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平台
睡不著、睡不醒、失眠、多夢、打鼾……很多人誤以為這些是常見的睡眠狀態,是睡眠的自然反應,殊不知這些都是睡眠障礙的症狀,換句話說,都是一種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睡眠障礙率達27%,外在或內在因素導致的睡眠障礙疾病高達89種。而在中國,根據我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調查顯示,高達5成的網友承認有睡眠問題。可以說,睡眠障礙問題不容忽視。在第18個世界睡眠日到來前夕,千龍網記者采訪睡眠科專家,盤點常見的睡眠認識誤區。
誤區一:睡不著、睡不醒是正常的?
年紀大了睡不著、睡覺輕,上了年紀的人容易出現這樣的狀況。可人們常常不以為然,認為這都是年齡大了會產生的自然狀態。今年36歲的王先生是一名IT行業工作者,雖人在北京,過得卻是“美國時間”。“年輕時熬夜熬習慣了,如今想早睡也睡不著,白天喝點咖啡喝點茶,熬一熬就過去了。” 算一算王先生的睡眠時間,一天不到5個小時。晚上睡不著,白天靠熬,這樣的睡眠方式可行嗎?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郭兮恒說,這是錯誤的,如果總是睡不著那就是一種病。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所需的平均睡眠時間也在逐漸縮短,但至少要保證6個小時以上,最關鍵的是要注意睡眠質量。相反,睡眠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睡眠時間過長同樣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後半夜容易醒、醒得過早、醒後感覺不解乏等。很多年輕人晚上睡不好,早上賴床或者白天補覺,這一覺是否就補上了呢?郭兮恒說,很多人覺得補覺之後反而更沒精神,因為大腦在睡眠過程中處於整體的抑製狀態,大腦和全身的肌肉不能得到及時喚醒,整個人就會沒有精神,疲乏無力。“建議大家每天保持規律作息,白天適度運動,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
誤區二:打呼嚕代表睡得香?
一沾枕頭就睡著,一睡著就打呼嚕。郭大媽一提到自己的老伴,就以“呼嚕王”稱呼。“呼嚕震天響,叫都叫不醒,睡得可香了!” 打呼嚕可不是睡得香的標誌,這也是一種病。打呼嚕在醫學上稱為打鼾,是上氣道存在狹窄的重要標誌,而上氣道狹窄嚴重的打鼾者往往會發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據郭兮恒介紹,此類人群往往會因為打鼾導致睡眠頻繁中斷,深睡眠時間顯著減少。因此,睡覺打呼嚕的人往往醒後感覺疲憊,有的人白天還昏昏欲睡。“當發現親朋好友出現上述症狀時,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進行睡眠監測、診斷和治療。”
誤區三:吃安眠藥和喝點酒可治失眠?
“實在睡不著就吃片安眠藥吧!或者喝點酒也行!”每當睡不著時,身邊的人總是這樣支招。可隨意吃藥和喝酒是對的嗎?答案也是否定的,這樣的行為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事實上,安眠藥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緩解壓力和焦慮的情緒,從而能夠擁有更好的睡眠質量。不過,安眠藥存在一定的成癮風險,吃藥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私自使用。其次,引起失眠的原因和疾病有近百種,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如果不聽醫囑亂吃藥,很有可能藥不對症,不但不能緩解失眠,還可能出現其他副作用。此外,正常情況下,人喝酒後會感覺到疲倦和昏昏欲睡,於是很多人推測喝酒有助於睡眠。專家郭兮恒說,不可否認,喝酒對於最初入睡確實有一定幫助,但是隨著酒精代謝,它往往會在後半夜導致人頻繁覺醒,睡眠斷斷續續,造成睡眠整體時間的縮短,甚至引起多夢。因此,經常在睡前喝酒雖可短暫產生昏沉想睡覺的作用,表麵上看對睡眠有幫助,但其實是影響了睡眠深度,久而久之會加重失眠。
釋疑:睡眠不好有何危害?
研究表明,睡眠障礙會影響人的學習、記憶、情感等,導致心理疾病的增加,而長期睡眠障礙是導致慢性疲勞綜合征、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使中風危險增加4倍,肥胖症、癌症危險陡增。每年因睡眠相關疾病和治療不當導致的醫療費用、人身傷亡及操作失誤等,給社會和家庭造成嚴重的後果和高昂的經濟負擔。睡眠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睡眠幾乎占據著生命的三分之一時間,是生命所必須的過程,也是機體複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更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睡眠過程中也可以出現各種障礙性疾患,睡眠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工作效率。郭兮恒表示,過去人們往往對睡眠問題有許多認識誤區,更缺乏健康睡眠的科學認識。對於患有睡眠障礙的患者,不僅需要通過規律作息獲得高效率睡眠,也應及時就醫,一旦出現問題要科學治療,包括睡眠衛生教育、刺激控製療法、睡眠限製療法、認知治療等等。同時,睡眠問題的診斷和治療不僅是單學科,其涉及到呼吸科、耳鼻喉科、心血管科、神經、內分泌、口腔科、兒科、心理學等多個學科。
小貼士:如何獲得高效率睡眠
1.白天適當戶外活動,曬太陽有助於夜間睡眠。人體體溫有節律性,體溫下降有助於產生睡意;
2.黑暗環境有助於釋放褪黑素,促進睡眠;
3.晚餐少吃,睡前不吃,晚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有助於睡眠,睡前不宜飲用咖啡、茶和酒;
4.早睡早起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更合理,如果你每一天在不同的時間起床,這相當於你每天早晨在倒時差;
5.養成規律的起床和睡覺時間,規律作息,睡眠效率更高。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睡不著、睡不醒、失眠、多夢、打鼾……很多人誤以為這些是常見的睡眠狀態,是睡眠的自然反應,殊不知這些都是睡眠障礙的症狀,換句話說,都是一種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睡眠障礙率達27%,外在或內在因素導致的睡眠障礙疾病高達89種。而在中國,根據我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調查顯示,高達5成的網友承認有睡眠問題。可以說,睡眠障礙問題不容忽視。在第18個世界睡眠日到來前夕,千龍網記者采訪睡眠科專家,盤點常見的睡眠認識誤區。
誤區一:睡不著、睡不醒是正常的?
