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文化焦作 > 正文

經典山陽

生活處處“留有餘”
更新時間:2019-3-19 9:23:37    來源:焦作日報

近日,記者在溫縣河南百年老字號“懷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訪時,看到一方“中華名匾”——“留餘”匾額。此匾高懸於“懷山堂”博物館內,來訪者一進入該博物館,每每抬頭即見、即思“留有餘”。

  其實,“留餘”原匾現存於河南鞏義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康百萬莊園內,是康氏先人留給後世子孫的家訓。溫縣“懷山堂”第八代傳人、康百萬家族第十八代後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大懷藥種植與炮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康明軒將“留餘”匾複製高懸於“懷山堂”,以此自誡自勉。

  “留餘”被譽為豫商文化之精髓,也應當是懷商文化之魂魄。

  何為“留餘”?“留餘”匾如此詮釋——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蓋造物忌盈,事太盡,未有不貽後悔者。高景逸所雲:“臨事讓人一步,自有餘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餘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園老伯以“留餘”二字顏其堂,蓋取留耕道人之銘,以示其子孫者。為題數語,並取夏峰先生訓其諸子之詞以括之曰:“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餘忌盡而已。”

  思之悟之,“留餘”匾字字珠璣。“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餘忌盡而已。”“留餘”,這是康家一脈先人的諄諄教導,這是康家一脈400年興盛不衰的根本,這是康家一脈做事為人之道。這同樣也是中國儒家文化精髓的折射,它不但是獨善其身的做人之道,還是豫商、懷商達則兼濟天下的從商之道,激勵後人胸懷天下的為政之道。

  細查下,“留餘”名言出處頗深。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以還子孫。”這句話是“留餘”匾的核心,它出自“留耕道人”之口。

  “留耕道人”為南宋廉臣王伯大,王伯大一生宦海沉浮,因直言勸諫兩次被罷官,三次被降職,但仍舊不忘初心,死守為人底線。晚年,他書寫《四留銘》傳後人,遂成名篇。因而,2017年,“留餘”匾所傳遞的“留餘”家訓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廣宣傳,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許多人。

  生活處處“留有餘”,同樣體現的是人與自然、人與國家和諧共處的關係。有專家評價“留餘”匾:“留餘”思想倡導和諧、平衡、共贏、可持續,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我們當下所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康道平,康百萬家族第十五代傳人,字子履,號坦園,喜讀詩書、好練武功,曾修寨壘堡,操辦團練,保護家業。為鼓勵自己也為教育後代,起堂號為“留餘堂”,並請人撰寫了“留餘”二字及相關銘文作匾額懸掛於堂上。從此,“留餘”成為康家的重要家訓。

  “留餘”,這當然不是康道平一人之精神,而是康百萬家族百年商業文化傳承之精髓。而如今,新懷商康明軒將其高堂懸掛,醍醐灌頂,昭示一代新懷商精神。

  “懷山堂”已傳承懷藥精神近300年。新一代掌門人康明軒一直在尋找“懷山堂”文化之根,最終他找到了“留餘”匾,悟到了“留餘”。

  望著“留餘”匾,康明軒說:“吃虧是福,退讓是禮,節儉為本,心存感恩,財富是一時的,商德才是商人之根。康家子孫正是深受家風的熏陶和影響,誠信經營,公平為本,以德領商,昌盛數百年,這也是懷商之道。”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