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氏祖塋何處尋
更新時間:2017-4-7 8:48:35 來源:焦作晚報
西晉皇族司馬氏是東漢三國時期的溫縣世家大族,從秦朝末年原趙將司馬卬投奔項羽,滅秦軍功顯赫,封為殷王,定居河內溫縣,傳至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到了司馬懿這一輩,他文韜武略,成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氏祖輩人才輩出,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祖墳冒青煙了。西晉國祚短暫,其皇陵現在還未發現具體位置,司馬氏的祖塋在何方,是我們比較有興趣的問題。根據文獻記載和有關出土文物,我們大致理清一下各時期司馬氏的祖塋分布情況。
東漢時期的司馬氏祖塋:三陵。三陵村位於溫縣城西22公裏處番田鎮境內,村邊田地裏有三座高大的陵墓,據溫縣誌記載為司馬氏祖塋,該村因此為名。陵區長寬各為100米,外觀均呈方形。三座陵墓分據南、北、東三麵,布局成“品”字形。南塚長寬各32米,高7.5米;北塚長寬各25.7米,高6米;東塚長寬各20.6米,高3米有餘。各塚封土完好,四周圍有土牆,此陵園屬於風水寶地,名曰“鳳凰單展翅”。三塚為鳳頭,村莊占鳳身,村南有土堤為左翅,墓西古沇水(今豬龍河)西北而來,折而向南,謂之“豬龍朝鳳”。《晉書·帝紀第四》記載,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八月,八王之亂中,晉惠帝司馬衷討伐成都王司馬穎兵敗湯陰,難逃途中,經過故鄉溫縣,拜謁祖陵,痛哭流涕。所謁之陵,就是此司馬祖塋三陵。這三座陵墓推測應是司馬鈞、司馬量、司馬雋的陵墓。司馬祖塋三陵現為溫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溫縣番田鎮範莊村有兩座高大墓塚,有人也指出其為司馬氏先祖陵墓,但具體確否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
魏晉時期的司馬氏祖塋:公元251年,73歲的司馬懿去世,葬於洛陽首陽山。首陽山位於偃師縣境內,漢魏故城的北麵,東西綿延三十餘裏,是邙山的最高處,因日出先照,故名首陽山。漢魏時期,首陽山也泛指洛陽城北的邙山。這一帶北枕邙山,南望伊、洛,依山臨水,是一片極開闊的平地,為墓葬理想的風水寶地。魏晉帝後之陵多葬於此。西晉共曆四帝五十二年。四帝之中,除懷、湣二帝為劉聰殺死於平陽外,武帝和惠帝都崩於洛陽,葬於首陽山附近,加上武帝即位後,分別追尊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為宣帝、景帝和文帝,共五帝五座皇陵。但其具體位置、墓中埋葬的是哪位皇帝、屬何人之陵,則是千古之謎,千年來沒有一座能被確認。因為司馬懿立有“三不”遺囑,即“不墳”、“不樹”、“不謁”。死後不立墳頭,不樹墓碑,不準後代謁陵。司馬懿跟隨曹操多年,親見曹操設立“摸金校尉”專門從事盜墓,世上大塚被毀無數,而且司馬懿是乘曹芳曹爽去高平陵上墳之時突然發動的“高平陵事變”,從而掌握了曹魏實權,故司馬懿唯恐自家墓葬遭到盜掘破壞,更恐後代也因為謁陵而發生政變,故對墓葬之事設立遺訓。《晉書》對於司馬懿埋葬的地點,是這麼記載的:“九月庚申,葬於河陰,諡曰文貞,後改諡文宣。