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文化焦作 > 正文

經典山陽

紅色文化染紅曆史名村寨卜昌
更新時間:2019-4-16 9:22:04    來源:焦作日報

  4月8日,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蘇家作鄉寨卜昌村鑼鼓喧天。這裏的鄉親們正在用最熱情的方式,歡迎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第45師偵察連的150餘位退役老兵前來尋根勵誌。

  尋根,尋紅色文化傳承基因之根;勵誌,立為人民事業奮鬥之誌。

  1948年8月15日,以我市地方紅色武裝老二團為基礎,太行軍區在寨卜昌村組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

  若問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的紅色經曆,那真是一支英雄隊伍的革命史詩。僅僅兩個多月時間,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便形成了一支2萬餘人的革命勁旅。渡過黃河後,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先後解放了洛陽、開封、許昌、鄭州等中原城市,取得了打響淮海戰役的主動權。

  淮海戰役結束後,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被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十五軍,參加了渡江戰役,在解放兩廣、西南剿匪等戰鬥中立下汗馬功勞。1951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十五軍赴朝作戰,表現英勇。我們所熟知的英雄邱少雲、黃繼光,以及著名的上甘嶺戰役,都是這支英雄部隊的“軍功章”。

  1961年,這支部隊又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第十五軍。2008年,參加汶川地震救災。2017年,又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部隊。

  星星之火已然燎原。這支部隊的紅色火種源自寨卜昌村,源自焦作的紅色土壤。

  記者了解到,在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組建之初,焦作革命群眾踴躍參軍,每個縣(市)區都有近100人入伍,僅寨卜昌村就有20餘名青壯年光榮入伍。不僅如此,我市每個縣(市)區都派出民工支援前線部隊,博愛就有2000多名民工“出征”。在淮海戰役勝利後,陳毅曾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這裏麵應當有眾多焦作籍民工的功勞。

  熱血伴著鄉情,鄉情糅合著熱血。人民軍隊沒有忘記來路,寨卜昌村的鄉親們也沒有忘記人民軍隊。

  4月8日,在老鄉們的夾道歡迎中,150餘名退伍老兵來到寨卜昌村北頭的一塊窪地,這是當年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誓師南渡黃河的地方。現場,紅色的國旗、黨旗、軍旗,綠色的迷彩服,襯托著春日的麥田,組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麵。

  記者采訪時,寨卜昌村村幹部王躍進說,2009年8月15日,寨卜昌村舉辦了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成立62周年慶祝大會。當時,1500餘名中國人民空降兵第十五軍現役部隊官兵和部分九縱老戰士參加。同年10月28日、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第十五軍指戰員又來寨卜昌村尋根勵誌。

  自2009年起,在連續10年的時間裏,年年都有部隊官兵及退伍戰士前來寨卜昌村尋根紅色文化。這些人群裏不僅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部隊指戰員,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的老戰士,還包括其他部隊的指戰員和退伍軍人。據不完全統計,在連續10年的時間裏,寨卜昌村已接待紅色文化考察人員2萬餘人。

  寨卜昌村是曆史文化名村,寨卜昌村古民居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如今,在這個古老輝煌的村莊裏,紅色文化已然是基因文化。王躍進說,新中國成立後,寨卜昌村先後有100多名村民入伍,一家三代或一家四代都是軍人的家庭,在寨卜昌村並不少見。

  手端曆史文化名村、紅色村莊兩大金飯碗,寨卜昌村豐厚的文化資源,足以撐起一台振興鄉村文化經濟發展的產業大戲。

  采訪時,記者得知,國家已投資對寨卜昌村古民居群進行了整體修複提升。寨卜昌村人也正在上級政府的領導下,深挖紅色文化內涵,叫響紅色文化品牌。一場好看的產業大戲正在寨卜昌村徐徐展開……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