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相比其他行業的火熱程度,焦作幾家古玩市場如往常般“冷”。曾幾何時,它們被看作是做大焦作文化產業的希望力量,可它們似乎從未經曆過春天。在一個又一個漫長的冬日裏,它們常常試圖掙脫窘境。
那麼,焦作古玩市場該如何尋找出路呢?
近日,記者來到焦作花卉市場古玩區。在這裏,記者發現,雖處在購物高峰期,但這裏的一些商鋪已經歇業。一位仍在開門營業的商鋪老板告訴記者:“就算過節,這裏生意也不好幹。有些在鄭州也有店麵的老板,通常會把銷售重心轉移至鄭州。”
雖然商鋪生意不樂觀,但是該市場自2016年8月開業以來於每周二定期舉辦的古玩市場交易會卻略帶熱度,這被該市場負責人稱為焦作古玩市場的一股“暖流”。
不過,“暖流”隻是相對而言。焦作花卉市場古玩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一兩年來,全國古玩市場都不景氣,這些古玩商來焦作出攤兒,該市場給予了許多優惠政策。自然而然,這些古玩商們又帶來了一些藏家購物。該市場是希望通過藏家購物來活躍本地市場,可收效並不明顯。
這位負責人認為,焦作古玩市場要做大,就要先讓藏家“熱”起來,年輕人“愛”起來,市場最終才能“動”起來。
在塔南路與和平街交叉口的焦作古玩城,記者看到,未到春節,這裏的許多商鋪已歇業,一些商鋪已被改造他用。該市場相關負責人稱:“古玩市場不景氣,房租收不來,市場便發展不了。”
市場經營者在乎房租,古玩商戶顯然更在乎每天的客流量。一位古玩商戶說:“現在談成一樁生意太難了,賣出一件古玩就像‘碰運氣’。有些店鋪長時間關門,裏麵都快成堆放雜物的小倉庫了。”
事實上,以上兩處古玩市場均位於人流集中區域,可人流偏偏變不成客流,這讓許多古玩商戶感到奇怪。
除這兩處古玩市場外,我市近些年來也曾出現過上規模的古玩市場,可均在“門前冷落鞍馬稀”的場景中退出市場。
是什麼在困擾我市古玩市場發展?
近些年來,全國範圍的古玩城都在走下坡路,市場經營額不斷縮水,有的已經跌至穀底。有專家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市場需求少了,稍有實力的買家從市場撤離,多數買家回歸理性購物。
更有人直言,與古玩城市場相伴相生的贗品問題是阻礙其發展的一大頑疾。采訪時,有商戶告訴記者:“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贗品也有人接盤。”
然而,一直“熱”不起來的焦作古玩市場該如何破局呢?
采訪時,焦作花卉市場古玩區負責人認為,焦作古玩市場要“熱”起來,首先要補充內在能量。古玩市場是文化交流的主陣地,可焦作年輕人並不喜歡逛古玩市場,“讓古玩文化進校園”“讓古玩文化進機關”,是活躍焦作古玩市場的關鍵。這位負責人還認為,焦作古玩市場要著重打造焦作本土特色文化,讓焦作人走進古玩市場感受焦作文化。
焦作古玩城的一些商戶也認為,焦作本土特色文化產業要崛起,助力焦作古玩市場發展。此外,政府要積極推動古玩市場發展,充分發揮古玩市場作用,讓焦作本土特色文化在這裏乘船出海。此外,焦作要形成更加專業化的古玩市場,完善古玩市場產業鏈條,助力產業發展。
近日,記者來到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令記者感受最深的不是潘家園古玩市場的熱鬧,而是看到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附近集中了8家上規模的古玩城,已成北京一景。同行的焦作文化產業辦相關負責人稱,打造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的文化市場,將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古玩市場在遭遇寒流的時候,各方應該抱團取暖。
焦作古玩市場到底該向何處去?通過采訪,許多人開出了“藥方”,但總結起來就是:政府搭建政策平台,強力推進本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增強古玩市場的內在動力,從而走一條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之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冬眠”的焦作古玩市場需要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