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焦作的曆史是從中站開始的,了解中站的人說,中站的曆史是從許衡街道辦事處東王封村開始的。據專家考證,東王封村已經有近千年的曆史,該村靳氏一族自古人才輩出,從元代的靳德茂到民國時期河南最大的民族資本家靳法蕙、曾任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的中共早期領導人靳思弼,再到現代油畫家靳尚誼、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靳紫光等均為靳氏一門後裔。不僅如此,2007年,在靳德茂墓還發掘出了國寶級珍貴文物——車馬出行方陣彩繪陶俑。
靳氏墓地的價值
東王封靳氏墓地是一個占地150餘畝、有800多年曆史的古墓葬群,有元墓120餘處,加上明墓共有1000餘處,清墓更多。2007年5月14日,東王封村村民準備遷移靳德茂墓,在墓道處挖到1.5米深時,發現一件陶俑的頭部,於是報告了市文物部門,市文物勘探隊員迅速進行了清理。一個驚人的元代儀仗隊就這樣被發現了:在長8米、寬6米、深7米的墓道底部,共清理出珍貴文物83件,其中3件為元代瓷罐,80件彩繪陶車馬及人物俑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車馬出行方陣。
發掘出土的80件陶俑製作精細,表情生動,經曆700餘年仍然色澤豔麗、保存完整,向人們展示了墓主人靳德茂與其夫人秦氏生前安逸的生活狀況。國家、省文物專家評價指出:元代墓葬在我國元代考古史上發現較少,特別是中原地區發現得更少,隨葬陶俑則更加稀少。而焦作中站靳德茂墓道中出土的陶俑卻是一組完整的、排列有序的、人物齊全的出行方陣,這在以往所有元墓中是絕無僅有的,為我國出土的第一套完整的元代出行儀仗陶俑方陣。
省文物局在今年年初的《關於靳德茂墓申報第七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推薦報告中指出,靳氏墓地建於元代,埋葬的曆代名人眾多,等級較高,規模較大。靳氏一族曆經元、明、清、民國、近現代,曆代皆有高官名人湧現,墓葬排列有序,綿延相連,一脈相承,是一處保存比較完整的貴族墓地和家族墓地,是研究從元代到清代直至民國的喪葬製度、墓葬製度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和研究價值,並有旅遊開發價值。
靳德茂墓出土的陶俑造型生動、形象逼真、神態各異,彩繪顏色豔麗、搭配完美,也為研究元代社會政治經濟狀況、埋葬風俗、民族服飾、工藝製作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該墓的墓室尚未發掘,從墓道中出土的彩繪車馬儀仗等珍貴文物推斷,墓室中應有級別更高、更為精美的文物。
按照市文物部門的說法,不是所有的古墓葬都有價值,隻有那些能夠證明有曆史文化藝術價值的古墓葬,才會被確認為文物保護單位或文物古跡點。而一直以來,靳家祖墳在這方麵沒有確鑿的證據,所以文物部門一直沒有把它列入文物保護範圍。但是,東王封村的村民一直認為靳氏家族墓地曆史久遠,應該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於是村裏開了個集體會議,大家通過討論決定把墳墓打開,如果發現文物,就足以證明墓葬的價值。果不其然,2007年5月14日,剛動工遷墳就發現了文物,這也印證了村民堅持認為古墓裏有文物的說法。
市文物勘探隊負責人齊文舉帶人趕到現場進行了初步發掘,他從已經發掘的文物推斷,墓葬裏麵一定會有更驚人的發現,非常希望能夠進一步發掘,可是出於文物保護等多方麵原因,村民們反對繼續開挖,發掘工作被迫停止。
眾多謎團待破解
靳氏祖墳墓道開始發掘後,墓地的文物價值得到確認,在2008年被命名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後,現正在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靳德茂生前曾任忽必烈的禦醫,靳氏後人和許多專家在對出土文物與村民傳說進行對比考證後,發現仍有許多謎團未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