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展現司馬懿傳奇人生的曆史大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在各大衛視熱播。該劇一經播出,便受到觀眾追捧,而在整部劇中,“溫縣老家”一詞被反複提及,眾所周知,溫縣就是司馬懿的故裏。如果說劇中司馬懿因有“鷹視狼顧”之相回望曹操一眼而與曹家結下不解之緣,那麼曆史上,司馬懿與他的家鄉又有著怎樣的不解之緣?近日,記者來到溫縣,試圖探尋司馬懿在家鄉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多年研究司馬懿文化、溫縣文聯原主席楊連仲告訴記者,司馬懿的少年與青年時期都在溫縣度過,然而曆史記載很少。翻看《晉書·宣帝本紀》中,僅有“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漢末大亂,常慨然有憂天下心”的記載。
“盡管隻有寥寥數語,也可以看出司馬懿是一個天才少年。”楊連仲說,少年時司馬懿就深受南陽太守楊俊、尚書崔炎推崇,22歲時,郡裏還舉他為上計掾(古代佐理州郡上計事務的官吏)。
放在今天,司馬懿也可以說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官二代”,父親司馬防先後任洛陽令、京兆尹。如果說年輕的司馬懿在父親的光環下,不思進取,安然享樂,了此一生,曆史將被改寫。然而,曆史不能假設,時任司空的曹操聽說司馬懿的才幹,欲征召他到手下為官,被其拒絕。過了幾年,曹操任丞相,用強製手段讓司馬懿做了文學掾。
“29歲的司馬懿跟隨曹操以後的幾十年中,再也沒有回過溫縣。”溫縣政協社會法製委主任張劍峰說,在東漢末年中國四分五裂的大亂世局麵下,司馬懿是懷著“結束亂世”“重塑文明”的理想而出仕的。
“30年後,59歲的司馬懿帶兵征討公孫淵,路過老家,並且在溫縣虢公台(今溫縣招賢鄉上苑村)宴請父老鄉親。”楊連仲說,這也是司馬懿被征召後唯一一次還鄉。
隨後,記者一行驅車來到溫縣縣城西南13公裏的上苑村,在村北有座土台,楊連仲用樹枝撥開覆在土台上的荒草,露出了一個石碑,上麵寫著“摩天嶺虢公台”。
“當時司馬懿就是在這裏宴請了家鄉的父老鄉親,所以虢公台也叫作賀酒台。”楊連仲對記者說。春秋時期,晉獻公攻打虢國,虢公由秦國逃到溫國。滿懷複仇之恨的虢公在這裏築起高台,聯合諸侯國登台誓師伐晉,後人稱之為虢公台。安樂寨村、上苑村周圍一馬平川,唯有此台兀然突起,所以當地人也叫它摩天嶺。
一連數日,司馬懿在濟水東岸、古溫城南虢公台上宴請父老鄉親,並把鼓舞將士鬥誌、曾命軍中樂師創編的得勝鼓曲搬到虢公台上,以鼓樂相送,壯氣助威。
據記載,司馬懿乘著酒興,慨然作歌:
天地開辟,日月重光。
遭遇際會,畢力遐方。
將掃群穢,還過故鄉。
肅清萬裏,總齊八荒。
告老歸老,待罪舞陽。
可以想象到,當時虢公台上驚天動地的鼓聲和著濟水洶湧的急流,久久在天地間回蕩。這一悲壯動人的情景,給當時家鄉的父老鄉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鄉親們便向司馬懿提出,請他將鼓曲留給家鄉。司馬懿便令人傳授。由此,司馬懿得勝鼓便由軍隊傳向民間。
如今,司馬懿得勝鼓已成為溫縣文化瑰寶。1988年春,司馬懿得勝鼓第一次走出溫縣,參加了焦作市民間文藝大遊行,榮獲了民間吹奏一等獎。2007年2月,司馬懿得勝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長期以來,由於《三國演義》虛構一些內容,以貶低司馬懿的智慧才能來凸顯諸葛亮的超凡‘智者’形象,對司馬懿謀略沒有給予適當的肯定,給社會公眾對司馬懿的評價造成了很大的負麵影響。”吉林大學教授、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顧問柳春藩曾這樣說。
隨著曆史真相的迷霧逐漸被撥開,人們對於司馬懿的評價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近年來,一個以政治家、謀略家、軍事家司馬懿為中心的文化現象正在興起。
1994年,溫縣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司馬懿研究會。該會相繼出版了兩期《司馬懿研究》會刊,刊發了鄭佩欣、馬世之、王夢奎等一些大家和當地學者的有關司馬懿研究的文章。
2010年8月,央視名牌欄目《百家講壇》邀請南開大學教授孫立群講《從司馬到司馬》,主要講述了西晉的曆史,包括司馬懿的出山、司馬懿的足智多謀、司馬懿與曹爽的較量、高平陵之變,基本上以曆史事實作為依據,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司馬懿。
針對焦作、溫縣挖掘司馬懿文化該怎樣破題、具體抓手在哪裏等問題,孫立群曾提出一些建議。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大眾真正了解司馬懿和司馬家族的曆史真麵貌。同時,要把司馬懿文化作為焦作、溫縣的一個重要文化品牌來打造,在人才上扶持,在資金上傾斜。二是要整合相關力量,既挖掘現有的,又聯合溫縣以外的,實行內外結合,挖掘司馬懿文化。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溫縣計劃投資3.5億元,在環城水係沿線規劃建設郭熙文化園、司馬文化園、古溫國文化園三個主題文化公園。在司馬文化園中通過景觀、雕塑展示溫縣司馬懿文化,並謀劃司馬小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