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有一份遊客或許感興趣的文物旅遊線路圖:
沿南太行山前行,遊客在百家岩與“竹林七賢”把酒問青天後,轉而向西於“圓融無礙”的東晉寺廟圓融寺參禪悟道,繼而坐在“中原三大名寺”之一的月山寺習練八極拳,到了神農嚐百草的神農山,又可在山水景致中品味獨具韻味的古建築群。
在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沿線,遊客可駐足早商府城遺址尋覓約3600年前的焦作城市文明,可在山陽城遺址驚歎陶倉樓的壯麗,體會兩漢時期“最中原”,感悟沒落皇帝劉協的曆史悲歎。遊客還可在“坐懷不亂”的柳下惠與“狐仙”妲己間時空穿越,在眾多明清古民居中領略建築的魅力。
在黃河沿岸,行走在綿延數十公裏的堤壩上,遊客可集中體會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波瀾壯闊的治黃史;覽勝嘉應觀、妙樂寺、青龍宮,遊客心中便裝滿了黃河故事、佛家箴言。
焦作城區有文化,東有紀念“藥王”孫思邈的藥王廟,西有堪稱“中原民居博物館”的北朱村,中間更有遍布焦作的百年工業遺跡及數十座民間博物館。
……
從南太行到黃河邊,在東西長約32.5公裏、南北寬約19.7公裏的狹長地帶,集中了焦作最厚重的文物資源,且當下這些文物資源正聚力全域旅遊,在“旅遊+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的模式下,找到了“活”起來的新路徑。
近日,《關於焦作市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市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出台。該《計劃》明確了從2016年至2018年我市加快構建“一心、四帶、六節點、多園區、多特色”空間布局,發展全域旅遊的思路,而我市最優秀的文物資源就集中在這個空間最顯眼的位置上。
“一心”指加快焦作市中心城區旅遊業發展,以焦作影視城、許衡公園、山陽故城、英福公司遺址等資源為載體,重點完善交通、環境、標識、商務、會展、娛樂、信息體係。
“四帶”指打造以太行山、沿黃生態通道、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大沙河帶狀濕地為中心的四大旅遊帶。
“六節點”是指以修武、武陟、溫縣、博愛、沁陽、孟州六縣市城區為依托,建設旅遊服務中心。
“多園區”是指加快雲台山、青天河(月山寺)、神農山、嘉應觀、妙樂寺、陳家溝、韓愈等文化旅遊園區建設,形成多元化旅遊產品體係。
“多特色”是指保護性地開發以陳家溝村、青天河村、寨卜昌村、一鬥水村、岸上村、萬花村、九渡村、北朱村等傳統村落為主的鄉村旅遊文化。
2016年12月30日,焦作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動員大會召開。會上,市委、市政府再次強調了保護性利用文物資源服務全域旅遊的重要性。
這讓與會的市文物局局長邢心田感到興奮。他告訴記者:“讓文物‘活’起來,是國家對文物事業提出的更高要求。作為全省文物大市,我市這些年來一直在尋求更多的實現路徑。當下,讓文物事業助力全域旅遊便是讓文物‘活’起來的方法之一。”
邢心田介紹,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顯示,我市有文物遺跡301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4個,分別位居全省第三、第四位,另有國有、民辦博物館近30家。除此之外,還有約100處古建築、多個博物館藏品呈現出文物價值高、可觀賞性強的特點,可為全域旅遊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
“十二五”期間,我市通過推進重大文物保護工程項目,為全域旅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從日前舉行的全市文物工作會議上,記者獲悉,“十二五”期間,市文物部門共爭取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9500萬元,對18個全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維修、保護。在傳統村落打造上,積極申報北朱村、陳家溝村、九渡村、一鬥水村、東嶺後村、平頂窯村、長嶺村、雙廟村為中國傳統村落,爭取近3000萬元資金對其進行維護;在文化旅遊園區建設上,市文物部門爭取多項資金分別對嘉應觀、妙樂寺塔、陳家溝古建築群、百家岩寺塔、藥王廟、韓愈墓、神農山古建築群、圓融寺、月山寺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本體進行維護,使之重現往日容顏,為全域旅遊可持續利用打下堅實基礎;在博物館景區的創建中,我市實現了所有國有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實現了“百年焦作”陳列展覽館、火車站南廣場文廟、靳德茂紀念館、集賢書院、古典家具博物館、古州民俗博物館對社會免費開放。此外,在其他文物景點的打造上,我市還積極完善許衡墓、寨卜昌村古建築群、府城遺址、青龍宮、千佛閣、勝果寺塔、漢獻帝陵、西關清真寺、懷樸園、朱載堉墓、天寧寺三聖塔等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並對社會開放。
文物常被人稱為“老古董”,“古”是指它的韻味,可“古”並不代表一成不變。趁著全域旅遊的東風,新時代的“老古董”正走進春天裏。
圖① 市博物館騰出場地舉辦各類文化展覽,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寧江東 攝
圖② 原英福公司新華街錢莊現已改成“百年焦作”陳列展覽館,成為焦作市民了解城市文化的窗口。 寧江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