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蘇家作鄉寨卜昌村古民居群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而位列其中的三號院更是重點保護對象。
此院建於公元1886年,為二進式四合院,清靜幽雅,原為清末武舉人王大謨居所,王大謨將其定名為“九儒堂”。解放戰爭時期,王大謨後人曾將該院騰出,中國共產黨紅色武裝——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在此成立,並由此開拔南渡黃河,解放洛陽、開封、鄭州等地。因而,三號院又是我市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
就在三號院中,記者注意到一塊家風石。這是一塊樸實無華的整石,經年風吹日曬,整石中間已有裂縫。然而,結合寨卜昌村王氏家族的興衰史來看,這塊前後銘刻“量入為出”“早作夜思”家訓石,看上去並不是那麼普通。
“量入為出”出自《禮記·王製》,指出“以三十年之通製國用,量入以為出”,也就是要做好統籌計劃,既考慮豐年,也要考慮饑年。量入為出,這樣的財務管理理念不僅通俗易操作,而且與儒家文化的義利觀、財富觀、價值觀相契合。
“早作夜思”早見於唐柳宗元《送薛存義序》一詩,原句為“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是指早上起來就要勞動,晚上還要考慮事情,做事情要全身心投入。
“量入為出”“早作夜思”看似簡單,實則代表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在修身、治家、處事中的核心理念。凡事都要量入為出、有度有節,切記物極必反,水滿則溢,過猶不及。
記者注意到,此家風石刻於清同治八年,即公元1869年,早於三號院的建成時間。
寨卜昌村王氏先祖於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遷來,距今已有600多年。遷來之初至明正德年間的百餘年約六七代先人,名諱無可稽考,現存王氏家譜,首創於清乾隆三十一年。其中,明正德年間先祖王洋公,懸壺濟世,名聞鄉閭。其長子王楠,子承父業,以一腔妙術而療四方之沉屙。從明嘉靖、隆慶以後直至明末的百餘年間,王氏家族漸趨殷實。而其發家史始於五世祖王來貢(1622-1701年),當時已經是清初太學生的王來貢,不喜做官,回家賣起了鍋。從此,賣鍋的生意在王氏家族中持續了140餘年,並將王氏家族推向了財富的頂峰。大約在康熙五十年的時候,王來貢的孫子王問安創立了泰順號商鋪。
時局動蕩固然是泰順號從巔峰走向沒落的重要原因,而其經營不善也是其主因。
在泰順號經營過程中,不管是生意興衰,都是獨家資本,決不吸收外來資金,但卻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嚴格分離。各連鎖店的經營管理都由掌櫃全權負責,子弟不能隨便到店裏指手畫腳,也不能在店裏支取銀錢,更不準以東家身份在店裏吃住。掌櫃不但有經營管理權,還有人事選聘權,所用人員隻需報東家批準就行,東家子弟、親屬等一概不準進店工作。
而這樣的管理模式在將泰順號推向發展巔峰時,又成了最終將其拉下神壇的推力。在漫長的經營過程中,泰順號後人沒有實戰經驗,多金而不善管理,在家鄉大興土木,花錢如流水,他們不再像當初先輩們創業那樣殫精竭慮,處處量入為出,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漸漸失去了對生意的管理能力,最終導致王氏家族的輝煌付之一炬。
這塊普通的家風石被靜靜地安放在三號院中,任憑風吹雨打,依舊巋然佇立,它應當是今人的精神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