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家譜不經意弄了個張家大團圓,今年農曆大年初一9:00,我們張氏二門決定要集體去張昺祠堂拜祖了。”今天一大早,朋友張仕傑通過微信給記者發來一個好消息。
張仕傑是焦作獵鷹戶外俱樂部的負責人,老家是博愛縣皂角樹村。皂角樹村在丹河邊,曆史悠久,竹林環繞,名人輩出,他很小時候就常常跟著族老們拜始祖張昺祠堂。
張昺(公元1358—1399年),是彪炳冊史的明初重臣,山西澤州府(今山西省晉城市)人,葬於懷慶府(今河南省焦作市),明代初期累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工部右侍郎、刑部侍郎、北平布政使等職,在曆史上有名的“靖難之變”中奉建文帝命監視、牽製燕王即後來的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4年),不幸被捕後威武不屈,燕王勸他投降,張昺說:“寧可斷頭處死,也不會做易主的臣子。”堅守氣節不屈服,以身殉職。是年42歲,其忠義剛烈,令人肅然起敬。明仁宗朱高熾後為其平反,後又被數次敕封。目前國內有張公祠堂五座,分別是河南焦作市中站區北朱村張昺祠、南朱村張昺祠、博愛皂角樹張昺祠、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北上礦村張昺祠、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嶺上村張昺祠,均受文物保護。
“小個時候我也不知道始祖張昺的驚天故事,長大了每年拜祠堂人比較分散,總想著人是不是可以更多更旺一點,國家提倡弘揚傳統文化,祭祖這個傳統不能丟。”張仕傑說。
數月前,張仕傑有機會看到了村裏老人留下手寫的張氏二門家譜,老家譜普通人不容易看懂,也不容易長期保存,他就產生過製作一個新家譜的想法,得到同族張象龍、張象奎、張象斌、張仕良等的支持和幫助。在續家譜過程中,他遇到了不少問題,也更多了解了許多老家的故事。
“每一個村莊都有幾個老人, 他們最了解村裏的許多曆史,這些老人們才是活家譜,若不問他們就可能被遺忘,不問他們就可能無法清晰的傳承,村裏原博愛一中老校長89歲的明德伯就是這樣的人,他所懂的皂角樹的曆史的是我們無法在資料上能查閱的。”
“前一段時間,回老家時,我聽媽媽說明德伯去世了。明德伯生前一次曾緊握著我的手聊村裏的曆史,他的眼神充滿了傳承期望。傳承的期望就是一份責任,老人恨不得把他知道的都告訴我,可惜我當時沒有能夠聽完,再想向他請教的時候,卻再沒有機會了。”張仕傑遺憾地說。
於是,他決定在春節前在老家譜的基礎上整理出了新版家譜,並印製了出來發給族人,不僅便於查詢,也解決了長期保存的問題。
“張氏二門祠堂祭昺祖通知:初一9:30前,祠堂前集合,內容老人講話、家代表講話,續家譜彰顯家族凝聚,國泰民安 ,子孫昌盛,主持人介紹二門續家譜簡介,參觀老家譜。共同拜祖,合影。”2月14日中午,張氏二門祭祖通知已經下發,讓我們共同期待吧。記者王龍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