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山陽
曆史上第二個溫縣城是位於招賢鄉的古晉城。三國末期,曹魏政權落入司馬懿手中,司馬氏代魏不可避免。司馬昭加封晉王後,認為家鄉溫縣南鄰黃河,濟水西環,北依太行,位置險要,風水絕佳,可為帝王都,遂以家鄉為中心修建新城,方圓9平方公裏,大致包括現在的招賢鄉西半部和番田鎮南部幾個村子。城牆用黏土夯築,堅如石板,又稱“板城”。司馬炎代魏建立西晉後定都洛陽,遂將溫縣縣址從溫故城遷到新城。民間稱之為“司馬故裏”、“古晉城”,其內城在今安樂寨村一帶,位於古晉城的西南角,古稱“安樂宮”,今名“安樂寨”。2008年6月,省政府定名為司馬故裏舊址,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從安樂寨周圍的村名還可以看出當年晉王城的規模範圍和布局結構。安樂寨西北部的上苑村,即溫故城,當年名上花苑,為帝妃們遊樂的禦花園,園內有人工開鑿的河湖山水,古濟水自西側流過,當年可乘船遊玩。外城東關,有司馬氏招賢納士之驛館,招賢村因此得名。安樂寨村東邊和南邊有辛莊三個村、小營村和梨園村、禪房村,辛莊三個村是晉王城田獵之處,小營村是禦林軍的練兵校場,梨園村是晉王城的文化藝術娛樂場所,禪房村則是晉王城的禮佛之處,晉王曾在此祭祀天地社稷。安樂寨北邊,則有東城外、西城外、樹樓、護莊村,分別為晉王城的東西城宇及禦林軍兵營和戍樓所在地。晉王城宏大的規模和嚴謹結構由此可見一斑。
在上苑村西部,靠近豬龍河(古濟水)的高大土台,原叫虢公台,係周桓王17年(前703年),周大臣虢仲率諸侯國集結軍隊進攻晉的曲沃時,在此誓師而得名。公元236年,司馬懿將遠征遼東公孫淵,率兵路過家鄉溫縣,在虢公台與父老故友宴飲,慷慨而歌曰:“天地開辟,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肅清萬裏,總濟八方。告成歸老,待罪舞陽。”因此虢公台也被稱為“司馬懿賀酒台”。目前此台尚存,隻是麵積已縮小很多。
晉王城作為溫縣第二個縣城約450年,直至隋末大業十三年(617年)東遷至現在的溫縣城,後逐漸荒廢,加之曆年受黃河水患和戰爭之亂,外城湮滅,寨牆傾頹。到了明清時期,在內城修築了高大的寨子,名曰安樂寨。2008年,安樂寨村發現了明代崇禎年間及清代同治年間修補寨牆的碑刻,為我們了解安樂寨的曆史提供了直接的可靠證據。明崇禎十年(1638年)碑文記載:“縣治西三十裏,舊有古城,原司馬懿之故址也,遺跡微存,孰過而問之,於崇禎元年……修築名曰安樂寨。”清代同治8年(1870年)《重修安樂寨碑》記載,鹹豐年間由於太平天國起義及撚軍戰亂,“大河南北不勝其苦,人心恐懼……安樂寨舊有城碟可恃,但時遠年湮不無損壞,於是安樂寨王德敏與外五村公議各捐錢修補……”。據溫縣誌記載,安樂寨有南三門,東西及西北東北各一門,共7座寨門。寨門朝外一麵刻“司馬故裏”,朝內一側刻“安懷寨”,後改為安樂寨。溫縣政協委員楊文翰老先生多方調查,找到了東門和西北門內麵鑲嵌的“安懷寨”兩塊石匾。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殘存的安樂寨城牆也在快速縮小消失。目前僅剩下西邊些許殘段,高尚有3米左右,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假如這點城牆也消失湮滅,是作為司馬故裏溫縣的巨大損失。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加固保護和利用,對這個具有重大文化內涵價值的省保單位無疑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
