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樂寺塔與妙樂梵唄
更新時間:2017-2-24 14:19:20 來源:焦作晚報
梵唄源於印度,傳由大梵天所造,故作此稱。梵,印度語“梵覽摩”之略稱,譯為清淨。唄者,“唄匿“之略,又作“婆陟”,能契於曲,為諷詠之聲,是梵土法曲。二字合之,即梵唄。
佛教自東漢永平十年傳入中國,當時奉教者僅帝王宮室少許人,梵唄惟西域和天竺人所掌,典載:竺法蘭曾在與道士的較量中,以大梵音讚歎佛之功德,“稱揚三寶”,是為中國首次聽到梵唄。此時梵唄尚未廣泛流傳,故宋讚寧法師《高僧傳·讀誦篇》曰: “原夫經傳震旦,夾譯漢庭,北則竺(法)蘭,始直聲而宣剖;南惟(康)僧會,揚曲韻以諷誦”,將二人奉為北南兩派梵唄之祖師。竺法蘭為中天竺人,康僧會則康居人。康曾製《菩薩連句梵唄》三契,又傳《泥洹唄聲》,“清靡哀亮,一代模式”。 此為梵唄流行於中國之初期,尚屬西域風格。 三國時期,印度與西域的沙門、居士陸續來中國,以譯經為主流。因梵音重複,漢語單奇,不相契合,故傳授梵唄者,寥寥無幾。 三國時期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陳思王曹植遊覽漁山,聞岩山岫誦經,清婉遒亮,遠俗流響,遂擬其聲,而製梵唄(《法華玄讚》卷曲),“創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慧皎法師《高僧傳·經師篇》)佛曲華化,實由其人,故後世尊其為中國化佛曲的創始者。 曹植之妹曹節,即漢獻帝第二任皇後,為人性格剛烈,丕亦畏之。故丕稱帝之後,對漢獻帝未太敢造次,將其降為山陽公,都濁鹿城(今焦作修武境內)。曹節拚死相爭,終得來到劉協身邊,攜手雲台采藥,施藥救民之餘,感己遭遇,遂篤信釋教,以為解脫,百家岩之外,古懷城之舍利塔院,亦是常來之所。據元代《重修妙樂大寺碑記》載:曹皇後曾安置寺塔相輪,重修大刹。曹節與曹丕不和,卻與四兄曹植同病相憐,惺惺相惜,敬慕兄之才華,與其感情甚篤。曹節受兄影響,受梵樂禮佛,梵唄清越,故名妙樂,此之為妙樂梵唄之始。世相傳,寺名即因此來。故,妙樂梵唄亦為中國佛教梵唄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又相傳,劉協夫婦施藥寺內, 岐黃術精,手到病除,是名“妙藥”,妙樂之諧音也,久而統一。
東晉,寺院唱導製度確立,於梵唄的目的、內容、形式和場合皆有規範。廬山慧遠大師開創此風,妙樂梵唄亦隨之發展。至梁武帝親定雅樂禮佛,並創設“無遮大會”、“盂蘭盆會”、“梁皇寶懺”,梵唄有了更多的形式、範例、演出場合,與中國傳統音樂融合,日趨成熟。
至唐,佛曲大盛,初唐高僧善導大師,傳淨土法門,倡專心念佛,曾著《往事讚》、《往生讚》、《般舟讚》等歌讚三卷。中唐高僧法照大師,製“五會念佛”法規,並作《散花樂》等曲,影響甚遠,《千聲佛》流傳至今,為“五會”之遺續。晚唐高僧少康大師,則更辟蹊徑,麵向民間,在民樂基礎之上創新佛曲。讚寧《高僧傳》中稱:“康所述偈讚,皆附會鄭衛之聲,變體而作,非哀非樂,得處中曲韻。”梵唄至此與民樂融合,更因武則天推崇,達至巔峰。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武則天依例入長安感業寺為尼。寺中每逢法會,梵唄禮佛,莊嚴清越,對則天影響甚深,視其為“華夏正聲”。永徽二年(651年),太宗孝服已滿,則天再度入宮,施其經綸大手,幹預朝政。高宗李治,對其寵愛有加,龍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則天請禁天下婦女為俳優之戲,李治采納並下詔。則天自視為佛門聖人,遂以佛樂進宮。麟德三年(666年)新正,則天與李治一塊兒封禪泰山,以梵唄為獻。梵唄遂風靡天下。