先是,預作終製,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一如遺命”。司馬懿之後,其他四個帝陵也因循歸葬於此。然而司馬懿沒料到的是西晉國祚如此短暫就滅亡了,在當時司馬皇陵還容易找的時候就遭到了破壞。十六國時期的永嘉五年(311年)、建興四年(316年),北方匈奴漢始祖劉淵的侄子劉曜在太興二年(319年),開始搗毀北邙山上的晉帝王陵,先挖了崇陽陵,再挖太陽陵,以破壞司馬家的風水龍脈。劉曜毀墓之後僅僅過了32年,即東晉穆帝司馬聃在位時的永和七年(351年)九月,有盜墓賊去挖了峻陽陵和太陽陵,造成二陵地宮嚴重崩塌。時至今日,不僅西晉皇族陵墓難以尋找,東晉皇族陵墓直到現在也未發現確切地點。而且司馬氏後代一直嚴格遵守,唐代夏州刺史司馬崇敬之妻苟氏墓誌銘記載:“一依公儀故事,不封不樹”,可見直到唐代司馬氏後裔仍是保持了這種葬儀。
南北朝時期的司馬氏祖塋:南北朝時期包括北方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和南方的宋齊梁陳。南方的司馬氏墓葬目前暫未有發現。北方的司馬氏墓葬各時期均勻發現,葬地分布比較分散。北朝時期司馬氏的家鄉溫縣祖塋是其主要葬地,大致範圍是今孟州境內東部至溫縣交界地帶。此範圍內先後出土許多司馬氏後裔墓誌,比如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孟縣出土北魏司馬昞妻盂敬訓墓誌、司馬昞墓誌、司馬紹墓誌、東魏司馬升墓誌,合稱“四司馬墓誌”。北魏司馬悅墓誌、東魏司馬達墓誌也出土在此範圍內。但司馬悅的祖輩司馬楚之、司馬金龍則是因為在北魏封王,陪葬在北魏皇陵(今山西大同市)。東魏的司馬興龍和司馬遵業父子在東魏做高官,葬在東魏都城鄴城附近河北磁縣滏陽村。北周時期的司馬裔葬在陝西武功縣。
隋唐時期的司馬氏祖塋:隋唐時期司馬氏除了繼續葬在今孟州市境內的祖塋之外,司馬氏後裔葬地分布比較分散,西安市、洛陽市、鞏義市、沁陽市等地均有司馬氏後人墓誌出土。所有這些出土墓誌的司馬氏墓葬,都是偶然發現的,地麵之上無高大墓塚和墓碑,嚴格遵循了司馬懿的“三不”遺訓。
東漢時期的司馬氏祖塋:三陵。三陵村位於溫縣城西22公裏處番田鎮境內,村邊田地裏有三座高大的陵墓,據溫縣誌記載為司馬氏祖塋,該村因此為名。陵區長寬各為100米,外觀均呈方形。三座陵墓分據南、北、東三麵,布局成“品”字形。南塚長寬各32米,高7.5米;北塚長寬各25.7米,高6米;東塚長寬各20.6米,高3米有餘。各塚封土完好,四周圍有土牆,此陵園屬於風水寶地,名曰“鳳凰單展翅”。三塚為鳳頭,村莊占鳳身,村南有土堤為左翅,墓西古沇水(今豬龍河)西北而來,折而向南,謂之“豬龍朝鳳”。《晉書·帝紀第四》記載,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八月,八王之亂中,晉惠帝司馬衷討伐成都王司馬穎兵敗湯陰,難逃途中,經過故鄉溫縣,拜謁祖陵,痛哭流涕。所謁之陵,就是此司馬祖塋三陵。這三座陵墓推測應是司馬鈞、司馬量、司馬雋的陵墓。司馬祖塋三陵現為溫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溫縣番田鎮範莊村有兩座高大墓塚,有人也指出其為司馬氏先祖陵墓,但具體確否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
