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點亮傳統文化產業發展路
在第四屆中原(鶴壁)文博會上,“創意”成為關鍵詞,創意文化產品成為核心產品。
在漯河館,許慎的《說文解字》變成了6864個漢字鉛塊,可以任意組合成某個人的名字,有了收藏價值。在新鄉館,各色葫蘆被漂亮的麥草烙畫“打扮”得很有新意。令人讚歎的是,創作者還將麥草烙畫技術應用在婚紗照上,美輪美奐。在鶴壁館,人們看到傳統文化符號被“貼”到創意LED燈上和智能家居機器人的身上。在信陽館,除了清香的茶葉,由民間藝術大師創作的精美的繡花鞋、繡花枕頭吸引了許多參觀者的眼球。
國際陶瓷文化創新交流展是第四屆中原(鶴壁)文博會上的重頭戲。在這裏,來自印度、意大利、希臘、韓國等近10個國家的近百件大師級陶瓷作品會聚一堂。這些陶瓷作品不僅極富地域特色,還具有時尚、大氣的“國際風範”,使人深刻地感受到,地域文化雖有差異但創意可以拉近距離。
同樣,在此屆文博會上,來自我市的創意文化產品也是一大亮點。展櫃上,一個由我市藝術大師申邦武研發的裏外透花絞胎瓷盤吸引了許多行家的目光。相比編織紋、羽毛紋、孔雀紋等仿古絞胎瓷的代表性紋飾,這種裏外透花的絞胎瓷作品更具裝飾性及現代藝術的美感。有業內人士稱,此件作品堪稱絞胎瓷藝術的創新典範。
傳統文化產品因創意熠熠生輝,傳統文化產業的傳播路徑也因創意“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此屆文博會上,焦作運用“互聯網+”而創建的百姓文化超市網絡服務平台讓參觀者眼前一亮。這種隻需群眾通過網上預訂、線下提供文化服務的方式,讓傳統文化產業走進了群眾,激活了傳統文化產業在基層的生命力。
創意,正在悄然改變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正在捅破傳統文化產業與現代人們文化需求間的那層窗戶紙。
然而,焦作傳統文化產業的創意之路才剛剛開始。
焦作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太極拳、八極拳、四大懷藥、絞胎瓷、天目瓷、黑陶、北方最大的竹林及數位重量級的曆史文化名人等,這些文化資源不僅僅是宣傳焦作,而且也是宣傳河南乃至中國的一張張文化名片。將這些文化元素有機地融入文化創意產業中,勢必促進焦作文化創意產業生態鏈的形成。
那麼,如何促進焦作文化創意產業生態鏈的形成呢?
珠海至上品牌工場是全國頂尖級的創意品牌工場。2016年8月28日,在應邀參加於我市舉辦的第十一屆豫商大會時,該工場創始人、執行總監師偉說:“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傳統的文化產業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年輕人消費的多樣化需求,將文化創意融入城市發展,會更有利於實現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和完整產業鏈條的形成。文化創意產業的形成將通過年輕人的視角、語言和行為模式,與消費者建立親密的關係,打造消費者喜歡的文化創意產品。”
用年輕人的視角、語言和行為模式,來欣賞、講述、創造傳統文化產品,這恰恰是包括我市在內的許多傳統文化產品在進入市場時的“軟肋”。
在此屆文博會上,市文產辦常務副主任侯紅霞帶領幾位“90後”對焦作展區文化產品的位置做了一些調整。他們打破以往“論資排輩”的格局,完全以年輕人的審美眼光來決定文化產品的陳設位置。文博會期間,這一小小的舉動收到了良好效果。
采訪時,侯紅霞告訴記者:“主流文化消費群需要什麼,我們就去創造什麼,而不是我們創造什麼,讓主流文化消費群去被動的欣賞、消費什麼。所以,傳統文化產業應當深入了解主流文化消費群的審美愛好,並根據他們的愛好去全方位包裝文化產品。”
創意,點亮傳統文化產業發展路。如何創意,這需要焦作傳統文化產業的領軍人認真思考。因為,在文化創意的大路上,看風景的人很多。(記者 王瑋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