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朱村
更新時間:2017-4-21 9:36:42 來源:焦作晚報
朱村由南、北朱村構成,位於焦作市西部的中站區。村東與嘉禾屯、店後相望,西與六家作、小尚接壤;南與沙丘鋪毗鄰,北行數裏即許衡陵園和中站區之治所。豐收路、人民路橫貫南、北朱村之間。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兩處,即忠烈公張昺祠和北朱村古民居。2013年10月國家公布北朱村為中國傳統村落並撥款維修古建築,之後焦作市將民俗博物館定址北朱村。村外,白馬門河西側有省、市文物保護單位各一處,即忠烈公張昺墓和張璉墓。焦柳、焦太鐵路和鄭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極為便利,是一個以農業為主兼有其它新興產業,發展潛力很大的新農村。所在區域原為焦作市中站區朱村鄉,鄉治即在北朱村。2005年11月24日朱村鄉改為府城街道辦事處至今,治所仍在北朱村。
朱村是一個古老的有著悠久曆史的村落。考古發現位於南、北朱村間豐收路南沿,南朱村北200米,有一處商代文化遺址,麵積300平方米。發現有陶器的殘片,多為黑陶和少量紅陶。器形多為罐、鬲(音li:古代炊具,似鍋有三足,似鼎而中空)、鼎、缽、豆等。紋式多為繩紋、籃紋等。1984年3月發現銅酒爵一尊,經省文物隊鑒定,屬商代前期稀有文物(現收藏於焦作市博物館)。位於北朱村東北250米處,麵積約1200平方米的朱村漢代墓群,1984年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70年前後,修焦枝鐵路時,又在北朱村東南地發現有東漢磚砌建築墓群,並有少量文物出土。
北朱村二道街西頭路北,原有寺廟一座名曰定鵲寺,村人稱其為“西大廟”,可惜已毀。存有石佛一尊,佛座上銘有“大唐鹹亨朱村大佛主朱××”,朱姓能辨清者13人,還有張、陶、苟等數人。落款時間為“唐鹹亨元年歲次庚午九月辛未”,即唐高宗李治鹹亨元年九月初一,公元670年9月20日。這說明最晚在唐代前期,因朱姓是村中大戶人家,即已得名為朱村。
朱溫塚為市級文保單位,位於北朱村東北約一公裏處。相傳是唐後五代時梁王朝的建立者朱溫之墓塚。據朱溫出生晚於朱村村名至少182年之後,所以朱村村名應與朱溫無關。朱溫在朱村有塚,可能他或為朱村朱氏後人,或有一定的宗親關係。
明之後,朱村朱姓逐漸外流消失,但村名未變,仍叫朱村。
朱村是一個古老的有著悠久曆史的村落。考古發現位於南、北朱村間豐收路南沿,南朱村北200米,有一處商代文化遺址,麵積300平方米。發現有陶器的殘片,多為黑陶和少量紅陶。器形多為罐、鬲(音li:古代炊具,似鍋有三足,似鼎而中空)、鼎、缽、豆等。紋式多為繩紋、籃紋等。1984年3月發現銅酒爵一尊,經省文物隊鑒定,屬商代前期稀有文物(現收藏於焦作市博物館)。位於北朱村東北250米處,麵積約1200平方米的朱村漢代墓群,1984年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70年前後,修焦枝鐵路時,又在北朱村東南地發現有東漢磚砌建築墓群,並有少量文物出土。
北朱村二道街西頭路北,原有寺廟一座名曰定鵲寺,村人稱其為“西大廟”,可惜已毀。存有石佛一尊,佛座上銘有“大唐鹹亨朱村大佛主朱××”,朱姓能辨清者13人,還有張、陶、苟等數人。落款時間為“唐鹹亨元年歲次庚午九月辛未”,即唐高宗李治鹹亨元年九月初一,公元670年9月20日。這說明最晚在唐代前期,因朱姓是村中大戶人家,即已得名為朱村。
朱溫塚為市級文保單位,位於北朱村東北約一公裏處。相傳是唐後五代時梁王朝的建立者朱溫之墓塚。據朱溫出生晚於朱村村名至少182年之後,所以朱村村名應與朱溫無關。朱溫在朱村有塚,可能他或為朱村朱氏後人,或有一定的宗親關係。
明之後,朱村朱姓逐漸外流消失,但村名未變,仍叫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