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摩崖石刻《襄樊銘》。 (本報資料圖片) |
李曾伯生於1198年,字長儒,號可齋,南宋人,進士出身。為官多有實績,聞名於世。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後寓居嘉興。宋理宗淳祐二年,任淮東製置使、知揚州。淳祐四年,兼淮西製置使。淳祐九年,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使兼廣西轉運使。淳祐十年,為京湖安撫製置使、知江陵,進龍圖閣學士。宋理宗寶祐二年,進資政殿學士、四川宣撫使兼京湖製置大使。累官湖南安撫大使,兼知潭州,兼節製廣南,移治靜江。宋理宗景定五年,知慶元府、沿海製置使。《宋史》有傳。
李曾伯在曆史上最有名的功績要屬收複襄樊了。襄樊地處湖北省西北部,居漢水中遊,秦嶺大巴山餘脈。被漢水分為南北兩城,南為襄陽,北為樊城。襄樊交通發達,自古即為交通要輳,係華中地區交通樞紐,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在襄陽古城西南1.5公裏處的真武山東麓,有一處摩崖石刻《襄樊銘》,它記載了南宋時期發生在襄樊的一場意義非凡的戰役。
摩崖石刻高2.7米,寬3.1米,四周有陰線裝飾邊框,框內上方正中橫刻“襄樊銘”三個大字。銘文由序言和正文兩部分組成,共11行79字,為陰刻楷書豎行排列。前7行55字為序言,通達明了:“大宋淳祐十一年四月二十有七日,京湖製置使李曾伯奉天子命,調都統高達、幕府王登提兵複襄、樊兩城。越三年正月元日銘於峴,其銘曰:”後4行24字為正文:“壯哉峴,脊南北;繄墉壑,幾陵穀;乾能夬,剝斯複;千萬年,屏吾國。”其文意可釋為“雄壯啊!南北分脊的峴山,陵穀變遷你是一道壁壘,天命聖武使襄樊失而複得,你真是大宋王朝千萬年的屏障”。
南宋末年,蒙古南下侵宋,襄陽、樊城一帶落入蒙古之手。淳祐十一年(1251年),就任京湖安撫製置使的李曾伯認為,襄陽、樊城一帶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絕對不可棄之不顧,便向朝廷請求一萬五千名兵力增援及錢糧支持,打算收複襄陽、樊城。朝廷從別處給他調派八千人支援,並撥錢一千萬貫作為軍費。這年四月,李曾伯派荊鄂副都統高達、幕府王登,率二萬一千名荊湖軍,向盤踞襄陽、樊城的蒙古軍隊發動進攻。戰鬥中,南宋將士英勇頑強,浴血奮戰,一舉攻克了襄陽、樊城。
《襄樊銘》是為了紀念李曾伯擊退蒙古兵南擾,光複襄樊兩城而鐫刻,又名《李曾伯紀功銘》《李曾伯摩崖銘》,亦稱大宋碑。正是《襄樊銘》首次把襄陽、樊城兩城合稱並簡稱為襄樊。
收複襄樊後,李曾伯又下令築城,限期兩個月內在城內建造營房一萬間,以備屯駐之用。加固後的襄陽城,周圍長九裏,樊城則約四裏半,防禦能力大為增強。
第二年春,李曾伯又向朝廷提出六條經營襄樊的建議,包括實行營田、獎勵屯田、運輸米糧、修築城堡、免稅、增兵協防等。朝廷部分采納其建議,下撥一百萬緡的屯田及修築渠堰補助費,並免除襄樊之稅三年。到寶佑二年上半年,李曾伯調任夔路策應大使、四川宣撫使時,已有六千多戶軍人家眷遷入襄樊定居,使其漸漸恢複生機。
《襄樊銘》字跡工整,蒼勁有力,筆力剛健,渾厚莊重,是湖北境內上乘的大型摩崖石刻。它既是襄樊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曆史見證,也是研究南宋末年政治、軍事史的珍貴資料,又是書刻藝術的精品。襄樊市人民政府築亭加以保護,結束了其建成以來長期暴露野外、風吹雨淋的曆史。
李曾伯還是南宋有名的大詞人,有《可齋類稿》傳世,其詞今存200餘首。他作詞“願學稼軒翁(辛棄疾)”,喜用慷慨悲壯之調,不屑作鶯嬌燕昵之語。《四庫全書總目》說他“才氣縱橫,頗不入格,要亦戛戛異人,不屑拾慧牙後”。
李曾伯文人出身,卻通兵事,軍事才能為人稱道。擅長邊疆軍事,與蒙古兵長期對抗,對邊境之事知無不言,所以遭到奸相賈似道的嫉恨排擠。於宋度宗鹹淳元年(1265年)遭彈劾,被革職,不久去世,葬於江蘇宜興善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