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漢獻帝禪陵
在修武縣七賢鎮古漢村南,北依雲台,地處山前洪積平原,隻有東南數百米處有一突兀小山,這就是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所說的覆釜堆,後因劉協葬於此,此山被改名為古漢山,村子也稱古漢村。
公元234年三月,54歲的漢獻帝病死。當年八月漢獻帝被以天子之禮葬在濁鹿城西北5公裏之處。陵墓深五丈,前堂方一丈八尺,後堂方一丈五尺,角廣六尺。下葬之日,由河南尹親引喪車,三百校尉護衛,太祝進獻祭品後,司空校尉覆土成陵。陵墓高二丈,周圍二百步。這天,魏明帝在京衰服素冠,親率群臣百官致祭,盛讚漢獻帝“冠德百王,表功嵩嶽”。之後,賜名漢獻帝陵為禪陵,令地方官劃定以禪陵為中心的135畝大的陵園,設置正副職官員負責管護。
其後的1000多年,雖經朝代更迭,護陵之職早已不設,但修武人民感念劉協恩德,在古漢山上修建了山陽公祠廟,並到每年清明節這天,四周村莊輪流主持廟會進行祭祀。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修武縣知縣卜永升在縣城東關設立禪陵碑。從此,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修武縣知縣都要率屬官到碑下望陵遙祭。其後到清代雍正年間,修武縣知縣為防不法之徒侵占陵區,重新規劃了陵園四至,標刻在石柱上。
如今的禪陵雖然沒有了以前的規模,但保護還算基本完好,陵高約7米,周長100多米,上麵生長著楊榆枸桃等喬灌木,有的甚至已經很高大。陵前有享堂3間,為漢代建築風格,上世紀90年代複建。陵墓與享堂之間有碑刻三通,一通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各村會首祈求平安碑,一通是雍正九年(1731年)漢獻帝陵墓址碑,一通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河北鎮總兵王普所立的漢獻帝陵寢碑。在禪陵的東北和東南100多米處,各有一小塚,墓主不詳,有人推斷可能是劉協之孫劉康、玄孫劉瑾之墓。
專家稱,漢獻帝禪陵是東漢十二帝陵中唯一不在洛陽附近的帝陵,也是豫北地區唯一一座保護完好的帝陵。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呂布塚
在修武和武陟交界的大小藍封一帶,古塚甚多,除了村東藍采和墓大小七塚外,還有呂布塚、窟窿塚、雙女塚、亂塚、無名塚等,方圓數公裏之內,墓塚有20餘座,其中最出名的是呂布塚。
呂布塚在小藍封村西北不遠的一片田地裏,出了村子,即可望見那座呂布塚。呂布塚並不大,南北長十五六米,寬不過八九米,高三四米。
呂布,五原郡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人。呂布不僅人長得英俊威武,而且驍勇善戰,先後跟隨丁原、董卓作戰,並最終殺死了丁原和董卓。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是天下無雙的超一流武將,曾一人在虎牢關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曾一人獨鬥曹軍六員大將,武藝可謂公認的演義第一武將。
呂布本人是九原人,又死在下邳,何以會葬在這裏,至今仍然是個謎。但呂布和當時的河內、今天的焦作這個地方關係非同尋常是毋庸置疑的。跟隨丁原時,呂布曾作為騎都尉駐守在河內;呂布幫助王允誅滅董卓後,被封為溫侯,食邑就在今天的溫縣;呂布曾先後投靠袁術、袁紹,可二人並不信任他,袁紹甚至還想殺了他,為此,他不得不兩次來到河內,找自己的朋友兼同鄉河內太守張楊避難。由此來看,呂布葬在此處,也不是沒有可能。
九女塚
九女塚顧名思義有九座墓塚,均在修武縣與武陟縣接界的薛延陵村附近。可惜現在隻保存了五座,除一座在武陟界內,其餘都在修武境內,且塚塚相連,每座墓塚之間相隔數十米至百餘米。
這個墓塚群落的主人究竟是何人,沒有明確的資料記載,當地人多傳說這是九個公主的墓塚。然而查各種史料,曆朝曆代並無什麼公主和修武有過關聯,更何況九個公主集中埋葬在這樣一個地方,十分違背常理,因而也隻能是個傳說而已。但近年來研究發現,這個墓塚群落與修武的張姓有關,也就是說,它們極可能是東漢以來修武張姓世家的墓葬。
修武張姓始見於史籍者當為東漢司徒張歆。張歆之子張延,為漢太尉。張延有三子,長子張範為漢末名士,袁隗、董卓等多次拉攏他,他堅辭不就,後出任曹操議郎,參丞相軍事,甚見敬重。二子張承,任伊闕都尉,曾建議袁術用德不用強,後任曹操諫議大夫。三子張昭也曾任議郎之職。曹丕篡漢稱帝後,任張範之子張參為郎中。
九女塚不過是當地百姓對這個墓塚群落的俗稱。張延本身為東漢太尉,掌管全國軍事,其子孫世為公卿,僅就延陵塚的規模而言,在修武曆史上也隻有張延這種封建世家配享此種墓製,並形成墓塚群落。
這些漢墓,不僅是修武縣漢文化發達的實物遺存,也是極其寶貴的旅遊資源,尤其是漢獻帝禪陵和呂布墓。
圖① 漢獻帝陵寢碑。
(本報資料圖片)
圖② 漢獻帝禪陵。
邱 鈞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