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站區龍翔街道河口村有一座關帝廟,始建於乾隆四十五年,殿內除供奉有關公外,竟然還供奉著一個普通百姓範福增的牌位。眾所周知,關帝廟內供奉的應該是關公,而河口村關帝廟內為什麼要供奉這個叫範福增的人呢?村民司永軍向筆者講述了範福增的傳說。
範福增是河口村人,心地善良,樂善好施,喜歡接濟有難之人。範福增還疾惡如仇,見到不合理的事總愛出手幫助。然而有一次,村民意外地發現範福增還有另外一樣本事——會祈雨,並且是每祈必有雨。一年夏天,久旱無雨,村民都在眼巴巴地盼著老天爺趕快下雨。一天,村民老司從村中關帝廟前路過,看見範福增跪在廟前正在向關老爺磕頭,嘴裏嘟囔著什麼。老司覺得奇怪就上前問:“福增,你在幹啥?”範福增回答:“我在向關老爺祈雨。”老司一聽樂了,說:“現在正是三伏天,萬裏無雲,毒日頭(方言指太陽)能把人烤出油來,再磕頭也祈不來雨,趕快起來回家吧,再跪就會中暑的。”範福增跪在那兒一動不動,好像沒聽見老司的話。老司又勸道:“福增,別傻了,天上沒有一絲雲,咋會下雨?”範福增說:“關老爺不會坐視不管的,他一定會叫老天爺下雨的,我的誠心一定會打動關老爺的,心誠則靈。”範福增話音剛落,天上突然烏雲翻滾,電閃雷鳴。轟隆隆一聲炸雷響後,瓢潑大雨從天而降。老司驚呆了,對範福增佩服得五體投地。村民們也都佩服範福增,竟然能在驕陽似火的天氣裏祈來雨。
村民閻守和又給筆者補充了一個範福增祈雨的傳說。有一年夏天,仍是久旱無雨,範福增領著河口村群眾去關林祈雨。當他們抬著祭品、法器祈雨回來路過柏山村時,柏山村的群眾攔住不讓走。柏山村領頭的人說:“聽說範福增帶著你們去關林向關老爺祈雨了,不知祈回雨沒有?”範福增說:“我們在關老爺像前祭拜進香,虔誠祈禱,關老爺一定會把雨水讓我們帶回來。”頭人又說:“我們素聞範先生豪爽大方,樂於助人,既然祈來了雨水,隻讓你們河口村受惠不太妥吧,分給我們幾滴水,以解我們村的旱情如何?”範福增問道:“不知怎麼個分法?”頭人說:“讓我們村人抬著你們祈雨的祭品、法器,走遍我們村的大街小巷就行了,我們也想感受一下關老爺的恩澤。”河口村人不願意了,議論紛紛。有人說:“我們千辛萬苦地去關林向關老爺祈雨,為什麼要分給你們?”又有人說:“你們為什麼不去向關老爺祈雨?”頭人答道:“我們沒有範先生有能耐。”就這樣,河口村人想走,柏山村人不讓走,雙方對峙起來。這時,範福增對自己村的人說:“我們村和柏山村是鄰村,山連山,地挨地。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難道我們忍心看著柏山村的莊稼旱死嗎?”範福增一番話說動了眾人,河口村人同意了柏山村人的要求。
天快黑時,河口村人才回到了家,他們把祭品、法器抬進了本村的關帝廟裏,供奉在關老爺像前。範福增領著眾人向關老爺下跪磕頭,範福增恭敬地向關老爺上了三炷香,然後說:“關老爺在上,我們請求您老人家施雨露於我們。同時,也請您老人家分些雨水給柏山村,讓我們共同戰勝這旱情。”言畢,廟外雨水嘩嘩。範福增站在山頭上眺望柏山村,但見那裏也是雨水歡騰,他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村民們私下裏議論,說範福增是關老爺轉世,來造福百姓的,所以村民就把範福增在村中住的窯洞叫“關爺洞”。範福增去世後,村民們就把他的牌位供奉在關帝廟裏,永遠祭拜他,以感謝他給村民們帶來的恩惠。
□ 許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