年紀大了睡不著、睡覺輕,上了年紀的人容易出現這樣的狀況。可人們常常不以為然,認為這都是年齡大了會產生的自然狀態。今年36歲的王先生是一名IT行業工作者,雖人在北京,過得卻是“美國時間”。“年輕時熬夜熬習慣了,如今想早睡也睡不著,白天喝點咖啡喝點茶,熬一熬就過去了。” 算一算王先生的睡眠時間,一天不到5個小時。晚上睡不著,白天靠熬,這樣的睡眠方式可行嗎?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郭兮恒說,這是錯誤的,如果總是睡不著那就是一種病。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所需的平均睡眠時間也在逐漸縮短,但至少要保證6個小時以上,最關鍵的是要注意睡眠質量。相反,睡眠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睡眠時間過長同樣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後半夜容易醒、醒得過早、醒後感覺不解乏等。很多年輕人晚上睡不好,早上賴床或者白天補覺,這一覺是否就補上了呢?郭兮恒說,很多人覺得補覺之後反而更沒精神,因為大腦在睡眠過程中處於整體的抑製狀態,大腦和全身的肌肉不能得到及時喚醒,整個人就會沒有精神,疲乏無力。“建議大家每天保持規律作息,白天適度運動,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
誤區二:打呼嚕代表睡得香?
一沾枕頭就睡著,一睡著就打呼嚕。郭大媽一提到自己的老伴,就以“呼嚕王”稱呼。“呼嚕震天響,叫都叫不醒,睡得可香了!” 打呼嚕可不是睡得香的標誌,這也是一種病。打呼嚕在醫學上稱為打鼾,是上氣道存在狹窄的重要標誌,而上氣道狹窄嚴重的打鼾者往往會發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據郭兮恒介紹,此類人群往往會因為打鼾導致睡眠頻繁中斷,深睡眠時間顯著減少。因此,睡覺打呼嚕的人往往醒後感覺疲憊,有的人白天還昏昏欲睡。“當發現親朋好友出現上述症狀時,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進行睡眠監測、診斷和治療。”
誤區三:吃安眠藥和喝點酒可治失眠?
“實在睡不著就吃片安眠藥吧!或者喝點酒也行!”每當睡不著時,身邊的人總是這樣支招。可隨意吃藥和喝酒是對的嗎?答案也是否定的,這樣的行為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事實上,安眠藥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緩解壓力和焦慮的情緒,從而能夠擁有更好的睡眠質量。不過,安眠藥存在一定的成癮風險,吃藥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私自使用。其次,引起失眠的原因和疾病有近百種,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如果不聽醫囑亂吃藥,很有可能藥不對症,不但不能緩解失眠,還可能出現其他副作用。此外,正常情況下,人喝酒後會感覺到疲倦和昏昏欲睡,於是很多人推測喝酒有助於睡眠。專家郭兮恒說,不可否認,喝酒對於最初入睡確實有一定幫助,但是隨著酒精代謝,它往往會在後半夜導致人頻繁覺醒,睡眠斷斷續續,造成睡眠整體時間的縮短,甚至引起多夢。因此,經常在睡前喝酒雖可短暫產生昏沉想睡覺的作用,表麵上看對睡眠有幫助,但其實是影響了睡眠深度,久而久之會加重失眠。
釋疑:睡眠不好有何危害?
研究表明,睡眠障礙會影響人的學習、記憶、情感等,導致心理疾病的增加,而長期睡眠障礙是導致慢性疲勞綜合征、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使中風危險增加4倍,肥胖症、癌症危險陡增。每年因睡眠相關疾病和治療不當導致的醫療費用、人身傷亡及操作失誤等,給社會和家庭造成嚴重的後果和高昂的經濟負擔。睡眠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睡眠幾乎占據著生命的三分之一時間,是生命所必須的過程,也是機體複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更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睡眠過程中也可以出現各種障礙性疾患,睡眠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工作效率。郭兮恒表示,過去人們往往對睡眠問題有許多認識誤區,更缺乏健康睡眠的科學認識。對於患有睡眠障礙的患者,不僅需要通過規律作息獲得高效率睡眠,也應及時就醫,一旦出現問題要科學治療,包括睡眠衛生教育、刺激控製療法、睡眠限製療法、認知治療等等。同時,睡眠問題的診斷和治療不僅是單學科,其涉及到呼吸科、耳鼻喉科、心血管科、神經、內分泌、口腔科、兒科、心理學等多個學科。
小貼士:如何獲得高效率睡眠
1.白天適當戶外活動,曬太陽有助於夜間睡眠。人體體溫有節律性,體溫下降有助於產生睡意;
2.黑暗環境有助於釋放褪黑素,促進睡眠;
3.晚餐少吃,睡前不吃,晚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有助於睡眠,睡前不宜飲用咖啡、茶和酒;
4.早睡早起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更合理,如果你每一天在不同的時間起床,這相當於你每天早晨在倒時差;
5.養成規律的起床和睡覺時間,規律作息,睡眠效率更高。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