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河洛腹地——古溫》中,我們曾提到“溫”字有“氵”。北有沁水,南有黃河,濟水繞其間,滋潤著古溫大地。
濟水,發源於王屋山,在古代是三隱三出的大河,和長江、黃河、淮河並稱四瀆,是當時非常重要的河流。古往今來,濟水神秘莫測,三隱三出卻始終保持清雅之風,這給了無數文人墨客以談資。而這條深沉且清雅的河水,與古溫的淵源頗深,其作用可與黃河、沁水相比。因得濟水之利,古溫有了“富冠海內,天下名都”的美譽。
如今,除了上遊(濟源市、溫縣境內)和下遊(山東境內)仍有河道及淺流外,濟水的身影已然難尋,而它曾經風流的身影卻還在中華大河的詞典裏風姿綽約。
濟水與古溫有何淵源,它又對古溫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欲探古溫,必知濟水。
在溫縣采訪時,記者問溫縣曆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繼峰:“對溫縣影響深且值得一寫的河流是什麼?”張繼峰毫不猶豫地說:“寫寫古濟水吧。”他介紹,溫縣境內的河流大大小小有13條,除了黃河和沁河,其餘河流都與濟水有關,比如豬龍河、蚰蜒河、老蟒河等溫縣境內的幾條主要河流,都是濟水的支流。
通過張繼峰的一番講解,記者或許可以向讀者呈現這樣的結論:“古時,黃河在溫縣南部翻滾向前,與同為大河的濟水相衝、相撞。最終,濟水退落,黃河不斷奔流,其間便留下了大片肥沃的土地。而退落的濟水安靜流淌,千百年來滋養著古溫大地。”
那麼,古濟水與古溫到底有何淵源呢?
濟水漫流 在古溫大地開枝散葉
10月30日,記者隨張繼峰來到溫縣招賢鎮上苑村西北處,這裏是古溫國舊址,從夏朝至三國末期,這裏一直是古溫治所。舊址一側的高地相傳是虢公台,春秋時虢仲曾率部在此盟誓後進攻晉國,這裏也曾是司馬懿討伐公孫淵路經家鄉時宴請眾鄉親的賀酒台。
小小的村莊周圍,為何文化內涵如此豐富?張繼峰指著西邊一處低窪地說:“那邊就是濟水故道,在溫縣稱為豬龍河。上苑村位於豬龍河東側,河西側是孟州市城伯鎮的武橋村,古時也屬溫縣。後來,以豬龍河為界重新劃定了行政區域。”濟水滋養著古溫國,古溫人民在濟水兩岸發展出了先進的農耕文明。據說,古濟水在此向南與黃河相通,因而也成為了先秦時期諸國爭搶的要地。
說起古溫國,它的得名也與濟水有些關係。溫縣古稱“溫”,這緣於境內有兩處溫泉。一處在今孟州市西北的趙和鎮冶牆村,離古溫國舊址上苑村10餘公裏,古時屬溫,泉水夏涼冬溫,流入湨(jú)水。另一處在今溫縣城西南。據乾隆四十二年《溫縣誌》載,該泉常溫,士忻以德(高潔之士因為它的品德而喜愛它),民利灌溉(百姓因為它的灌溉功能而受益),後因黃河的緣故湮絕數百年。
湨水也作濟水。據乾隆四十二年《溫縣誌》載:“濟上接沇(yǎn)、湨二水。湨水出濟原(今作源)縣淙山,經孟縣東南至孟江口曲折而東,至沇河鎮會沇水,入溫縣界名為濟,曆虢公台東至平皋入於河。今故道盡淤沒,在坨塢即入河,不複經城南矣。”由此可以推斷,古溫泉水離濟水不遠,後又流入濟水。
另據相關史料記載,濟水在溫縣入黃河,不過有兩個入口處,一是溫縣北的趙堡鎮平皋村一帶,還有一個是在如今的溫縣招賢鎮一帶。
濟水故瀆於溫縣趙堡鎮北平皋村一帶入黃河。據《水經注·濟水》記載:“濟水當王莽之世,川瀆枯竭。其後水流徑通,津渠勢改,尋梁脈水不與昔同矣。”另稱:“(濟水)於溫城(西晉至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的溫城,在今溫縣招賢鎮招賢村,與上苑村緊鄰)西北,東南出,逕(徑的繁體,意為流經)溫城北,又東逕虢公塚北。東南合奉溝水。(奉溝)水上承朱溝於野王(今沁陽市)城西,東南逕陽鄉城北。(故瀆並奉溝)又東南逕李城(今溫縣城)西。又逕墳城(今溫縣南張羌鎮陸莊村)西,屈而東北流,逕其城北。又東逕平皋城南,其水又南注於河也。”
