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我市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郭清晨
最近,78歲的郭清晨身體小恙住院,可仍手不釋卷,掛著吊瓶研讀元代趙孟頫,明代王鐸、董其昌的大作。除此之外,幾十年來,每天一篇習作配一首打油詩,已成郭清晨的生活常態。
他告訴記者:“人的一輩子做成、做好一件事很難,唯有用心方得始終。”
1940年,郭清晨出生於我市武陟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喜愛習字塗鴉,樹枝作筆,地頭為紙,寫起字來如癡如醉。1960年,他考入鄭州大學中文係。大學4年,他沒舍得坐過一次公共汽車,沒買過一根冰棍,省吃儉用從每月5元的助學金裏拿出幾毛錢,在廢舊書堆裏“淘”些舊碑帖、畫冊,課餘時間全心投入到書畫創作中。
大學期間,郭清晨對書畫藝術的忘我追求,常常被同學們戲稱為“精神病”“書呆子”。一年寒冬,鄭州大學圖書館搬家,工作人員用舊報紙包裹圖書。冷凍寒天,舊報紙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這時,透過冰層,郭清晨隱隱看到一張舊報紙上登有鄭板橋的《墨竹圖》和黃胄的《驢》。他不假思索,用手捂化紙上冰。
50多年過去了,這張報紙依然安靜地“躺”在郭清晨的書畫報刊資料集裏。一張發黃的舊報紙,是郭清晨為自己鐫刻的精神圖騰;一次次癡狂的藝術追求,成就了郭清晨的書畫人生。
1963年,郭清晨參加了校園書畫大賽,引起了省文聯書畫專家的關注。此後,省會每有重大書畫賽展,省書法家協會的老師們都不忘通知他。期間,他結識了讓他受益一生的兩位書畫大家——唐玉潤、陳天然。當時,兩位書畫大師已名滿中外,卻願意費心竭力地指點郭清晨。在大師的教導下,郭清晨革陋習,樹新風,博眾長,走上了職業創作路。
1970年,郭清晨就職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教育廳,主要工作是為當地中小學課本畫插圖。這時,郭清晨迎來了他的創作高峰期,作品常常見諸《光明日報》《書法雜誌》等處。1982年,他由伯樂陳天然、張海介紹,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為我市首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1972年,郭清晨調入焦作市文化館工作。那時,焦作文化館生活條件盡管艱苦,卻不失濃濃的文化氣息。寒來暑往,郭清晨在文化館居住的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屋子,成了焦作書畫愛好者暢談書畫藝術的小天地。
郭清晨的學生、我市書法家楊保群記得,當時,郭清晨老師家除了睡覺的床和做飯的簡易灶台,四處堆滿了碑帖、金石和字畫。有一年冬天,他去郭清晨老師家裏,看到破舊煤球爐的拔氣煙囪上貼滿了花花綠綠的廢稿,郭清晨老師正在和幾位書畫愛好者冒著煤氣中毒的危險,仰頭讀之。
數十年如一日,郭清晨於無聲處,陶然書畫。他曾先後出任焦作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雲台山書畫院院長等職務,作品曾參加國際和平年書畫展、中日書法交流展、中韓書法交流展、世界華人書畫展、香港國際書畫展、中國藝術博覽會等國內外重大展覽。部分作品被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選入摩崖和碑林,其傳略被收入《中國美術年鑒》《中國古今書家辭典》《世界當代書畫名家大辭典》《東方之子》等專集。
無字句處讀書,與肝膽人共事。一清二貧的書畫生涯不僅成就了郭清晨的藝術造詣,也成就了他不忘初心的藝術態度,這種態度是當下書畫界的一股清流。
采訪時,郭清晨說:“書法是國粹,一點一畫都是先賢從丹心裏流出的汗青,是千錘百煉終身見性的‘舍利子’,切不可沾汙她的神聖,褻瀆她的靈魂,要打心底去敬畏藝術。”
這是一位古稀老人的創作箴言,他用大半輩子時間研讀了一門關於藝術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