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中站區朱村鄉北朱村張氏之先祖張璉,是明初官拜工部侍郎、北平布政使,追贈兵部尚書、諡號“忠烈”張昺的曾孫。張璉(公元1447——1539年),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間山東兗、青二州縣教育官長,並署縣正堂事,以其為政清廉,治學嚴謹而蜚聲齊魯大地。
據碑譜記載,張璉生前供職兗州府,任鄒縣(儒門亞聖孟子的故鄉)儒學訓導(儒學是明清各級地方設立的官學,訓導是儒學的輔助教職,協助主官教育所屬生員),補授青州府安丘縣儒學訓導、署縣正堂事(正堂,明清時府縣等地的正印官,稱正堂。署縣正堂事,行使縣長的職權,辦理縣長的事務。)在孔孟之故鄉,儒學發祥地的齊魯古邑,任教育官長,非碩學通儒學識淵博者當難勝其職。張璉在兗青二州縣任學官並署縣正堂事終生,其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博學多才及卓而不群的學術造詣,盡可知之。
據北朱村張氏族譜記載,張璉居官在任治學態度至為嚴謹,常以儒家典籍及經世治國之術訓導諸生。督勵其身體力行,而且要求甚嚴,一時間苦讀力行的學風大為盛行。張璉對於學生的學習不敢有絲毫的鬆懈怠惰,要求學生每天必須讀完規定的課程,而且必須學會弄通,務令深解,爛熟於心。對於即使小有過錯的學生,張璉也“相對不與之語”,諸生恐懼畏服,然後略降辭色。因此,學生們都“德行端潔,學識通明”。這就是張璉傳道,授業,解惑為人師表生涯的真實寫照。“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張璉的舉止言行,頗具孔子治學之風範。所以當時人們普遍讚揚張璉“不厭不倦,洙泗分光,”“一官兩任清,遍地頌多士。”
張璉德配夫人,修武縣府城村王氏。出身於書香門第,廉吏之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勤謹質樸,通達事理。於歸後,淑德賢慧,嘉言懿行;秉性良善,謙和敦厚;勤以教子,儉以持家;含辛茹苦,負重致遠。卓具巾幗美德,堪稱母儀典範,是為後人表率。
張璉六子:長子沂,太學生(明、清時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是國子監,在那裏讀書人都稱太學生);次子深,號子淵;三子淇,廩膳生員(科舉製度時期“秀才”中的優秀者稱廩膳生員);四子汲,廩膳生員;五子汶,山東魯王府(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個兒子朱檀,洪武三年被封為“魯王”。封地在山東兗州府,他住的地方稱魯王府)教授;六子沅。張璉教諸子猶嚴,故諸子皆性行端潔,學識通明。世人誦公雲:“六子三叨祿,一官兩任清”。
張璉生於明英宗正統十二年(1147年),曆明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諸朝,卒於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享高壽九十二歲。張璉逝世後,族人將其安葬在北朱村西張氏祖塋,張昺墓之東南側,並勒石記述其生平事跡。
張璉墓高約3米,直徑約9米,塚四周以青石圍砌。塚前建碑樓一座,內立明代石碑一通,上刻“明山東省安丘縣儒學訓導張公諱璉之墓”。兩側銘刻對聯一副“一官兩任清遍地頌多士,六子三叨祿繼武屬何人”,橫批為“清正廉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張璉墓被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