作為古河內郡翹楚的妙樂大寺,與鄭衛接壤,與佛都洛陽隔河相望,挾二者之長,梵唄演技亦隨之名聲大振,世相傳,曾入宮獻藝,得則天賞賜無算。
宋元時期,佛樂因市民階層出現而日趨通俗,佛徒吸收民樂乃至道教音樂以豐富自身,並反趨影響中國說唱音樂及器樂演奏的發展,觀現存宋詞元曲的詞牌、曲牌名,可窺佛樂影響之深刻遺痕,(如詞牌《菩薩蠻》,曲牌《雙調五供養》等)。妙樂梵唄身置其中,亦隨之融入民間,寺內至今猶存有北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所立《降魔大隨求經幢》一通,其基座上高浮雕刻飛天、伎樂手持樂器形象,儼然正在演奏梵唄供佛。元代達公禪師時期,妙樂寺因其主持達公的“國師”身份,倍受皇家恩崇,“六院分裂”,形製大張,寺產豐瞻,梵唄大盛,凡笛、簫、籌、螺、琵琶、阮鹹、擊革、擊金、擊石之類,靡不備之,此為自唐之後,妙樂梵唄二次鼎盛。
時至明清,佛教沒落,梵唄亦呈保守維持狀態。
妙樂梵唄再盛,則得力於武邑名宦毛昶熙。同治十二年(1873年),毛奉命謁東陵,以妙樂梵唄為獻,場麵莊嚴恢宏,得慈禧與帝首肯,命留京辦事。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六十大壽,毛又將妙樂梵唄帶至宮中賀壽,慈禧大喜,毛之宦途遂由此漸至巔峰。妙樂梵唄亦因此倍受毛之青睞。
毛家之側,有建於明萬曆年間的觀音堂一所,毛侄繩治少亡,其妻袁氏吃齋念佛於其中(寺前至今猶遺有光緒帝著禮部旌表其貞節所立牌坊之構件)。每逢朔望以及佛菩薩誕辰,禮佛雖仍有梵唄,已規模不再。
清亡,妙樂梵唄亦隨之衰微。
近年來,在武陟縣政府及中國黃河文化研究中心的指導下,於木城觀音寺(即毛家之側觀音寺),由妙神法師、製塤名家王建先生牽頭,縣佛協、縣佛教文化研修中心、黃河塤坊、縣音樂家協會聯合成立了妙樂梵唄樂團,對妙樂梵唄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整理工作,並定時排練,研討技巧,目前已能熟練演奏數十首妙樂古曲及讚偈。樂團塤、笙、笛、籥、籌鹹備,古聲古韻,社會反應甚佳,妙樂梵唄已有複盛之相。
佛教自東漢永平十年傳入中國,當時奉教者僅帝王宮室少許人,梵唄惟西域和天竺人所掌,典載:竺法蘭曾在與道士的較量中,以大梵音讚歎佛之功德,“稱揚三寶”,是為中國首次聽到梵唄。此時梵唄尚未廣泛流傳,故宋讚寧法師《高僧傳·讀誦篇》曰: “原夫經傳震旦,夾譯漢庭,北則竺(法)蘭,始直聲而宣剖;南惟(康)僧會,揚曲韻以諷誦”,將二人奉為北南兩派梵唄之祖師。竺法蘭為中天竺人,康僧會則康居人。康曾製《菩薩連句梵唄》三契,又傳《泥洹唄聲》,“清靡哀亮,一代模式”。 此為梵唄流行於中國之初期,尚屬西域風格。 三國時期,印度與西域的沙門、居士陸續來中國,以譯經為主流。因梵音重複,漢語單奇,不相契合,故傳授梵唄者,寥寥無幾。 三國時期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陳思王曹植遊覽漁山,聞岩山岫誦經,清婉遒亮,遠俗流響,遂擬其聲,而製梵唄(《法華玄讚》卷曲),“創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慧皎法師《高僧傳·經師篇》)佛曲華化,實由其人,故後世尊其為中國化佛曲的創始者。 曹植之妹曹節,即漢獻帝第二任皇後,為人性格剛烈,丕亦畏之。故丕稱帝之後,對漢獻帝未太敢造次,將其降為山陽公,都濁鹿城(今焦作修武境內)。曹節拚死相爭,終得來到劉協身邊,攜手雲台采藥,施藥救民之餘,感己遭遇,遂篤信釋教,以為解脫,百家岩之外,古懷城之舍利塔院,亦是常來之所。據元代《重修妙樂大寺碑記》載:曹皇後曾安置寺塔相輪,重修大刹。曹節與曹丕不和,卻與四兄曹植同病相憐,惺惺相惜,敬慕兄之才華,與其感情甚篤。曹節受兄影響,受梵樂禮佛,梵唄清越,故名妙樂,此之為妙樂梵唄之始。世相傳,寺名即因此來。故,妙樂梵唄亦為中國佛教梵唄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又相傳,劉協夫婦施藥寺內, 岐黃術精,手到病除,是名“妙藥”,妙樂之諧音也,久而統一。