魏晉時期的司馬氏祖塋:公元251年,73歲的司馬懿去世,葬於洛陽首陽山。首陽山位於偃師縣境內,漢魏故城的北麵,東西綿延三十餘裏,是邙山的最高處,因日出先照,故名首陽山。漢魏時期,首陽山也泛指洛陽城北的邙山。這一帶北枕邙山,南望伊、洛,依山臨水,是一片極開闊的平地,為墓葬理想的風水寶地。魏晉帝後之陵多葬於此。西晉共曆四帝五十二年。四帝之中,除懷、湣二帝為劉聰殺死於平陽外,武帝和惠帝都崩於洛陽,葬於首陽山附近,加上武帝即位後,分別追尊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為宣帝、景帝和文帝,共五帝五座皇陵。但其具體位置、墓中埋葬的是哪位皇帝、屬何人之陵,則是千古之謎,千年來沒有一座能被確認。因為司馬懿立有“三不”遺囑,即“不墳”、“不樹”、“不謁”。死後不立墳頭,不樹墓碑,不準後代謁陵。司馬懿跟隨曹操多年,親見曹操設立“摸金校尉”專門從事盜墓,世上大塚被毀無數,而且司馬懿是乘曹芳曹爽去高平陵上墳之時突然發動的“高平陵事變”,從而掌握了曹魏實權,故司馬懿唯恐自家墓葬遭到盜掘破壞,更恐後代也因為謁陵而發生政變,故對墓葬之事設立遺訓。《晉書》對於司馬懿埋葬的地點,是這麼記載的:“九月庚申,葬於河陰,諡曰文貞,後改諡文宣。先是,預作終製,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一如遺命”。司馬懿之後,其他四個帝陵也因循歸葬於此。然而司馬懿沒料到的是西晉國祚如此短暫就滅亡了,在當時司馬皇陵還容易找的時候就遭到了破壞。十六國時期的永嘉五年(311年)、建興四年(316年),北方匈奴漢始祖劉淵的侄子劉曜在太興二年(319年),開始搗毀北邙山上的晉帝王陵,先挖了崇陽陵,再挖太陽陵,以破壞司馬家的風水龍脈。劉曜毀墓之後僅僅過了32年,即東晉穆帝司馬聃在位時的永和七年(351年)九月,有盜墓賊去挖了峻陽陵和太陽陵,造成二陵地宮嚴重崩塌。時至今日,不僅西晉皇族陵墓難以尋找,東晉皇族陵墓直到現在也未發現確切地點。而且司馬氏後代一直嚴格遵守,唐代夏州刺史司馬崇敬之妻苟氏墓誌銘記載:“一依公儀故事,不封不樹”,可見直到唐代司馬氏後裔仍是保持了這種葬儀。
南北朝時期的司馬氏祖塋:南北朝時期包括北方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和南方的宋齊梁陳。南方的司馬氏墓葬目前暫未有發現。北方的司馬氏墓葬各時期均勻發現,葬地分布比較分散。北朝時期司馬氏的家鄉溫縣祖塋是其主要葬地,大致範圍是今孟州境內東部至溫縣交界地帶。此範圍內先後出土許多司馬氏後裔墓誌,比如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孟縣出土北魏司馬昞妻盂敬訓墓誌、司馬昞墓誌、司馬紹墓誌、東魏司馬升墓誌,合稱“四司馬墓誌”。北魏司馬悅墓誌、東魏司馬達墓誌也出土在此範圍內。但司馬悅的祖輩司馬楚之、司馬金龍則是因為在北魏封王,陪葬在北魏皇陵(今山西大同市)。東魏的司馬興龍和司馬遵業父子在東魏做高官,葬在東魏都城鄴城附近河北磁縣滏陽村。北周時期的司馬裔葬在陝西武功縣。
隋唐時期的司馬氏祖塋:隋唐時期司馬氏除了繼續葬在今孟州市境內的祖塋之外,司馬氏後裔葬地分布比較分散,西安市、洛陽市、鞏義市、沁陽市等地均有司馬氏後人墓誌出土。所有這些出土墓誌的司馬氏墓葬,都是偶然發現的,地麵之上無高大墓塚和墓碑,嚴格遵循了司馬懿的“三不”遺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