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方言中對父母的稱呼及演變
更新時間:2015-4-16 16:41:31 來源:焦作晚報
如果你現在到四代或五代同堂的博愛人家(尤其是農村)做客,你很可能會發現:同是一家人,同是父子關係,但其稱呼卻不盡相同。
如一個四代同堂之家,第四代人,稱呼其父母多數為“爸或爸爸、媽或媽媽”,而第三代人(20~40歲),稱呼其父母時,還有少部分呼為“大、昧或爹、昧”的,而第二代人(40~60歲),稱呼其父母時,就幾乎都是“大、昧或爹、昧或伯(讀bai音,下同)、昧”,你極少能聽到40~60歲的人在呼其父母時為“爸或爸爸、媽或媽媽”的。
這裏還要說明一下,博愛上莊等一些地方把叔父也稱為“大”,不過多以“二大、三大、四大……”來區別。
筆者以為,稱呼的變遷及不同,一與普通話的普及程度有關,二與我國改革開放的形勢有關,三與一定時代人們的身份、職業等有關。
現在0~40歲的人呼其父母時多為“爸或爸爸、媽或媽媽”,明顯與普通話的廣泛深入普及和改革開放帶來的人們物質、思想、精神變化有很大關係。
據筆者所知,對父母的稱呼還有其複雜多樣性。舉例來說,如筆者所在的30來戶的小山村(全村都姓範),如今40歲以上者叫其父為“伯”,叫其母為“昧”的人家有兩戶,叫其父為“爹”,叫其母為“昧”的人家有一戶,其餘人家統統稱呼其父母為“大、昧”。然而同樣是山鄉的方山村,大約600口人,有張、王、楊、潘、閻等多姓,但無論何姓氏,如今40歲以上者稱其父母絕大多數都是“伯、媽”,頗值得玩味。
了解到上述現象以後,我有了下邊一些感受:一種思想、文化的推進、普及以及社會的變革、更新,必然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包括稱謂這樣的“小事”,帶來這樣、那樣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不可逆轉性。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已經消逝或正在消逝的“小事”,最起碼應該做到讓後人知道有這麼回事。