東晉,寺院唱導製度確立,於梵唄的目的、內容、形式和場合皆有規範。廬山慧遠大師開創此風,妙樂梵唄亦隨之發展。至梁武帝親定雅樂禮佛,並創設“無遮大會”、“盂蘭盆會”、“梁皇寶懺”,梵唄有了更多的形式、範例、演出場合,與中國傳統音樂融合,日趨成熟。
至唐,佛曲大盛,初唐高僧善導大師,傳淨土法門,倡專心念佛,曾著《往事讚》、《往生讚》、《般舟讚》等歌讚三卷。中唐高僧法照大師,製“五會念佛”法規,並作《散花樂》等曲,影響甚遠,《千聲佛》流傳至今,為“五會”之遺續。晚唐高僧少康大師,則更辟蹊徑,麵向民間,在民樂基礎之上創新佛曲。讚寧《高僧傳》中稱:“康所述偈讚,皆附會鄭衛之聲,變體而作,非哀非樂,得處中曲韻。”梵唄至此與民樂融合,更因武則天推崇,達至巔峰。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武則天依例入長安感業寺為尼。寺中每逢法會,梵唄禮佛,莊嚴清越,對則天影響甚深,視其為“華夏正聲”。永徽二年(651年),太宗孝服已滿,則天再度入宮,施其經綸大手,幹預朝政。高宗李治,對其寵愛有加,龍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則天請禁天下婦女為俳優之戲,李治采納並下詔。則天自視為佛門聖人,遂以佛樂進宮。麟德三年(666年)新正,則天與李治一塊兒封禪泰山,以梵唄為獻。梵唄遂風靡天下。
作為古河內郡翹楚的妙樂大寺,與鄭衛接壤,與佛都洛陽隔河相望,挾二者之長,梵唄演技亦隨之名聲大振,世相傳,曾入宮獻藝,得則天賞賜無算。
宋元時期,佛樂因市民階層出現而日趨通俗,佛徒吸收民樂乃至道教音樂以豐富自身,並反趨影響中國說唱音樂及器樂演奏的發展,觀現存宋詞元曲的詞牌、曲牌名,可窺佛樂影響之深刻遺痕,(如詞牌《菩薩蠻》,曲牌《雙調五供養》等)。妙樂梵唄身置其中,亦隨之融入民間,寺內至今猶存有北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所立《降魔大隨求經幢》一通,其基座上高浮雕刻飛天、伎樂手持樂器形象,儼然正在演奏梵唄供佛。元代達公禪師時期,妙樂寺因其主持達公的“國師”身份,倍受皇家恩崇,“六院分裂”,形製大張,寺產豐瞻,梵唄大盛,凡笛、簫、籌、螺、琵琶、阮鹹、擊革、擊金、擊石之類,靡不備之,此為自唐之後,妙樂梵唄二次鼎盛。
時至明清,佛教沒落,梵唄亦呈保守維持狀態。
妙樂梵唄再盛,則得力於武邑名宦毛昶熙。同治十二年(1873年),毛奉命謁東陵,以妙樂梵唄為獻,場麵莊嚴恢宏,得慈禧與帝首肯,命留京辦事。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六十大壽,毛又將妙樂梵唄帶至宮中賀壽,慈禧大喜,毛之宦途遂由此漸至巔峰。妙樂梵唄亦因此倍受毛之青睞。
毛家之側,有建於明萬曆年間的觀音堂一所,毛侄繩治少亡,其妻袁氏吃齋念佛於其中(寺前至今猶遺有光緒帝著禮部旌表其貞節所立牌坊之構件)。每逢朔望以及佛菩薩誕辰,禮佛雖仍有梵唄,已規模不再。
清亡,妙樂梵唄亦隨之衰微。
近年來,在武陟縣政府及中國黃河文化研究中心的指導下,於木城觀音寺(即毛家之側觀音寺),由妙神法師、製塤名家王建先生牽頭,縣佛協、縣佛教文化研修中心、黃河塤坊、縣音樂家協會聯合成立了妙樂梵唄樂團,對妙樂梵唄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整理工作,並定時排練,研討技巧,目前已能熟練演奏數十首妙樂古曲及讚偈。樂團塤、笙、笛、籥、籌鹹備,古聲古韻,社會反應甚佳,妙樂梵唄已有複盛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