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文化焦作 > 正文

經典山陽

七賢民俗村:古老的農具 永恒的情感
更新時間:2014-12-12 9:14:31    來源:焦作日報

  武陟縣龍源鎮龍源村屈土成大爺用釤子演示如何收割麥子。
  本報記者 王夢夢 攝

 

  中國農耕文明悠遠綿長,在數千年農業社會進程中,大批農具成為人們耕作的主角。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如今它們大多輝煌不再,甚至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在七賢民俗村,一件件古老的農具從四麵八方收集而來,一段段承載著永恒情感的記憶因此被永久珍藏。

  老農具,昔日農家必備寶貝

  12月8日,在七賢民俗村的一間庫房,記者見到了兩架木耬,親切之感頓時湧上心頭。

  作為從小在農村長大的80後,記者對播種麥子的工具——木耬一點也不陌生。在兒時的記憶中,木耬並不像鋤頭、钁頭一樣家家齊備,一個生產隊的木耬數量有限。每到播種時節,木耬就被人們從倉庫裏抬出來,然後很多人家輪流共用一個。

  同行的年輕攝影記者不知此為何物,記者趕忙解釋:“木耬中間的這個鬥用來盛麥子,鬥的底部有方孔,方孔處設計有一個活動的木頭插銷,可以隨意控製方孔的開合及大小,播的麥子是稠密還是稀疏都由它決定。

  看著構造簡單又奇特的木耬,年輕的攝影記者一邊聽一邊頻頻點頭。她感慨道:“這東西太神奇了,發明它的人肯定非常聰明。”

  記者的目光又被靠在牆角的一把犁吸引。犁,此前隻在電視裏才見到過,所以甚是好奇。記者試著挪動它,竟然非常重,最後是三個女生一起抬才使它扭身。

  老農具,承載無數情感故事

  看到牆角那把犁,36歲的何先生忍不住上前撫摸。何先生老家在南陽,這把犁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兒時。

  “小時候跟著爺爺去地裏犁地,一幹好幾天,晚上就在地裏搭個棚住,天天家人來送飯。有一次,拉犁的老黃牛像瘋了一樣,帶著犁在地裏亂跑,人都不敢靠前。最後等牛臥在地上時,人們才發現它的眼睛裏有淚水。犁地很辛苦,老黃牛也許是真累了。”何先生沉浸在回憶裏,那一幕仿佛也出現在記者眼前。

  正當記者與何先生交談時,71歲的屈土成大爺從此經過。看到地上熟悉的農具,他立刻來了興致,邁步走了進來。 “犁地可是個技術活,以前都是牲口拉。犁地時,撒完農家肥,再拉出牲口,然後開墒,壓著牲口踩墒口,犁的地才是直線。”家住武陟縣龍源鎮龍源村的屈土成,說起這些,眉飛色舞。

  突然,他又抓起地上一個龐然大物說:“這是割麥子用的釤刀。割麥時,人手握木杆,身上還有個被帶,後麵是用柳枝編成的網兜,用來盛麥子,等兜裏盛滿麥子就倒到地上。”

  連拉帶比畫的老人興奮之餘,也不免有些失落:“四五十年沒見過了,現在都是機械化收割,早不用了。”

  老農具,留住美好老家印象

  時光流逝,除舊布新,一直延續幾千年的古老農具把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同時也在不斷創新發展。拖拉機代替了犁、耙;栽秧機代替了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脫粒機代替了石滾和黃牛;收割機將穀粒風幹揚淨,直接顆粒歸倉……曾經輝煌的老農具逐漸被淘汰,離人們漸行漸遠。

  “收購這些老農具相當不容易,越來越難了。在一些農村,許多人都把不值錢的農具當成柴火燒掉。”七賢民俗村副總經理董瑞召說。

  著力打造旅遊文化商業綜合體的七賢民俗村,一直把挖掘、保存、發揚、傳承傳統文化作為重要的使命。一切與民俗文化、非遺文化、農耕文化等相關的原汁原味的實物,都極力收集和保護。

  董瑞召告訴記者,他們用了兩年時間,從黃河南北各地收集了上萬件實物,農耕用具就有千種。為防止收購來的老物件氧化,他們還做了進一步處理,比如塗上一層油、放在櫥窗裏避免遊客觸摸,以加以保護。

  “來到這裏的遊客,看到這些農具,都很興奮,許多人勾起了童年的回憶,不僅拍照合影,還會給孩子講過去的故事。寓教育意義於其中,七賢民俗村也改變了傳統旅遊模式。”董瑞召說。

  如今,犁鏵、木耬的時代已經過去。也許,當它們再次被提起,人們會滿臉茫然,驚詫世間竟有如此笨重的東西,亦或曆史的塵煙永久地將它們淹沒。可是,我們不能否認,有一個時代曾經屬於輝煌的犁鏵、木耬和鋤頭。

  夢裏的老家,在七賢民俗村,你一定能夠找到她美好的印象。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