一家法院3月29日作出的裁決,要求星巴克必須要為售賣的咖啡貼上致癌警告標簽,因為烘焙咖啡被發現含有丙烯酰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

  如今上述已經被證實是一則謠言,咖啡和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丙烯酰胺,但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的行為,即使以最保守的方式來估算,體重55公斤的咖啡族每天必須喝幾百杯黑咖啡才會攝入致癌的丙烯酰胺劑量,且丙烯酰胺能致什麼癌目前學界尚無共識。另外加州法院的裁決針對的是整個咖啡行業,目前全美咖啡行業協會已就該裁決發布公告,堅稱咖啡是安全飲品,法院裁決誤導公眾。

  使用“進口原料”炮製的謠言

  網上分析丙烯酰胺的文章已經很多,我們就不必贅言。筆者注意到的是這則謠言的背後,還有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東西——境外消息被故意曲解。

  文中一開始就先擺出《華爾街日報》的名號,畢竟國內很多人即使沒看過《華爾街日報》,也基本會聽說過這家媒體。

  然而這篇謠言的炮製者不會告訴你,華爾街日報其實隻是發了一篇簡短的快訊,原文大標題是《California Judge Rules Coffee Must Carry Cancer Warning(加州法院規定咖啡必須標注癌症警示)》,副標題是《Under state’s Proposition 65,cancer warnings appear on wide range of places and products(在65號州規下,大量產品和店鋪會出現癌症警示)》。怎麼沒見到星巴克呢?

  謠言的炮製者可謂夠費心力了,又是“引用”權威外媒又是“普及”化學詞彙,但是擔心大家還是不上當,於是決定再唬一下人,讓維基百科“上場”:

  《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我們喝進嘴裏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 》文中截圖

  這篇謠言的炮製者也不會告訴你,其實他說到的這個維基百科,特點是自由內容、自由編輯,怎麼“一錘定音”?而且即便丙烯酰胺致癌是事實,也不能拋開劑量說事,謠言的炮製者硬是通過這種手段故意強化“丙烯酰胺致癌——星巴克咖啡有丙烯酰胺——星巴克咖啡致癌”的邏輯關係。

  有人故意將境外消息加以曲解,以“進口原料”炮製謠言吸流量,其實並不是第一次。

  就在今年2月下旬,在社交媒體上關於“中國的川貝枇杷膏在紐約爆紅,售價被炒到70美元”的消息引發眾多網友關注。然而,這和星巴克“致癌”屬於同一類謠言。

  “川貝枇杷膏在紐約爆紅”的消息起於《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你沒看錯,又是《華爾街日報》。看來那些使用“進口原料”炮製謠言的人都特別熱衷《華爾街日報》。

  其實《華爾街日報》的原文大概意思是,一名紐約的建築師患有重感冒,服用了他女朋友介紹的川貝枇杷膏後很快見效,這名建築師表示事後“至少向五個人推薦了這款藥”。但這隻是一個很正常的向親友推薦東西的行為,卻被不少公眾號改寫成了“被這個神奇功效震驚後,他開始向身邊的親朋好友推薦這個神藥,一傳十十傳百,很快紐約、加州這些感冒重症區就傳遍了,枇杷膏就此被推上熱門話題”。

  《華爾街日報》中還提到的一位美劇演員,文中他所表達的意思是“擔心川貝枇杷膏的藥品來源”,因為“中美對藥品質量標準的設定不同”。然而到了各種造謠者那裏,這條信息就變成了“他在試用後停不下來,立馬成了枇杷膏的忠實粉絲”。

  另外,所謂在美國川貝枇杷膏要賣到70美元,其實是亞馬遜網站上麵3瓶一起售賣的價格,平均下來20多美元一瓶。這個價格相較於普通的枇杷膏貴是因為第三方供應商的在香港。而亞馬遜推薦的一瓶一模一樣的枇杷膏隻需要12.99美元,隻因銷售商是Hillmart,位置在美國。

  《華爾街日報》原文中提醒讀者注意枇杷膏這一類未經FDA批準的中草藥所存在的風險,但經過國內造謠者們的“加工”,這一段並不為讀者所知。

  任何造謠行為都不能姑息

  造謠者熱衷將一些境外消息“改裝”成謠言,其實是有原因的。過去我們見識過很多網絡謠言,而當時那些網絡謠言主要是針對國內事件的。後來隨著辟謠機製的確立,國內謠言相對容易被破解,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嚴厲的追究懲處讓很多造謠者們在編造謠言前都得掂量一下“造謠成本”。這也是為什麼造謠者們開始將目光放在“進口原料”——境外消息。

  麵對由境外消息“改造”成的謠言,受眾中很少人會願意主動求證,有的人即使想求證可能還得麵臨著外文方麵的門檻。另一方麵這類謠言目前基本上多是生活類題材,不會影響國內社會穩定,也就不會被有關部門嚴厲懲處,造謠者們認為這是屬於相對比較“安全”的騙流量手段。

  筆者認為任何造謠行為都不能姑息,因為當造謠者們發現某個很便於編造謠言的方法時,數量疊加,量變會引起質變,隻怕未來這些用“進口材料”編造的謠言就不再限於生活類題材那麼“簡單”了。最後,如果我們所接收到的境外消息都是失真的,那我們和生活在“楚門的世界”之中有什麼區別?

文章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