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香文化始於春秋,發展於漢,完備於唐,鼎盛於宋,廣泛流行於明清時期。焦作曆史悠久,恩村一帶廟宇眾多,常莊香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常莊火神廟和恩村十八廟等周邊廟宇的香火推動,早些年曾有“蘇藺籮頭柏山缸,張莊菜籽常莊香”的俗語。
常莊火神廟是人民路上唯一的文物保護單位,布局古樸自然,結構緊湊,是明清建築式樣,每年農曆二月十二廟會時遊客眾多。恩村十八廟有玉帝廟、祖師廟、三官廟等廟宇,分布在恩村各處,有“不見廟不進村”之說,香火廟會幾乎天天不斷。常莊香因此被大力帶動,開始是一戶兩戶零散做,逐漸發展到全村大多數家戶都做起來,當時的常莊真可謂是“家家熬鍋,戶戶曬香”。小時候,筆者曾把家裏做的香抬到屋外晾曬,也曾攆雞狗不讓其糟蹋香籮,還和小夥伴們拿截香的竹刀玩。
常莊香的精品是“通興號”,此香號由常莊北街趙續業開創,所造的香多為料香“衛生香”,也出售一些常規香。此香品為獨家經營,別無分號,從不傳人,所用的配方,是趙續業通過3年為人當長工學來的。
趙續業是由牆北村遷入常莊的第五代趙姓人家,家境一般,年少時有耍拳弄棒的愛好。有一年,他產生了學做香的想法,就向西走。走到懷慶府西南的孝敬鄉任村時,他看到有人在澆地,就蹲在地邊的壟溝旁捧水喝。忽然,一頭毛驢狂奔而來,後邊有位老者在追趕。趙續業飛身迎向毛驢,閃過驢頭,單腿挑起拖地的韁繩,一手接住,另一隻手抓緊驢鬃,飛身上驢,然後拉緊韁繩,毛驢就地轉了兩圈停了下來。隨後趕來的老者把他請到家裏,了解到趙續業想學做香技術時,喜笑顏開地說:“你算找到家了,就跟我學做香吧。”原來,這位老者是當地有名的做香專業戶,他家的香料配方代代相傳已經七代。
在老者家裏,趙續業格外勤快,白天做香,放香籮曬香,把成品打捆包裝,晚上還為老者鍘草、喂牲口。趙續業學徒3年後,老者把他叫到跟前,把傳了七代的秘方介紹給他,從各種材料的性能、用途和效果等各種竅門都一五一十地和盤托出。趙續業回家後,一次就造出了合格的香品,人們用後效果很好。趙續業將香品命名為“通興號”。有人想要秘方,他一概拒絕。後來分家,它將配方傳給兩位哥哥。兩位哥哥的作坊被稱為“南北圪壋”,兩個哥哥一個叫趙續勳,一個叫趙續升,可是,他們做的香無論如何都不及趙續業的好。後來隨著趙續業的衰老,他的後代以別的生計為業,“通興號”作坊和香號逐漸衰落下來,但其兄趙續勳的料方經常莊趙克義傳了下來。
解放後,常莊村的香坊還生產日用香,1958年村裏不再生產香,但一些製香的香籮、香桶、竹刀等還有人存儲。改革開放後,村裏大興土木、拆舊建新,老農具和製香器具都被遺棄了。1981年夏天,常莊村民在田裏撿到一塊長9.8厘米、寬2.8厘米、厚2.65厘米的木塊,上麵有“通興號在常莊東頭自造檀香,早晚不誤”等字樣。經村民趙偉臣收集記錄,但此物現在已經遺失。
□王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