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故裏孟州探訪
孟州市韓園。 (本報資料照片)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劉雅鳴
韓愈,字退之,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去世後諡“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韓山、韓水與韓莊
去韓愈的墓園——韓園參觀,須穿過韓莊。
與中國北方村莊的景致無二,黃河邊上的韓莊村看不出來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在河南孟州——韓愈故裏,提起韓莊,人們大都會加上一句話:這個叫韓莊的村,其實沒有一家姓韓的。
據韓莊村現任村黨支部書記薛偉介紹,這個村已經有1400多年曆史,全村形成了高、喬、馬、劉等八大姓,如今已發展到接近3000人的規模。“我們都不姓韓,都是給韓老爺看墳的。”他說。
家鄉人口中的這個“韓老爺”,就是蘇東坡筆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的韓愈,雄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占據著獨特地位的韓愈。
無獨有偶。在韓愈當年被貶的潮州,百姓感念他的愛民如子,將境內的筆架山改為韓山,惡溪水因韓公驅鱷而改為韓江,有的甚至將姓氏改為韓姓。
除了文化上的建樹,韓愈在政治上、軍事上、教育上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民本思想更是被曆代津津樂道。
被貶潮州的短短8個月間,他興修水利工程,廢除奴婢製度,聘請教師為當地人教習文化,讓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潮州踏上了開化之路。
對那些真正辦實事、辦好事的官員,中國百姓向來不吝嗇自己的崇敬與熱愛,越千年而不衰。900多年前,包拯曾在主管京城的最高行政機關“開封府”當過一年零三個月的府尹。如今的開封博物館尚存有一通宋代開封府的珍貴遺物《開封府題名記》碑,上麵密密麻麻地刻著北宋王朝168年間183位曾在開封府擔任過府尹的題名。碑刻上,包拯的名字處被曆代百姓反複摩挲,久而久之,竟出現了一道明亮的凹痕。
韓園裏,除了自然風化,幾乎沒有人為破壞的情況
自2014年偶然加入孟州市裏的韓愈文化研究會,修車師傅宋永祥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規矩:凡能講出和韓愈有關故事的,可以免費修車。
在他心目中,最打動他的是韓愈多次遭貶卻不氣餒,始終為百姓做事。“作為他的老家人,小老百姓做大的做不了,就從自身做起,把車修好。”已年過六旬的宋永祥說。
在韓愈故裏,像宋永祥這樣熱衷傳播韓愈故事的人還有很多。
韓愈除了幼年曾在家鄉短暫生活過,一生從未在孟州為官,但家鄉人沒有忘記他。農曆三月初三,是韓愈生日,當地會舉辦大型祭祀活動。農曆正月初九,韓氏後裔也會來自發祭拜。
“韓愈這位偉大的曆史名人出生在蘇莊的靈土上,我們深感榮光。”在韓愈的祖居地孟州蘇莊村,一麵簡陋的土牆上,刻畫了數十幅有關韓愈的故事、傳說與詩文,給這個偏僻的丘陵小村平添了一股文化氣息。
“謝謝你們,這麼熱的天還來看望韓老爺。”高溫下,韓園裏幾乎看不到遊人,見到有人來,守園的中年人李燈學忙迎了上來。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當問起他最熟悉韓愈的哪些詩文時,這個自稱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用濃濃的鄉音,流暢地背出了韓愈的這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園裏引人注目的有兩株唐柏,曆經千年,至今仍巍峨聳立,鬱鬱蒼蒼。眼前的古柏,樹杈上掛滿了長短不一的紅色飄帶,上麵都是周邊人求學求子求婚姻以至求仕途的心聲。百姓有了各種難題都會到“韓老爺”這裏說說,心願達成了,再回來還個願。
“韓愈忙得很,啥都得管。”孟州市政協原主席楊丕祥打趣道。
從在職到退休至今,年近七旬的楊丕祥一直致力於對韓愈文化的研究與傳播。在他的帶動下,有一幫人沿著韓愈留下的足跡,訪古問今,收集素材,出版了各種書籍。在他們編纂的《韓愈的傳說故事》一書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立體感的、活生生的“韓老爺”。
與專家學者們專業的、學術的研究不同,家鄉人更多的是通過口口相傳,讓韓愈活在百姓當中。
“穀雨三月中,‘長毛’反北京,不驚擾孟縣,為的是韓文公。”這是個在孟州幾乎婦孺皆知的傳說:太平天國部將林鳳翔及其士兵,途經孟州,因心裏敬重韓文公,不敢驚擾孟州百姓,戰馬裹蹄而過。
“類似的傳說可以說查之無據,事出有因。”楊丕祥說,這無形中形成了對韓園的保護。據他介紹,韓愈墓從未被盜過。韓園裏,除了自然風化,幾乎沒有人為破壞的情況。
知之者有多少?效之者有幾人?
“他是唐宋八大家裏唯一一個真正上前線打過仗的人。”說到這裏,楊丕祥語氣鄭重,“韓愈一生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愛拍馬屁,隻會說真話,堅持自己的原則。”
因為替百姓做了實事、好事,在韓愈的一生中,數次貶謫的經曆不僅沒有消弭他的意誌,反而不斷升華著他的精神品格,成就了他作為一名政治家的曆史功績。
“然而,如此偉大的文化名人、如此高尚的情操、如此厚重的文化遺產、如此豐富的研究成果,知之者有多少?效之者有幾人?”采訪中,楊丕祥向記者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這的確是個令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因為地處孟州產業集聚區,韓園前的韓莊被各大企業包圍,村民基本上都在當地就業,收入可觀。家家戶戶都蓋起了二層小樓,還買了小轎車。行走在韓莊周邊,與韓愈相關的遺存基本上看不到,甚至感受不到一些文化味道。稍感遺憾的是,除了村裏的小學命名為韓愈小學,忙於生計的村民似乎也無暇顧及“韓老爺”的詩文。
欣慰的是,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孟州已對韓園的保護開發利用、對韓愈文化的研究傳播有了一些打算與安排,待規劃獲批後,將進行更好地修繕與完善,使其真正成為孟州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