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山陽尋跡 > 推薦頭條 > 正文

經典山陽

勝利街:百年老街演繹別樣繁華
更新時間:2016-6-7 15:56:44    來源:焦作晚報









    勝利街,原名西馬市街,始建於1911年(清宣統三年),它是繼鹽店街(今民生街)後,英國福公司在焦作建設的重要街道之一。1927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西馬市街改名為中山街。1949年解放後,中山西街改為勝利街,紀念解放??戰爭勝利。當年的西馬市街,如今的勝利街,這條橫跨一個多世紀的老街,在曆經了百年滄桑之後,依然用繁華演繹著老街獨有的味道。
    老街今安在
    幾處老宅顯滄桑
    勝利街,南北走向,位於新華街西側。它北起民生街,南止烈士街,被解放路一分為二,又有勝利北街和勝利南街之稱。
    記者從市檔案館了解到,勝利街是我市僅存的幾條老街之一。據《焦作市誌》《修武縣誌》《焦作煤炭城市研究——從“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等文獻資料記載,1911年,英福公司修建了東馬市街(今新華街)和西馬市街(今勝利街)。當年,東馬市街直接貫通北廠和南廠,全長1600米,用煤矸石鋪路,是焦作最好的街道。與東馬市街相鄰的西馬市街,卻遠不及東馬市街重要。今年80歲的陶鳳,從小生活在西馬市街。她說,西馬市街上幾乎沒有店鋪,街道兩側的胡同裏住的都是英福公司下井挖煤的工人。
    1927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當時的政府把東馬市街改名為中山東街,西馬市街改名為中山西街。1949年,為紀念解放戰爭??取得勝利,西馬市街改名為勝利街,東馬市街改名為新華街。從此,這兩條街有了各自的名字,以不同的姿態記錄城市變遷。
    沒有想象中的飛簷鬥角、白牆青瓦,沒有青石路板,也沒有粗得懷抱不住的老樹……6月1日,記者走進這條百年老街時,看到的是市井獨有的繁華。
    記者的探訪之路從勝利北街開始,一路向南到勝利南街南口,近千米的路程讓人感受到了不同的城市風景。
    勝利北街長約400米,街道兩側都已蓋成房子,這些房子高低不一擠在一起,給人一種“寸土寸金”的感覺。勝利南街要被北街熱鬧許多,走在街道中間,兩側是經營各種食品、蔬菜、生活用品的店鋪,人們在狹長的街道裏穿梭,討價還價聲、各種叫賣聲不絕於耳。
    “這條街熱鬧得很,不次於成都的那些老街。”一位在勝利南街經營小吃的攤主說。
    陶鳳說,以前街上住著的都是礦工,白天工人們要下井,街道很是冷清。“原先的街道狹長,連著街道有10多條胡同。上世紀80年代,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高家胡同、豆腐巷、宋家胡同、東胡同、千恒裏胡同被拆後蓋成了單元樓。如今,這條街上隻剩下太平巷、西胡同、西平等胡同了。”住在西胡同裏的張大爺說。
    西胡同東西走向,胡同中一處青磚青瓦的院子顯得特別古樸。從拱形的院門進去,看到有五六間瓦房,每間房子有10多平方米,其中兩間住著人。
    “以前這裏很熱鬧,現在大部分人都搬走了。”張大爺說。
    消失的老店
    承載幸福的回憶
    “勝利街上的店鋪不多,在我記憶中最大的商店就是回民門市部,那裏也是當年我最喜歡去的地方。”今年41歲的買俊霞回憶童年往事,臉上洋溢著幸福。
    買俊霞說,她的家在勝利南街豆腐巷,街道上鋪的是青石板,因人們走得多了,青石板被磨得又光又亮,一點點細微的裂痕都能看得清楚。
    “以前東西少,看啥都是新鮮的。”買俊霞說。她在原勝利街小學上學,每天最向往的地方就是位於勝利北街南口處的回民門市部。當年,門市部算是勝利街上的地標性建築,也是最熱鬧的地方,油、鹽、醬、醋等調味品應有盡有,暖水壺、小鏡子等生活用品也是一應俱全。
    買俊霞的媽媽曾是回民門市部的經理,她小時候經常到門市部等媽媽下班,最喜歡看媽媽打理門市部裏的商品,祈禱能吃到包裝紙中的點心皮。那些點心皮雖都是麵,但也是很香甜的。
    “那時人都窮,一般家庭根本吃不起點心,點心皮、點心渣子都很金貴,同學們當時可羨慕我了。”買俊霞說。
    蘭建國今年63歲,這條百年老街上,除了讓他難忘的回民門市部外,還有那些甜的、鹹的老味道。
    “小時候最喜歡幫家人打醬油,幾個兄弟搶著打。看著售貨員用竹提子熟練地把醬油從大缸裏舀出來,倒進插在瓶口上的漏鬥裏,有種說不出的興奮。每次打完醬油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到賣點心的櫃台前轉一圈,筋骨條、方酥、三刀……光是看看就高興地不得了。”蘭建國說。
    百年老街
    演繹別樣繁華
    這條105歲的老街,少了小徑通幽的寧靜,如今的它讓生活在這兒的人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快樂。
    周生來今年76歲,17歲從山東老家來到焦作,在勝利南街西胡同生活了60多年。他說,現在街上的老房子不多了,老街坊鄰居也都搬走了,但腦海裏時常會浮現出以前的生活場景:白天下井挖煤,下班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到街上的公用水管處擔水。
    上世紀50年代,自來水還沒有通到家戶,整條街上隻有兩個水管,大家拎著各種器具去排隊接水。有時遇到不守規矩想加塞兒的人,大家會一起數落對方,弄得那些人不好意思再加塞兒。
    周生來說,以前,家家戶戶孩子比較多,一間小房子裏能住二三十口人。夏天熱時,大家都在院子裏鋪涼席睡覺,地上人挨人,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解放後,政府在勝利南街建了個鞋帽廠,在鞋帽廠上班的人都打扮得很洋氣。
    今年90歲的郜清達,當年是鞋帽廠的製鞋師傅。
    郜清達說,鞋帽廠負責生產加工勞動服、勞動鞋、勞動帽,這些全部供給礦工和企業職工使用,活多得幹不完,加班加點是常事。廠裏加工的衣物、鞋帽,其實就是現在人們說的工作衣。可剛解放的時候,這些東西都是限量供給,顯得很金貴。當年在街上,那些穿勞動服的人總是被人羨慕。
    “當年,在鞋帽廠上班的年輕人因手巧,會做各種衣服,找對象可受歡迎。”郜清達說,他就給廠裏的好幾個年輕人介紹過對象。
    如今,勝利南街上已經看不到鞋帽廠,也沒有了往年的那分寧靜。這條老街為適應城市的變遷,成了商販眼中的“商業街”,居民眼中的“集貿市場”,不管如何演變,老街上的繁榮,讓人感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文章編輯:李洋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