另,《水經注》稱:“濟水於溫城西北與故瀆分。南逕溫縣故城西,濟水南曆虢公台西。濟水南流注於河……今濟水自溫縣入河。”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地貌的變遷,濟水在西漢末年出現淤沒,唐高宗時通而複枯。黃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漸衝入濟水河床而入海。張繼峰說:“古溫城最輝煌的時刻應該是在漢代前後,而隨著濟水斷流或河道淤沒,古溫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也隨之發生嬗變。”
好水肥田
濟水滋養古溫農耕文明
濟水沿岸滋養了古老的農耕文明。東漢後,濟水時斷時續。而到了清代,濟水在發源地仍被稱為千倉渠。“千倉”,顧名思義,糧食豐足。
濟水水性平和且清澈,最適宜灌溉。武陟縣第一黃河河務局工作人員楊保紅在其《美麗黃河》一書中說:“濟水灌溉見於史冊的主要是唐代修建的千倉渠、千功渠,但濟水、湨水的灌溉等開發利用或許早於沁水。”此話的重要依據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了19個重要的貿易城市,其中就有軹縣和溫縣。他說:“溫、軹,西賈上黨,北賈趙、中山……河濟之間千樹荻,坐以致富。”桓寬的《鹽鐵論·通有》也說:“(溫、軹)富冠海內,皆為天下名都。”根據這兩條史料,楊保紅分析,漢代的軹縣包括今濟源市大部,溫縣包括今溫縣西部與孟州市東部,漢代的軹縣與溫縣基本上就在濟水與湨水所經處,而且兩縣賴以致富的荻與鹽均與水有關。
記者查尋了一些資料,發現曾任河陽節度使、禮部尚書的唐人溫造(濟源人)通過科學規劃,使古濟水得到了綜合開發利用,被人稱為開發濟水灌區的始祖。又有人指出,豬龍河的名字可能與用竹籠裝石築壩攔水有關,“豬龍”與“竹籠”音同。
濟水流經溫縣的支流眾多,至今一些河段仍有灌溉作用,比如蚰蜒河、老蟒河。
此外,濟水也是古溫小麥作為貢品外運的重要通道。《禹貢》中4條貢道與濟水有關,稱兗州的貢品“浮於濟、漯,達於河”。兗州,在大禹定九州時曾以濟水為坐標,將黃河、濟水之間劃定為兗州。《禹貢》中的這句話是指,兗州運送貢品的船隻行於濟水、漯水,到達黃河後運往冀州。另外3條貢道分別是:青州的貢品“浮於汶,達於濟”,是指青州運送貢品的船隻行於汶水(濟水支流),到達濟水;徐州的貢品“浮於淮、泗,達於菏”,是指徐州運送貢品的船隻行於淮河、泗水,到達菏澤;揚州的貢品“沿於江、海,達於淮、泗”,是指從揚州運送貢品的船隻沿著長江、黃海到達淮水、泗水。這3個州中,徐州、揚州運送貢品的船隻雖然沒有明寫通往濟水,但徐州、揚州運往冀州的貢品必須經淮水、泗水到達與濟水相通的菏澤,才能最終到達冀州王都。從這些記述還可以看出,夏代的濟水和黃河已經相互交叉,船隻可以通達。
古溫親近濟水,與黃河相望,曆史上可謂交通要道。2006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溫縣徐堡龍山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了4000多年前的小麥。這充分證明,在夏之前,古溫人已開創了先進的農耕文化。另有史料顯示,春秋時,古溫小麥已經是進貢佳品。那麼,這些小麥是如何抵達王都的呢?濟水自然是一條便捷的通道。
千百年來,濟水流域物華天寶,名人輩出,在溫縣便有卜子夏、司馬懿、郭熙等,他們曾生於濟水之旁,長於濟水之旁,也曾作詩文讚美濟水。
如今,濟水或變細流或已幹涸。但是,在炎黃子孫的記憶裏,濟水始終是一個難舍的情結。古溫有幸,得濟水之利,被譽為富冠海內、天下名都,並積澱出源遠流長的濟水文化。
圖① 流經溫縣的濟水支流蚰蜒河。
(本報資料圖片)
圖② 溫縣曆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繼峰(左)和本報記者探訪古遺址。
本報記者 楊 銘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