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溫縣河南百年老字號“懷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訪時,看到一方“中華名匾”——“留餘”匾額。此匾高懸於“懷山堂”博物館內,來訪者一進入該博物館,每每抬頭即見、即思“留有餘”。
其實,“留餘”原匾現存於河南鞏義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康百萬莊園內,是康氏先人留給後世子孫的家訓。溫縣“懷山堂”第八代傳人、康百萬家族第十八代後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大懷藥種植與炮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康明軒將“留餘”匾複製高懸於“懷山堂”,以此自誡自勉。
“留餘”被譽為豫商文化之精髓,也應當是懷商文化之魂魄。
何為“留餘”?“留餘”匾如此詮釋——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蓋造物忌盈,事太盡,未有不貽後悔者。高景逸所雲:“臨事讓人一步,自有餘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餘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園老伯以“留餘”二字顏其堂,蓋取留耕道人之銘,以示其子孫者。為題數語,並取夏峰先生訓其諸子之詞以括之曰:“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餘忌盡而已。”
思之悟之,“留餘”匾字字珠璣。“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餘忌盡而已。”“留餘”,這是康家一脈先人的諄諄教導,這是康家一脈400年興盛不衰的根本,這是康家一脈做事為人之道。這同樣也是中國儒家文化精髓的折射,它不但是獨善其身的做人之道,還是豫商、懷商達則兼濟天下的從商之道,激勵後人胸懷天下的為政之道。
細查下,“留餘”名言出處頗深。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以還子孫。”這句話是“留餘”匾的核心,它出自“留耕道人”之口。
“留耕道人”為南宋廉臣王伯大,王伯大一生宦海沉浮,因直言勸諫兩次被罷官,三次被降職,但仍舊不忘初心,死守為人底線。晚年,他書寫《四留銘》傳後人,遂成名篇。因而,2017年,“留餘”匾所傳遞的“留餘”家訓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廣宣傳,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許多人。
生活處處“留有餘”,同樣體現的是人與自然、人與國家和諧共處的關係。有專家評價“留餘”匾:“留餘”思想倡導和諧、平衡、共贏、可持續,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我們當下所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康道平,康百萬家族第十五代傳人,字子履,號坦園,喜讀詩書、好練武功,曾修寨壘堡,操辦團練,保護家業。為鼓勵自己也為教育後代,起堂號為“留餘堂”,並請人撰寫了“留餘”二字及相關銘文作匾額懸掛於堂上。從此,“留餘”成為康家的重要家訓。
“留餘”,這當然不是康道平一人之精神,而是康百萬家族百年商業文化傳承之精髓。而如今,新懷商康明軒將其高堂懸掛,醍醐灌頂,昭示一代新懷商精神。
“懷山堂”已傳承懷藥精神近300年。新一代掌門人康明軒一直在尋找“懷山堂”文化之根,最終他找到了“留餘”匾,悟到了“留餘”。
望著“留餘”匾,康明軒說:“吃虧是福,退讓是禮,節儉為本,心存感恩,財富是一時的,商德才是商人之根。康家子孫正是深受家風的熏陶和影響,誠信經營,公平為本,以德領商,昌盛數百年,這也是懷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