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平台
原標題:讓科普文章變得靠譜起來
隨著自媒體快速發展,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各類平台發布信息,也可以通過這些平台接收信息,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信息、知識的傳播。然而,自媒體信息流中的含金量有時候讓人感到頭疼,為博取眼球而發布低俗文章並不鮮見,還有的打著科普的幌子,看上去有理有據有章法,但實際上是不靠譜的偽曆史、偽科學、偽常識等。其中,有的結論毫無說服力,有的回避關鍵問題,有的材料使用方法不當,但對外行人來說,卻足以產生一定的誤導作用。
科普文章不靠譜,是信息傳播失真的典型表現。過去,以大眾媒體為中心節點,可以搭起專家學者和大眾之間的有效橋梁,專家負責傳達“一手信息”,媒體重在表達“接地氣”,再加上采編流程中的甄別、審核機製,能夠保證信息的真實性。而在“去中心化”的自媒體語境下,雖然人人都有“傳聲筒”,但“真實”逐漸讓位於“流量”。比如被坊間廣為流傳的“滴血測癌”和“換頭術”,都是字麵意思上淺嚐輒止的傳播。此外,網絡改造了信息的生產方式,對著電腦點“複製和粘貼”,不去采訪,不去閱讀,不去甄別,馬上就能生產一份“快餐”;個別情況下,有些人熟諳包裝方法,堆砌未證實的材料,冠上聳人聽聞的標題,輕鬆也能到達十萬加。和一般失真信息相比,偽科普不容易被察覺,但問題也顯而易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全網失真”,一個錯誤被連番引用,最後就有可能變成了“真實”。
科普文章常被理解為碎片化知識,有人認為碎片化的不叫知識,隻能是信息。在書本式的學習環境中,觀點之間彼此關聯,我們不僅得到了答案,還知道它是怎麼來的;但在碎片化的科普學習中,我們不需要思考,隻是得到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對於純粹技能類尤其是講效率的需求而言,這種方式簡單而有效,但一旦需要代入思考,碎片化信息通常給不了幫助。這是因為,信息多和思考能力並不是一回事,古人常常擔心自己所知有限,但當代人卻大都煩惱於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沒,遇到事情就一搜了之,看上去知道的越多,實際上思考的越少。了解這些,就可以對市麵上流行的“碎片化學習”有大體了解。當前,某些付費閱讀和知識問答做得風生水起,其本質都是教答案而不教思考,當然,利用人們對知識的焦慮未嚐不可,但包裝成“最佳效率的學習方式”,就值得警惕了。
一種觀點認為,選擇看什麼樣的文章,是讀者自己的決定,怪不得寫文章的人。看似有道理,但隨著信息越來越泛濫,經典越來越稀缺,讀者的選擇實際上被限製和壓縮了。在這種環境下,誰能更精確地解讀出公眾需求,誰能在質量和真實上有始終如一的保證,誰就能贏取讀者的信任。因此,自媒體寫作不能隻盯著閱讀量和點擊量,而是要有責任意識,有擔當意識,要借鑒和引入規範的采編流程,在這一點上,平台也可以大有所為。首先,對於明顯的低俗和謠言類文章,要及時介入和清理。比如微信最近對於低俗黨、標題黨進行整治,引發一片叫好聲;其次,要利用技術優勢進行流量引導,比如推行原創標識,對賬號進行分類,對優質的科普文章進行推薦;第三,要修正興趣主導的“算法類新聞”,適當引入人工審核機製,在某些重大選題或者受關注度高的文章上麵,更要考慮導向。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某些科普文章變得不靠譜,因應的正是網絡信息越來越魚龍混雜的現實。雖然科普文章仍顯得“碎片化”,但在信息爆炸時代,它仍然具有自己的價值,至少代表質量相對較高的信息的濃度,對網絡傳播質量發出令人深思的提問。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原標題:讓科普文章變得靠譜起來
隨著自媒體快速發展,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各類平台發布信息,也可以通過這些平台接收信息,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信息、知識的傳播。然而,自媒體信息流中的含金量有時候讓人感到頭疼,為博取眼球而發布低俗文章並不鮮見,還有的打著科普的幌子,看上去有理有據有章法,但實際上是不靠譜的偽曆史、偽科學、偽常識等。其中,有的結論毫無說服力,有的回避關鍵問題,有的材料使用方法不當,但對外行人來說,卻足以產生一定的誤導作用。
科普文章不靠譜,是信息傳播失真的典型表現。過去,以大眾媒體為中心節點,可以搭起專家學者和大眾之間的有效橋梁,專家負責傳達“一手信息”,媒體重在表達“接地氣”,再加上采編流程中的甄別、審核機製,能夠保證信息的真實性。而在“去中心化”的自媒體語境下,雖然人人都有“傳聲筒”,但“真實”逐漸讓位於“流量”。比如被坊間廣為流傳的“滴血測癌”和“換頭術”,都是字麵意思上淺嚐輒止的傳播。此外,網絡改造了信息的生產方式,對著電腦點“複製和粘貼”,不去采訪,不去閱讀,不去甄別,馬上就能生產一份“快餐”;個別情況下,有些人熟諳包裝方法,堆砌未證實的材料,冠上聳人聽聞的標題,輕鬆也能到達十萬加。和一般失真信息相比,偽科普不容易被察覺,但問題也顯而易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全網失真”,一個錯誤被連番引用,最後就有可能變成了“真實”。
科普文章常被理解為碎片化知識,有人認為碎片化的不叫知識,隻能是信息。在書本式的學習環境中,觀點之間彼此關聯,我們不僅得到了答案,還知道它是怎麼來的;但在碎片化的科普學習中,我們不需要思考,隻是得到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對於純粹技能類尤其是講效率的需求而言,這種方式簡單而有效,但一旦需要代入思考,碎片化信息通常給不了幫助。這是因為,信息多和思考能力並不是一回事,古人常常擔心自己所知有限,但當代人卻大都煩惱於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沒,遇到事情就一搜了之,看上去知道的越多,實際上思考的越少。了解這些,就可以對市麵上流行的“碎片化學習”有大體了解。當前,某些付費閱讀和知識問答做得風生水起,其本質都是教答案而不教思考,當然,利用人們對知識的焦慮未嚐不可,但包裝成“最佳效率的學習方式”,就值得警惕了。
一種觀點認為,選擇看什麼樣的文章,是讀者自己的決定,怪不得寫文章的人。看似有道理,但隨著信息越來越泛濫,經典越來越稀缺,讀者的選擇實際上被限製和壓縮了。在這種環境下,誰能更精確地解讀出公眾需求,誰能在質量和真實上有始終如一的保證,誰就能贏取讀者的信任。因此,自媒體寫作不能隻盯著閱讀量和點擊量,而是要有責任意識,有擔當意識,要借鑒和引入規範的采編流程,在這一點上,平台也可以大有所為。首先,對於明顯的低俗和謠言類文章,要及時介入和清理。比如微信最近對於低俗黨、標題黨進行整治,引發一片叫好聲;其次,要利用技術優勢進行流量引導,比如推行原創標識,對賬號進行分類,對優質的科普文章進行推薦;第三,要修正興趣主導的“算法類新聞”,適當引入人工審核機製,在某些重大選題或者受關注度高的文章上麵,更要考慮導向。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某些科普文章變得不靠譜,因應的正是網絡信息越來越魚龍混雜的現實。雖然科普文章仍顯得“碎片化”,但在信息爆炸時代,它仍然具有自己的價值,至少代表質量相對較高的信息的濃度,對網絡傳播質量發出令人深思的提問。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