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文化焦作 > 正文

經典山陽

人民勝利渠是“人民的勝利”
更新時間:2020-3-24 11:06:17    來源:焦作日報
  3月1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到武陟縣人民勝利渠渠首調研時強調,人民勝利渠渠首是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的重要節點。

  那麼,我們今天的故事就從人民勝利渠渠首講起。

  人民勝利渠渠首位於黃河北岸京廣鐵路黃河大橋以西1500米處的武陟縣嘉應觀鄉秦廠大壩上。人民勝利渠為什麼在秦廠大壩上?

  秦廠大壩始建於清康熙末年,是為解決武陟馬營口複決而建,它的建成標誌著曆史上黃河標準堤壩建設進一步加強。在此後的百年間,秦廠大壩與武陟黃河岸邊的禦壩、遙堤相互作用,將不斷向東北泛濫的黃河水引向靠近邙山的東南方向。

  如今的秦廠大壩已是殘垣斷壁,結束了它的曆史任務。而其壩體的南端又樹立起了人民勝利渠渠首。

  “抬頭是邙山,低頭是河灘。大風黃沙刮過來,光想埋住俺。”這是人民勝利渠通水前黃河岸邊百姓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風沙大、鹽堿地多,老百姓都能從自家土牆上摳出鹽來。

  然而,1952年4月,伴隨著人民勝利渠開閘放水,“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魔咒被打破了。通水68年來,人民勝利渠灌溉著武陟、獲嘉、新鄉、原陽、延津、衛輝等地約5萬公頃的農田,使昔日低窪荒涼的鹽堿地變成了高產穩產田,一個個“噸糧田”“小康村”不斷湧現。

  試想,如果沒有人民勝利渠,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武陟大米”還有可能產生嗎?

  人民勝利渠,新中國成立後黃河下遊興建的第一座大型引黃灌溉工程,也是黃河下遊第一處大型自流引黃水渠。因而,建設者們將其定名“人民勝利渠”,寓意“人民的勝利”。

  人民勝利渠開閘放水後的第六個月,秋風送爽,天高雲淡,毛澤東主席欣然來到人民勝利渠渠首視察,並誇讚“人民勝利渠,這個名字好。”

  更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勝利渠通水後,兩岸大興綠化,放眼望去果林成片。1958年,毛澤東主席來新鄉調研時,還興致勃勃地品嚐了黃河灘地生產的蘋果。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百害黃河”變成一條生態文明的幸福河,人民勝利渠的建設是新中國成立後黃河兩岸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治黃的最輝煌篇章。

  2019年12月,記者在焦作河務局的安排下,采訪了人民勝利渠管理局副局長羅華梁。

  羅華梁向記者介紹,新中國剛剛成立時,許多西方國家的水利專家在印度集會時斷言“中國黃河無法治理,黃河流域下遊及周邊地區若幹年後將會變成荒漠”。

  的確如此,曆史上,黃河“善淤、善決、善徙”,是世界上最為複雜難治的河流。據統計,在1946年人民治理黃河以前的幾千年中,黃河下遊決口泛濫達1500多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洪水退去後,麵積廣大的黃泛區黃沙漫漫、寸草不生。

  羅華梁說:“在這樣的曆史背景和國際輿論下,剛剛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決策興建人民勝利渠。”

  1951年3月,經周恩來總理親批,人民勝利渠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僅僅用了一年時間,中國人民便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由人民勝利渠渠首向東南行進不出數公裏,便是上世紀70年代推舊新建的張菜園閘,也是人民勝利渠的第一個閘口。張菜園閘位於武陟縣詹店鎮張菜園村,是在已退休的黃河水利委員會原副主任莊景林的主持下修建的。

  莊景林說,黃河的主要特征是水少沙多,因而解決泥沙問題是引黃供水麵臨的重大難題,而人民勝利渠的總幹渠、幹渠、支渠、鬥渠都成功地解決了泥沙淤積渠道的問題,創造了半個多世紀渠係不衝不淤的奇跡。

  渠首引水防沙,從源頭減少泥沙引入;總幹渠防沙,建設者們充分研究了渠係落差、比降、流速、流量、含沙量之間的關係,通過三處控製性跌水建設,保持引水運用過程的挾沙能力達到最大化;渠係合理配水,將細顆粒泥沙輸送到田間,起到改良土壤作用。在渠道來水含沙量較大時,將井水和渠水混合,降低渠水含沙量;用渾水灌溉解決部分泥沙問題。

  莊景林說:“現在看起來,這些技術的應用比較平常。但在新中國剛剛成立之初,人民勝利渠建設的每一個舉動都是值得稱道的。”

  羅華梁告訴記者,從1952年開始,人民勝利渠一直都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1999年以來,持續開展了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目前,人民勝利渠已形成了科學的灌排體係。在引黃灌溉人的努力下,人民勝利渠的生命充滿活力,並走向壯大。

  68年來,人民勝利渠以其飽滿的生命,為灌區農業發展提供著強勁動力。在人民勝利渠管理局節水灌溉試驗站旁,有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地頭的牌子上標示著“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國家自然基金科學項目”字樣。這一塊塊金字招牌和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交相輝映,正是人民勝利渠創造的最美風景。

文章編輯:施筱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