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黑白電視機:記憶裏的那抹熒光
8月1日,在七賢民俗村的一家店鋪內,記者見到了放在八仙桌上的黑白電視機,親切感頓時湧上心頭。
作為從小在農村長大的“80後”,記者對於這種通過屋頂上的一根電視天線就能向人們展示外麵精彩世界的黑白電視機感觸頗深。在兒時的記憶中,黑白電視機並不像現在的彩電這樣普及,而是一件奢侈品。上世紀80年代末,記者依稀記得跟隨父親在市民主路上騰飛雕塑附近購買了一台黑白電視機。
同行的“90後”年輕的實習記者並沒有見過黑白電視機,好奇地撫摸著店鋪內的這台電視機。黑白電視機有一個大大的屁股,得有一個正方形盒子才能裝下它。黑色或灰色的外殼,左邊是向外凸出的屏幕,右邊是三個旋鈕,分管調頻道、調聲音、調亮度,後邊有兩根接收信號的天線。黑白電視機沒有遙控器,調整頻道和調整效果全靠手動,這些操作現在看來都是小兒科,可在當時隻能由家長或家中有學問的人來完成。
盡管黑白電視機的影像是黑白的,但是它帶給大多數人美好的記憶確是彩色的。
家住修武縣城關鎮的王先生對於黑白電視機感觸頗深。他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村子裏60多戶人家僅有兩台電視機。那時看電視是一件十分熱鬧的事兒,每天都充滿了新奇,誰家有電視機,就往誰家湊。
“那時村東頭老李家從市裏搬回了一台黑白電視機,村子裏的人都像炸開了鍋一般,紛紛湧到他家的小屋裏看新奇。”王先生說,“當時多數人是沒見過電視機的。村子裏的人圍著有玻璃屏幕的四方木匣子邊看邊議論,那是一台9英寸的電視機,頂著兩條長長的‘辮子’。”
王先生說那時晚上的娛樂活動就是去老李家看電視,去的時候每個人還拿著板凳,進屋一看,滿屋子都是人,坐著矮凳、長凳,椅子不夠坐了,有的人就坐在床沿上。
當電視機的熒光屏上出現了會動、會說話的人影的時候,滿屋的人都叫了起來,圍了上去,議論紛紛:“真神了!還真的看到人了呀!”
“記得有一次大家正看節目的時候,突然熒光屏上出現了許多雪花點,人影不見了。好多人都不知道咋辦,後來是讀過幾年書的村長到屋外將天線竹竿晃動了幾下,電視裏唱歌的人又出現了,大家才安靜地看著表演,一直到深夜才回去。”王先生回憶道。
王先生還記得某日大家正出神地觀看轟動全國的《霍元甲》連續劇的時候,突然,“啪”的一聲斷電了!所有的期待、緊張和喜悅一下子被吸入了黑屋中。大家點起了煤油燈,在耐心等待來電。村民們開始喝茶聊天,熱鬧非凡,慢慢地,大家見沒什麼盼頭了,就陸續回家了。
“那時雖然是黑白電視,但是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節目內容有時候成為大家共同的娛樂話題,談笑間,不知不覺地便促進了村裏人之間的感情,家庭氣氛也比現在融洽得多。”王先生說,“盡管現在電視變成彩色了,熒幕變大了,頻道增多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少了,失去了共同的娛樂話題,再也找不到黑白電視時代那種歡樂的氣氛了。”
■電視機:改變了十幾億人的生活
一個小小的“畫匣子”,用它傳遞故事和信息時獨有的“聲色”魅力,吸引了十幾億人圍觀,同時也徹底改變了這十幾億人的生活。
據了解,1958年3月,天津無線電廠(712廠)成功製造出我國第一台命名為“北京”的黑白電視機。
1958年5月1日,中國第一家電視台——北京電視台麵向北京地區開始試驗廣播(1978年5月1日改名為中央電視台),並於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當時全北京的電視機數量總共隻有50台。這被看作中國電視產業的開端。
“文革”時期,剛剛起步的中國電視產業幾乎陷入停滯。當時,電視節目的播出和製作主要依賴膠片,程序繁雜,質量粗糙。傳播技術的滯後,加上教條的電視傳播觀念,讓電視的媒體特色在改革開放之前並不突出,廣播一直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媒體,電視台甚至生存困難。那時候,無論是電視從業者還是觀眾,恐怕都想不到,電視機有一天會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1970年,全國電視專業會議決定進行彩色電視製式的攻關會戰,彩色電視被上升到政治任務的高度。最終,中國電視製式通過引進技術、設備和產品實現,確定為PAL的彩色製式。1973年,電視台開始陸續發射彩色電視信號。但由於整體經濟水平的限製,黑白電視仍然占據著主流。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電視機解除憑票供應後,彩電才開始普及。
