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懷誌·卷三·山川》開篇說:“海內名山九而懷有其三,大瀆四而懷有其二。”可是沒有講到在覃懷地界內,具體指哪三座名山。《覃懷誌·卷三》記述了覃懷地界內的88座大小山、嶺、坡,按其排列順序,一般來說前三名應該是三座名山。《覃懷誌·卷三》記述的前三座山分別是太行山、紫金壇(20世紀80年代稱為神農山)、明月山(簡稱月山)。
太行山
一名五行山。《列子》作太行山,又名大坰,在城府(今沁陽,清朝時的府治)北10公裏。濟源、河內、修武皆在其麓,綿亙數千裏。其間峰穀岩洞,景物萬狀。雖名因地立名,然實皆太行也,為中州巨鎮。《禹貢》:太行、恒山至於碣石,亦相聯屬之意。《淮南子》曰:武王欲築宮於五行之山,周公曰:五行陷固,德能覆也,內貢回矣,使吾暴亂,則伐我難矣,君子以為能持滿。金仁山曰:太行為河北脊,諸州皆山,險至太行,山盡地始平坦,田皆腴美,俗稱小江南。
紫金壇
在城府西北25公裏,突高千仞,群峰拱向,上多白鬆。每歲重九日,邑人登高於此。李義山(李商隱)自雲:家在壇山之側,即此。
明月山
在城府東北20公裏,中有古刹,自山坳層構而上,最後曰憑虛閣,高峻舒豁。俯視其下,綠竹清流,村廬錯比,如在幾案間。田塍皆如圃畦,煙火相屬,縹緲不絕。寺周圍,古柏參天,遊人多題壁者。
《覃懷誌·卷一·圖考》懷慶府圖中標示的是明月山、紫金壇、王屋山(含天壇),而沒有太行山。圖考以懷慶府城為起點,標明懷慶府轄區四至分別為:東至衛輝府獲嘉縣界,70公裏;西至山西垣曲縣界,125公裏;北至山西澤州界,32.5公裏;南至河南府孟津縣界,35公裏,按麵積計算,有13162.5平方公裏。
《覃懷誌·卷一·建置沿革》中說:古今言郡國疆域者皆自《禹貢》。懷慶府,古冀州地。《爾雅》雲:兩河間曰冀州。周官職方氏雲:河內曰冀州。《禹貢》:覃懷地(予按:覃懷底績,此懷之名所由始也)。以後曆代行政區域合並分析、變化繁多,到清朝編寫《懷慶府誌》時,管轄的是7個縣:原武縣、修武縣、武陟縣、溫縣、河內縣(今沁陽市)、孟縣(今孟州市)、濟源縣。此後,行政區域又有變化,至今焦作市轄區為:東連新鄉,西接洛陽,南臨黃河與省會鄭州一衣帶水,北依太行與晉東南一脈相連。包括:修武縣、武陟縣、溫縣、河內縣(今沁陽市)、孟縣(今孟州市)、博愛縣和解放、山陽、馬村、中站、高新區,麵積為4071平方公裏,原濟源縣(今濟源市,由省直管)分立出去,而王屋山恰在濟源市內,因此,我們今天所說的焦作境內的海內名山隻能為紫金頂(今神農山)、明月山(今月山)了。
但是,從地理學山脈角度來說,紫金壇(今神農山)、明月山(今月山)都屬於太行山支脈,用大概念也可以叫太行山。在今焦作境內的太行山脈自古以來還有許多支脈山峰獨立命名,如覆釜山茱萸峰(今稱雲台山)、天門山百家岩、懸穀山等,用大概念也可以叫太行山。所以,今焦作境內的山按天造地設的格局來說,都可以稱“海內名山”。
清朝時對編輯誌書相當重視,皇帝多次下詔,各府縣抽調的大都是有學問的人員參與編寫,《覃懷誌》為清雍正九年抄康熙時《懷慶府誌》略加增刪上報清廷一統誌館的抄報本,得到朝廷認可。因此,“海內名山九而懷有其三”的說法,是得到朝野廣泛承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