□張保民 趙慧欽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曆史上第二個溫縣城是位於招賢鄉的古晉城。三國末期,曹魏政權落入司馬懿手中,司馬氏代魏不可避免。司馬昭加封晉王後,認為家鄉溫縣南鄰黃河,濟水西環,北依太行,位置險要,風水絕佳,可為帝王都,遂以家鄉為中心修建新城,方圓9平方公裏,大致包括現在的招賢鄉西半部和番田鎮南部幾個村子。城牆用黏土夯築,堅如石板,又稱“板城”。司馬炎代魏建立西晉後定都洛陽,遂將溫縣縣址從溫故城遷到新城。民間稱之為“司馬故裏”、“古晉城”,其內城在今安樂寨村一帶,位於古晉城的西南角,古稱“安樂宮”,今名“安樂寨”。2008年6月,省政府定名為司馬故裏舊址,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從安樂寨周圍的村名還可以看出當年晉王城的規模範圍和布局結構。安樂寨西北部的上苑村,即溫故城,當年名上花苑,為帝妃們遊樂的禦花園,園內有人工開鑿的河湖山水,古濟水自西側流過,當年可乘船遊玩。外城東關,有司馬氏招賢納士之驛館,招賢村因此得名。安樂寨村東邊和南邊有辛莊三個村、小營村和梨園村、禪房村,辛莊三個村是晉王城田獵之處,小營村是禦林軍的練兵校場,梨園村是晉王城的文化藝術娛樂場所,禪房村則是晉王城的禮佛之處,晉王曾在此祭祀天地社稷。安樂寨北邊,則有東城外、西城外、樹樓、護莊村,分別為晉王城的東西城宇及禦林軍兵營和戍樓所在地。晉王城宏大的規模和嚴謹結構由此可見一斑。
在上苑村西部,靠近豬龍河(古濟水)的高大土台,原叫虢公台,係周桓王17年(前703年),周大臣虢仲率諸侯國集結軍隊進攻晉的曲沃時,在此誓師而得名。公元236年,司馬懿將遠征遼東公孫淵,率兵路過家鄉溫縣,在虢公台與父老故友宴飲,慷慨而歌曰:“天地開辟,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肅清萬裏,總濟八方。告成歸老,待罪舞陽。”因此虢公台也被稱為“司馬懿賀酒台”。目前此台尚存,隻是麵積已縮小很多。
晉王城作為溫縣第二個縣城約450年,直至隋末大業十三年(617年)東遷至現在的溫縣城,後逐漸荒廢,加之曆年受黃河水患和戰爭之亂,外城湮滅,寨牆傾頹。到了明清時期,在內城修築了高大的寨子,名曰安樂寨。2008年,安樂寨村發現了明代崇禎年間及清代同治年間修補寨牆的碑刻,為我們了解安樂寨的曆史提供了直接的可靠證據。明崇禎十年(1638年)碑文記載:“縣治西三十裏,舊有古城,原司馬懿之故址也,遺跡微存,孰過而問之,於崇禎元年……修築名曰安樂寨。”清代同治8年(1870年)《重修安樂寨碑》記載,鹹豐年間由於太平天國起義及撚軍戰亂,“大河南北不勝其苦,人心恐懼……安樂寨舊有城碟可恃,但時遠年湮不無損壞,於是安樂寨王德敏與外五村公議各捐錢修補……”。據溫縣誌記載,安樂寨有南三門,東西及西北東北各一門,共7座寨門。寨門朝外一麵刻“司馬故裏”,朝內一側刻“安懷寨”,後改為安樂寨。溫縣政協委員楊文翰老先生多方調查,找到了東門和西北門內麵鑲嵌的“安懷寨”兩塊石匾。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殘存的安樂寨城牆也在快速縮小消失。目前僅剩下西邊些許殘段,高尚有3米左右,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假如這點城牆也消失湮滅,是作為司馬故裏溫縣的巨大損失。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加固保護和利用,對這個具有重大文化內涵價值的省保單位無疑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
□張保民 趙慧欽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