而《國際新聞》《新聞聯播》《動物世界》等節目的開播、《加裏森敢死隊》《血疑》等境外電視劇的引進以及春晚的出爐,一係列熒屏新事物的出現,讓中國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變得色彩斑斕起來。
1981年11月,電視台現場直播了在日本舉辦的女排世界杯,中國女排力克群雄。節目一結束,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學生紛紛高舉五星紅旗在校園裏遊行慶祝,高呼“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改革開放之初,這場比賽點燃了大眾的激情,也大大增強了中國人的自信。
1987年,費翔在春晚上的一曲《冬天裏的一把火》,催生了華夏大地的“追星族”,迪斯科、爆炸頭、喇叭褲開始流行。而《西遊記》《紅樓夢》等一批國產連續劇的播出,更是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對於國人來說,電視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家庭氛圍,就像家庭的一分子。對於它來說,很多人至今都保留著一分特殊的感情。
■卡式錄音機:“80後”的青春回憶
在店鋪內,記者還看到了桌子上的卡式錄音機。盡管現在人們聽歌都用CD、MP3或者直接從電腦上下載音樂,但是卡式錄音機作為陪伴幾代人成長的夥伴,還是帶給了人們很多美好的回憶。
多年的沉澱,早已讓卡式錄音機布滿灰塵,但錄音機裏磁帶的旋律,卻勾起很多人關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春的回憶。來七賢民俗村遊玩的“80後”許先生告訴記者,那時候市麵上流行的是鄧麗君、BEYOND、羅大佑的磁帶,連街麵的商鋪也在播放著磁帶的歌曲,磁帶播放中獨有的“沙沙”的聲音也讓卡式錄音機有了時間的味道。
“那時買的磁帶盤裏夾帶了專輯封麵,裏麵附帶著歌詞,當時在家裏一邊聽著卡式錄音機播放的港台歌曲,一邊對照著歌詞學著哼唱。”許先生說。
“任時間匆匆流去,我隻在乎你。心甘情願感染你的氣息……”當這首鄧麗君的老歌從卡式錄音機播放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被這動聽的歌聲帶入到那段難忘的歲月。
“那時一盤磁帶至少要5塊錢,我那時的生活費才十幾塊shi,我把省下的錢都買成了鄧麗君歌曲的磁帶。”遊客劉先生說。那時鄧麗君的歌曲,是幾代人心中永遠的神話。現在這些磁帶放在卡式錄音機上容易絞帶,他都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收藏起來。
那時除了鄧麗君,伴隨著“70後”“80後”童年的小虎隊、張學友、梅豔芳等,也是人們對卡式錄音機的美好回憶。
那個時候,家裏有台卡式錄音機,或者卡帶隨身聽,都顯得特別體麵。鄧麗君、費翔的歌聲,也因為磁帶流行了起來。不過,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音像店裏的磁帶變得越來越少,CD等數碼音像製品漸漸代替了磁帶的地位。盡管如此,對於很多“80後”來說,對磁帶還是有著濃厚的感情。
漸漸地,磁帶作為音樂載體,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到了上世紀90年代,全國掀起英語學習的熱潮,卡式錄音機與磁帶伴隨著很多人,度過了初中、高中和大學。
那些保存的磁帶,是一段記憶,不少“80後”表示,偶爾哼唱那些歌曲,就能勾起遙遠的記憶,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使人又年輕了很多。現在科技發達了,卡式錄音機、磁帶、隨身聽等都早已被淘汰了,但帶給人們的美好記憶永遠不會消失。
圖① 卡式錄音機。
圖② 黑白電視機。 記者 王夢夢 攝
記者 寧江東 實習生 武 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