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無二亞聖祠
經典山陽
亞聖祠。
王保友 攝
天下孟廟甚多,亞聖宗祠獨一個。全國各地有很多孟廟、孟氏祠堂、孟子過往地紀念館,而武陟縣小董鄉南耿村的亞聖祠,卻是獨一無二的。跟隨南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孟紅軍走進亞聖祠,拜謁忠孝閣內亞聖漢白玉雕塑,不禁肅然起敬。
南耿村有560多戶,2460口人,其中95%的人皆為孟氏。孟氏家祠名曰亞聖祠,奉祀其祖——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孟子是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並稱“孔孟”,“亞聖”則是孟子尊稱。
亞聖祠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院落,大門外右側牆壁上,鑲嵌有清乾隆五十五年、嘉慶六年、道光二十三年等六通石碑。山門外簷裏居中懸掛的“亞聖祠”立匾,意義非同一般。古時,隻有皇帝禦賜玉璽的建築才能使用直書的豎匾,由此可見,亞聖祠曾得到皇帝的首肯與寵愛。每逢亞聖誕辰日(農曆四月初二),亞聖祠必予隆重祭祀,60歲以上孟氏宗親共享寓意孝親、敬老、幸福的“慈善餃子宴”,堪稱一景。
亞聖祠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清乾隆末年,垣牆斷塌,彩繪剝蝕,殿宇失色,庭院廢棄。嘉慶年間,族人傳傑率眾籌資重修。道光二十二年,修繕工程畢竣。清光緒年間,於原址複建的亞聖祠,至今已100多年。新中國成立前,祠內尚存半副鑾駕、金瓜、鉞斧、朝天蹬以及“肅靜”“回避”字樣官牌。
據祠內碑刻載文,孟氏原籍山東鄒邑(今山東省鄒城市)。明初,孟氏彥虎、彥章由山右奉命遷至武陟,居西陶鎮東張村、小董鄉耿村,兩村宗親每隔三年互相祭祖。“清同治七年,武陟族人東張村廣芝、廣蔭,九品第傳傑,文癢生南耿村人廣炳等,尋攜其支譜來鄒(山東鄒縣孟子故裏),懇為纂修。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廣均鑒定、鈐記,協理應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昭銓承辦。族人共議,吾族係亞聖第四十五代中興祖孟寧嫡傳後裔……欽為同治知銜,調署武陟縣事,虞城正堂,加五級記錄出示曉諭事照……在帝王製時,南耿村、東張村亞聖後裔,享有一定的特權。蒙此合行,於同治十二年,有同治告示官方大印,捌月告蕆,立勒石於亞聖祠內,以告族人,曉示後人”。
當代,南耿村孟氏後裔孟和平,曾任貴州省六盤水軍分區政委,大校軍銜。孟飛等兩名農家子弟赴澳大利亞留學後均獲博士學位。孟林舉辦的武陟縣雙木種植專業合作社遠近聞名。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亞聖祠。
王保友 攝
天下孟廟甚多,亞聖宗祠獨一個。全國各地有很多孟廟、孟氏祠堂、孟子過往地紀念館,而武陟縣小董鄉南耿村的亞聖祠,卻是獨一無二的。跟隨南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孟紅軍走進亞聖祠,拜謁忠孝閣內亞聖漢白玉雕塑,不禁肅然起敬。
南耿村有560多戶,2460口人,其中95%的人皆為孟氏。孟氏家祠名曰亞聖祠,奉祀其祖——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孟子是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並稱“孔孟”,“亞聖”則是孟子尊稱。
亞聖祠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院落,大門外右側牆壁上,鑲嵌有清乾隆五十五年、嘉慶六年、道光二十三年等六通石碑。山門外簷裏居中懸掛的“亞聖祠”立匾,意義非同一般。古時,隻有皇帝禦賜玉璽的建築才能使用直書的豎匾,由此可見,亞聖祠曾得到皇帝的首肯與寵愛。每逢亞聖誕辰日(農曆四月初二),亞聖祠必予隆重祭祀,60歲以上孟氏宗親共享寓意孝親、敬老、幸福的“慈善餃子宴”,堪稱一景。
亞聖祠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清乾隆末年,垣牆斷塌,彩繪剝蝕,殿宇失色,庭院廢棄。嘉慶年間,族人傳傑率眾籌資重修。道光二十二年,修繕工程畢竣。清光緒年間,於原址複建的亞聖祠,至今已100多年。新中國成立前,祠內尚存半副鑾駕、金瓜、鉞斧、朝天蹬以及“肅靜”“回避”字樣官牌。
據祠內碑刻載文,孟氏原籍山東鄒邑(今山東省鄒城市)。明初,孟氏彥虎、彥章由山右奉命遷至武陟,居西陶鎮東張村、小董鄉耿村,兩村宗親每隔三年互相祭祖。“清同治七年,武陟族人東張村廣芝、廣蔭,九品第傳傑,文癢生南耿村人廣炳等,尋攜其支譜來鄒(山東鄒縣孟子故裏),懇為纂修。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廣均鑒定、鈐記,協理應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昭銓承辦。族人共議,吾族係亞聖第四十五代中興祖孟寧嫡傳後裔……欽為同治知銜,調署武陟縣事,虞城正堂,加五級記錄出示曉諭事照……在帝王製時,南耿村、東張村亞聖後裔,享有一定的特權。蒙此合行,於同治十二年,有同治告示官方大印,捌月告蕆,立勒石於亞聖祠內,以告族人,曉示後人”。
當代,南耿村孟氏後裔孟和平,曾任貴州省六盤水軍分區政委,大校軍銜。孟飛等兩名農家子弟赴澳大利亞留學後均獲博士學位。孟林舉辦的武陟縣雙木種植專業合作社遠近聞名。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