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局部) (本報資料照片) |
□王明君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鹹、王戎七人的合稱,曾在我市雲台山景區的百家岩一帶,隱居活動20餘年。至今,百家岩仍有“嵇康淬劍池”、“劉伶醒酒台”、“王烈泉”、“孫登嘯台”等遺跡。可惜的是,曾有過的“七賢鄉”、“七賢堂”早已蕩然無存,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所畫的《竹林七賢圖》,今也不存於世。值得慶幸的是,1960年,在江蘇南京西善橋的南朝墓室中,出土了《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
前不久,我到南方旅遊,有幸在南京博物院中觀賞到這一稀世藝術珍品。這一畫像磚,是由200多塊墓磚組成,規格均為高0.88米、長2.4米。畫像皆作線雕而凸現在畫麵上,構思巧妙,骨秀神清,生動感人。畫磚上的人物之間,以不同的樹相隔。八人皆寬衣博帶,孤傲高雅,席地而坐,姿態各異。
畫上居首者是嵇康。據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說:“竹林的代表是嵇康和阮籍。”嵇康是文學家,代表作是《與山巨源絕交書》、《管蔡論》、《贈秀才入軍十九首》、《幽憤詩》;他也是位音樂家,善撫琴,以彈《廣陵散》著名,臨刑前還索琴彈之,有《琴賦》、《聲無哀樂論》問世。從畫磚上看到,他席地而坐於銀杏樹和青鬆之間,弄琴自樂,表現出孤傲高雅的姿態。
畫上的第二位是阮籍。他是位文學家,代表作是82首五言《詠懷詩》、《大人先生傳》。他也是位哲學家,著有《達莊論》、《通老論》、《通易記》,還是一位音樂家,善撫琴,有《樂論》傳世。《晉書》中說他“嗜酒能嘯”。他“醉酒拒親”的故事也廣為傳世。從畫磚上看到,他側身席地而坐,旁有酒具,做張口長嘯狀。
畫上的第三位是山濤,是七賢中年齡最大的一位。《晉書》中說他“飲酒至八鬥方醉”。他雖與司馬氏有親戚關係,但見到司馬集團與曹魏爭權,便隱身不問世事,至晉初,任吏部尚書,選用官吏,親作評論,號為“山公啟事”。他做官後,欲引嵇康做官,不料嵇康卻致書與他絕交。從畫磚上看到,他跪坐於地,高挽著衣袖,手舉酒杯,麵對垂柳,正欲暢飲。
畫上的第四位是王戎。他是七賢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七賢中唯有他名聲不美,後被司馬氏收買,被時人所譏,阮籍說他為“俗物”。從畫磚上看到,他坐臥於地,左臂肘支在小桌上,右手揮舞著如意,身旁有一酒具,背後有棵銀杏樹。這正是廋信《對酒歌》中“王戎如意舞”的寫照,也有晉人王敦每於酒後詠歌時,總以如意打唾壺為節拍的情調。
畫上的第五位是向秀。他是位文學家,代表作是《思舊賦》;他也是位哲學家,著有《莊子論》、《周易向氏注》。從畫磚上看到,他靠著銀杏樹閉目凝思,仿佛正在領悟老莊哲學的真諦。
畫上的第六位是劉伶。他對司馬氏的篡權行為和高壓統治,既不滿又不服,常以飲酒為樂。他縱酒放蕩,蔑視權貴。七賢均愛飲酒,《世說新語》和《晉書》中,都記述了這方麵的情景,然而其中酒仙,首推劉伶。他們都把醉酒作為“潔身遠禍、政治避難”的護身符。劉伶也是位文學家,代表作是《酒德頌》。從畫磚上看到,他跪坐於地,麵對垂柳,注目著手中的酒杯,做準備一飲而盡的姿態。
畫上的第七位是阮鹹。他是阮籍的侄子,也是位音樂家。《晉書》中稱他“妙解音律,善彈琵琶”。他曾與晉代音律學家荀勖談及音律,荀自認遠不及之。“阮鹹妙賞,時謂‘神解’。”從畫磚上看到,他盤腿而坐,麵對銀杏樹,正懷抱琵琶,挽袖彈撥。
畫上第八位是榮啟期。他是春秋時期的隱者,因常常“鹿裘帶索,鼓琴而歌”,與七賢的處事方式多有相似,故被畫在一起。從畫磚上看到,他似一位老者席地而坐,麵對垂柳,背對銀杏樹,正在鼓琴而歌。這正所謂陶淵明詩中“榮叟老帶索,欣然之彈琴”的形象。據說,這幅畫像磚,是仿晉時大畫家顧愷之和南朝宋時大畫家陸探微之作。此畫磚,已被當代專家列為我國古代81種藝術珍品之一。
觀賞磚畫之後,我想,如果在百家岩景區,恢複古時的“七賢堂”,再用科學的方法將此磚畫複製一幅引進堂內,定會為景區的人文景觀增輝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