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人民不僅樸實善良、勤勞智慧,而且很有生活幽默感。他們對生活的感受總喜歡用一句或兩句看似簡單卻充滿哲理的老俗話來表達,充分展現了當地人民的樂觀天性。下麵列舉一些民間百姓最愛說的老俗話。
要飯的不要“棗花”
“棗花”不是棗花,而是修武農村過年供奉祭祀祖先時蒸製的麵食,在製作時先將和好的麵搓成條,拚湊對接成一定的形狀,然後再摁上幾枚紅棗,蒸熟即成。大年三十中午,“棗花”即要擺上供桌,過了農曆正月十五、十六,才能取下食用。此時的“棗花”,已放了二十天左右,其堅硬程度可想而知。但鄉民們愛惜糧食,更何況這是祀先之物,怎會舍得扔掉?隨鍋餾餾,照樣是頓饃飯。要飯的不要“棗花”,生活中可能並無此事,它指的往往是身邊的人,你窮怪啥哩!東西不要嫌孬,拾到籃裏才是菜。
狗咬挎籃的,人向有錢的
狗這東西很奇怪,你穿得破爛,它就向你叫;如果胳膊上再挎個討飯的籃子,它真會撲上去咬你。那人呢?眼向上看的,真有那麼些人。鄉民們用此比興手法,那是最恰當不過了,遇到這類事情,雖然無奈,但借此又可自嘲,又能戲謔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勢利小人。
成色不大,脾氣不小
酒多傷胃,氣大傷身,還是少對別人發火為好,先想想自己有幾斤幾兩。人要認清自己,還要與人為善,當你看別人不順眼的時候,也是大家看你不順眼的時候。當有人對你說出如此重話時,就該好好反省自己了。
有喃生穀的,就有喃生米的
喃,修武話是生吞的意思。無論是喃生穀還是喃生米,尋常百姓做不到,做到的就不是尋常百姓。所以,做人不要太惡了,在家不欺人,出門不被欺,更何況,你惡,還有人比你更惡,弄不好當場給你一個現世報。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農村的孩子野跑慣了,再加上父母忙於農活,有時顧不上管教,所以孩子闖禍是難免的,但三番五次犯錯,一旦被家長發現,先是用此話警告,如果再不收斂點,那就要小心自己的皮肉了。
□王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