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一九三九年的“常平阻擊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39年春夏之交,侵華日軍利用新編第35師團抵達新鄉,與第14師團辦理防務交接、雙重配置的機會,為打開太行山南側的入晉通道,實現與其他方向侵晉日軍的會合,以一舉摧毀我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從京漢、道(口)清(化)鐵路沿線調集重兵近3萬人,沿太行山展開10多公裏長的戰線,企圖強攻進山。
同年3月,國民革命軍第40軍39師115旅調防到常平—窯頭一線。該旅是一支曾參加過著名的長城抗戰、滄州血戰、台兒莊大戰的抗日勁旅,剛剛經過舞陽整編和豫東黃泛區對日作戰。
為粉碎日軍圖謀,為根據地反掃蕩爭取時間,中共地下黨負責人田時風以國民黨沁陽七區區長身份與115旅旅長黃書勳多次會談,率領中共地下武裝組織積極配合黃旅抗擊北犯日寇。
1939年5月1日,日軍從東、西兩條戰線同時向我守軍大舉進攻。
在西線戰場,黃沙嶺是我守軍第一道防線。229團某連100多名勇士在此迎戰日軍一個大隊千餘人的進攻,經過3個晝夜的血戰,斃傷日軍500餘人,全連陣亡;在虎溝陣地,我守軍在陰雨連綿中連續阻敵七晝夜,日軍傷亡慘重,惱羞成怒,向我陣地發射毒氣彈,陣地失陷。
風門口是西線戰場的重要關卡,為突破此關卡,日軍以重兵輪番攻擊。危急時刻,黃書勳旅長親臨前沿,赤著膀臂端起機槍橫掃攻山之敵。在風門口東山頭陣地上,在所有彈藥消耗殆盡後,最後剩下的4名勇士抱著衝上陣地的日軍一同滾下懸崖。
風門口失陷,我守軍被迫退至關爺坡作最後固守。在我守軍10多天的頑強阻擊下,無數日軍橫屍關爺坡,慘無人道的日軍再次使用毒氣彈,致我守軍500多人窒息而死,防線最終失守……
在東線戰場,我守軍230團以連、排為單位,在老馬嶺、張老灣、前和灣、後和灣、甘泉等高地對日軍進行了有效阻擊。大禹頂是日軍迂回進攻我防守陣地的必經之地,為阻截敵人,田時風率領共產黨區幹隊配合守軍構築工事,利用險要地勢,痛擊了日軍。
五裏常平街是東線日軍北進山西的必經通道。我抗日勇士在常平村東高地、村南及街道上與日軍展開了殘酷的陣地戰、拉鋸戰和白刃戰,共斃傷日寇1000餘人,數百名抗日勇士壯烈犧牲。常平村陷落後,日軍以飛機、火炮作掩護,繼續向我尖刀嶺守軍猛烈進攻,我守軍在彈盡糧絕、僅剩13名勇士的情況下集體跳崖,壯烈殉國。
“常平阻擊戰”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抵禦外敵、捍衛民族獨立和尊嚴的正義之戰。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裏,我守軍與敵寇進行了大小400多次戰鬥,擊斃日軍2000多人,約3000名抗日將士為國捐軀,以鮮血和生命在南太行山區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歌。
“常平阻擊戰”已經過去70多年了,但後人對先烈的追思和緬懷卻曆久彌新。特別是2000年以來,每到清明節和抗戰紀念日,烈士後人及社會各界人士來到抗戰遺址追憶國難、憑吊先烈,“立誌報國,共襄複興”的共同情感在這裏醞釀、奔騰……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爆發78周年紀念日,記者選取一組“常平阻擊戰”戰場遺跡、烈士後人及當地群眾憑吊和緬懷抗日陣亡將士的圖片,以此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記者 楊 帆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