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文化焦作 > 正文

經典山陽

在爐火前淬煉成器
——訪我市青年黑陶技藝傳承人王金波
更新時間:2019-10-29 11:12:39    來源:焦作日報
  

  創作中的王金波。


  記者 王瑋萱 攝

  王金波作品饕餮紋黑陶魚盆。
  

記者 王瑋萱 攝



  今年8月,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主辦的2019年中國(北京)國際精品陶瓷展暨第八屆“大地獎”陶瓷製作創新設計大賽上,來自我市沁陽市山王莊鎮盆窯村的黑陶作品饕餮紋、一米十二生肖魚盆分獲該展“大地獎”一、二等獎。這是我市非遺項目近年來所獲得的重要獎項。

  正因為如此,獲獎作品的創作者、年輕的黑陶藝人王金波走進了更多人的視線。

  今年37歲的王金波正式學習黑陶傳統製作技藝不過10年時間,而接觸黑陶傳統製作技藝卻已30餘載。

  盆窯村,中國黑陶之鄉。千百年來,這裏“家家木輪轉,戶戶冒青煙”,老窯工們依山建窯,窯火興旺,煉就了黑如漆、聲如磬、薄如紙、亮如鏡、硬如瓷的黑陶。王金波就是盆窯村土生土長的“黑陶人”。他早已聽慣了老窯工們摔泥巴的聲音,早已知曉了在木輪上盤泥條的輕重,早已聽說了關於黑陶的無數個傳奇故事。

  老窯工們說,大黑陶魚盆是達官貴人才能用得起的東西,養花易活,養魚不用換水。普通人家用黑陶器皿盛飯、放米等,長時間不壞不餿,好用得很……

   耳濡目染黑陶的神奇魅力,王金波心中很早便種下了一顆關於黑陶的種子。

  於是,當盆窯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向外謀生的時候,王金波卻毅然決定留在盆窯村,與軟乎乎的泥巴打交道。

  手頭緊,沒資金。在朋友們的幫助下,他借了4000元錢,先把窯洞開了起來。窯洞剛開,借來的錢就用完了,他連買土、輪盤和打泥機的錢都沒有。怎麼辦?“以前的黑陶工人啥不都是人工做的,他們能人力打泥,我也能!”王金波的耳邊響起了老輩人打泥時的震天號子,那聲音穿過時空,帶給了他無窮的力量。於是,個子不高的王金波,硬是憑著自己的力氣,一下又一下地用棍子搗出來、夯出來了燒窯的陶坯。

  王金波入門很快。學藝三年,在村裏老窯工們的點撥下,2014年春天,他便有了自己的黑陶工作室。黑陶魚盆是沁陽盆窯黑陶的代表性作品,成立工作室後,王金波便通過深入研究,創新傳承了黑陶魚盆的做法。

  他利用泥條盤築法這一傳統黑陶技藝,不斷和黑陶界大師們交流學習,創作並改變了黑陶魚盆傳統器型,其黑陶魚盆代表作品有:饕餮紋魚盆、富貴飛皇聚寶盆、荷葉口高浮雕連年有餘黑陶80大魚盆、荷葉口和傳統器型的空心沿結合的80黑陶魚盆等。由他創新傳承的黑陶魚盆同樣美觀與實用,廣受讚譽。

   2017年,王金波加入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2018年,他又考取了中國陶瓷職業國家職業技能高級職稱。其工作室加入河南省陶瓷玻璃行業協會,拿到了中原河南陶瓷行業新秀獎。

  今年10月,王金波克服種種困難,製作了直徑1.6米、高76厘米的鼓肚大魚缸,獻禮祖國。

   王金波是新一代黑陶藝人的代表。他對於黑陶文化有著自己的理解。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對於陶瓷,現在的人們不僅要實用,更講究時尚性、藝術性、欣賞性,黑陶產品必須讓老藝術開新花才有生命力。此外,現在黑陶技藝不但要在藝術上有所創新,在銷售上也要親近時代。”

(記者 王瑋萱)

文章編輯:殷愛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