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陽市梁氏祖祠坐落在沁陽市王曲鄉西王曲村西北角,坐北向南,北枕蜿蜒長堤,堤下是潺潺的沁河水。登堤北望,太行山像一道玉屏,雄偉壯觀。世人注目的紫金頂,像寺院的一口古鍾,扣在綿延的太行山上,柔和而清雅。梁氏祖祠就坐落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
據清乾隆五十二年梁氏祖祠建祠碑記載:“始祖於前朝自晉遣懷,迄今繁衍五百餘家……祖宗功德不可不彰,遂籌資建祠。”此碑鑲嵌在祖祠大院內東邊的牆壁裏。如此算來,梁氏祖祠的存在,距今已有230年的曆史了。
梁氏祖祠東西寬16.6米,南北長約93米。過廳把祖祠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院主體建築有山門、過庭、卷頂廂房。山門外兩側是八字屏。八字屏為渾磚結構,屏麵做工精細,圖案精美。中心雕一大圓,飾以龍鳳。圍繞大圓,是一個個菱形磚雕構成的八角磚環,磚環環環相扣,恰如滿牆布滿天圓地方之通寶,古樸典雅,精妙絕倫。屏麵上邊飾以圖案花邊,花邊分五層,一、三、五層為線性花邊,二、四層是磚雕圖案,四層圖案中間是二龍戲珠,珠在正中,占一磚,左右兩龍,各占四磚;二龍左右是鹿、馬、羊、麒麟等圖案,一個磚上雕一種動物,共8個,分布兩邊,一邊4個。這個層麵共有17塊磚雕組成。二層圖案稍大,由12塊磚雕構成,分別雕飾牡丹、荷花、菊花等花卉。為防止磚雕脫落,又加了4個磚榫,均勻地鑲嵌在圖案上,起拉扯凝固作用。
後院有大殿,大殿前有祭祀平台,條石八磚鋪就。據老人們講,平台下古柏合圍,鬱鬱蒼蒼。大殿五脊六獸,脊上動物栩栩如生。又弧形筒瓦籠蓋頂,重簷廡殿,古樸典雅,蔚為壯觀。大殿前,有“受天之佑”祭祖碑一通,碑載:“吾梁氏,古晉人也。自洪武二年奉旨遷懷,曆年三百七十年餘矣。”立碑時間是乾隆六年(公元1742年),洪武二年是公元1369年,也就是說,梁氏遷懷,至今已644年了。碑中載明了梁氏始祖梁公諱螽斯字衍慶,排行十二公,遷懷時同胞三兄弟十一公、十三公分手時,各執銅錘一柄,約為日後相見之憑。分手後,十一公定居修武梁莊,十三公定居博愛老梁莊,十二公即梁氏祖祠之始祖梁螽斯,居沁陽市西王曲村。現今焦作市的三家梁姓後人,約定每年一聚,時間定在大年初六;在沁陽、修武、博愛輪著舉辦。聚時將所議之事,記入家譜。祠堂內又有殘碑一通,靠於大殿東山牆,乃明故三世祖梁公諱棟之碑。碑載“六世祖忠在柏香”(今沁陽市柏香鎮),“賢在東鄉”(今沁陽市東鄉),六世祖翬移居濟源留村,其後又遷居沁陽市沙溝、程村、路村、彰儀、南王、南魯、韓村……沁陽市王曲鄉西王曲村之梁氏祖祠,乃沁陽市梁姓之祖祠。
最值得研究的是“受天之佑”始祖碑載明的二十輩字。碑載由大清乾隆六年(公元1742年)自十六世始,啟用輩字。碑上共勒輩字二十:王、肈、紹、盛、世、發、達、慶、祥、通、光、顯、榮、奕、祀、蘭、桂、啟、賢、明。此二十輩字,廣泛使用於懷府八縣。直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梁姓人氏,起名還緊扣輩字,不僅是男性,女子也是。現今世人,多是“世、發、達、慶”輩字,最高輩是“兆”字輩,最晚輩已到“通”字輩。
解放後,梁氏祖祠改建為學堂,始為小學,1967年增設初中,1969年王曲公社高中又於此起步。1992年,學生全部搬出了祠堂。梁氏族人先後於1995年、2012年兩次捐款,使祠堂古貌得以重現。如今,山門瓦頂上的陶製品,如獅、虎、猴等已完好無缺;祠堂內水泥路潔淨平坦;噴繪琳琅滿目:有記載犧牲於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烈士《沁橋英魂》,有村中成功人士的英名榜,有弘揚傳統文化的《二十四孝圖》……漫步其中,深感文化底蘊的熏陶。祠堂,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地講述著曆史的變遷。
□ 梁發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